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态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通过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生态因素分析,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的京尼平甙、绿原酸、桃叶栅瑚甙、总黄酮含量最高,慈利地区的京尼平甙酸含量最高;洛阳地区的京尼平甙含量最低,宜昌地区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京尼平甙酸含量最低,但杜仲胶含量最高,从而说明了生态因素也是调控次生代谢物的重要因素。对各生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 有效态) 与杜仲( 叶) 中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 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以两者为主因素各进行的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不一致。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贵州遵义、湖南慈利、陕西略阳、四川通江4 个地区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杜仲雄花茶的感官评定,以及多糖、总黄酮、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含量等进行测定,评价了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品质。结果发现:对于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3种活性成分含量而言,陕西产地的杜仲雄花茶品质最佳,贵州产地雄花茶品质最差;南方产地杜仲雄花感官品质明显高于北方产地,北方产地杜仲雄花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南方产地。可为杜仲雄花茶的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氮N、磷P、钾K对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肥对杜仲雄花中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桃叶珊瑚甙(AU)三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NKP;通过比较、寻优、筛选,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桃叶珊瑚甙(AU)的总量≥1.76%,京尼平苷酸(GPA)含量≥0.55%,绿原酸(CA)含量≥0.47%,桃叶珊瑚甙(AU)含量≥0.76%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0.917~0.952 kg/株,磷肥1.470~1.634 kg/株,钾肥1.290~1.389 kg/株,N、P、K的用量比例为N∶P∶K=1∶1.66∶1.43。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11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桃叶珊瑚甙在6月、11月份含量最高,7月、8月份最低;京尼平甙酸在6月份含量最高,5月、11月份最低;总黄酮以5月份含量最高,10月份最低;杜仲胶含量以5~6月份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似乎与树体年生长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并评价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为雄花用杜仲优良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方法】以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为材料,采用AlCl_3比色法测定杜仲雄花中总黄酮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HPLC法测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对8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杜仲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氨基酸最高,分别为206.23 mg·g~(-1)和2.05;变异系数以京尼平苷最高,达112.00%,氨基酸最低,仅为12.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及异槲皮苷5种活性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氨基酸除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活性成分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040%,可以用于杜仲雄花资源前期的评价选择。基于8种活性成分,将193份杜仲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8种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第Ⅰ类群种质8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低;第Ⅱ类群种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第Ⅲ类群种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最高;第Ⅳ类群种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组分含量最高;第Ⅴ类群种质绿原酸和京尼平苷酸含量最高。初步明确杜仲种质雄花的不同类型。【结论】杜仲种质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大,而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很有选择潜力和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6.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与个体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4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对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与其次生长谢物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遗传因素)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芽开锭期早的个体,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于芽开绽期晚的个体;椭圆形叶的杜仲胶含量明显高于卵形叶的个体;叶面积与杜仲胶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光皮类型的京尼平甙酸、京尼平甙含量高于粗皮类型;树木的性别、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则对次生代谢物含量无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杜仲的良种选育提供了表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模式对杜仲叶及枝皮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不同栽培模式对杜仲叶及枝皮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以不同月份采集的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校园内的杜仲矮林与乔林叶片与枝皮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了其总黄酮含量,还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测定了其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7、9、10月采集的杜仲矮林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2.416%、2.463%和2.934%,分别是同期采集的杜仲乔林的2.094、1.027和1.968倍;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24%、11.664%和14.564%,分别是杜仲乔林的0.159、0.759和1.146倍;其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分别为1.404%、1.012%和0.359%,分别是杜仲乔林的0.476、3.819和2.017倍;其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分别为6.655%、6.543%和6.508%,分别是杜仲乔林的1.623、1.377和1.909倍。11月份采集的杜仲矮林枝皮中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6.711%、3.494%和0.467%,分别是杜仲乔林的1.035、2.024和1.052倍。测定结果还表明,杜仲矮林叶及枝皮中有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于杜仲乔林,故矮林作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杜仲皮和杜仲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干燥,并考察这些处理方法对杜仲皮及叶中的几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经过微波处理后,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29%、7.005%和4.420%,是晒干处理的5.14倍、1.52倍和17.06倍;皮中京尼平苷酸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93%和4.242%,分别是晒干处理的1.09倍和1.78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后50℃烘干处理杜仲皮及叶能够有效的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杜仲皮和杜仲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干燥,并考察这些处理方法对杜仲皮及叶中的几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经过微波处理后,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29%、7.005%和4.420%,是晒干处理的5.14倍、1.52倍和17.06倍;皮中京尼平苷酸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93%和4.242%,分别是晒干处理的1.09倍和1.78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后50℃烘干处理杜仲皮及叶能够有效的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仲桃叶珊瑚甙,系从杜仲、车前草等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天然化合物。纯度较高的桃叶珊瑚甙为白色粉末,带有苦味,是杜仲种子的主要苦味素物质之一,也是杜仲种子中含量较高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桃叶珊瑚甙的甙元及其多聚体具有抗菌作用,是一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绿色中国(A版)》2005,(5):104-106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在与气候变暖进行抗争中迈出的第一步。签署议定书的141个国家和地区称赞它是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质谱测定确认异长叶烯(2)自氧化主产物的结构为9-氧代异长叶烯(4),并讨论了质谱碎片离子峰的开裂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绿色中国(A版)》2005,(15):44-47
最初人们对巨杉惊心动魄的破坏,后来成了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一种催化剂,开创了在飞速发展经济中应该也可以保护自然的先例,因而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8日晚8时,一场伟大的奥林匹克盛典在北京拉开了华彩的帷幕。采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途经各大洲,最终在具有现代气息的鸟巢激情燃起。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在这一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指示。植树,在当前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下,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断崛起的工业区、住宅楼、商业区,让一块块绿地从视野中逐渐消失。雾霾、酸雨、水污染,更是来势汹汹地侵袭着人们的  相似文献   

16.
方惠兰  童普元 《林业科学》1995,31(3):233-238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等虫卵中越冬在林中常年都可见到该蜂的活动,其种群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与松毛虫卵期相一致,林中昆虫卵的多少、蜜源植物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是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母驼难产生下一头罕有的白驼,但母亲却拒绝喂奶,族人唯有寻找乐师。使出古老祖传的音乐一招来感动她,年幼的骆驼能活下去吗?  相似文献   

1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201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提高林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林下经济也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显现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