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预防家畜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感染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有益处。研究证明,丁酸钠是一种可减少该病原体在肥育猪体内定植和排泄的有效方法。沙门氏菌每年会造成数千万例感染病例和数十万人的死亡,这使其成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WHO)。在工业化国家,猪肉被认为是引发这些沙门氏菌病例的第二个主要来源。猪沙门氏菌病和其他细菌性肠道疾病的控制,传统上是通过抗生素来实现,但以亚治疗剂量使用(作为生长促进剂)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并进一步发展,目前这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它们作为疾病预防剂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盛顿疾病防治联合中心的科学家们提出新的证据表明,牲畜饲料中的抗生素与人体疾病有关。美国大部分牲畜均饲喂抗生素以防御病害,促进生长。但近年来,科学家提当这些牲畜被杀死后,抗药性的沙门氏菌则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这种抗药性沙门氏菌会使吃了沾染此菌的肉的人引起严重肠病,而治疗这一肠病则很困难,因为普通用治疗的抗生素是无效的。牲畜饲料最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四环素,这两种抗生素也常常用于治疗人的疾病,但是这些药对由饲喂了这种药的动物体内发育成的抗药性细菌引起的疾病是无效的。蒸煮,尤其是轻度蒸煮不能杀…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政府疾病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动物饲料中的抗菌素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新证据。在美国,牲畜喂抗菌素是为了防病和促生长。但近年来科学家们争论的是当竞争的微生物被消灭后,对药物有抵抗力的沙门氏菌株在动物体内就大量繁殖。科学家们认为,沙门氏菌污染的肉,人们食入后引起肠的疾病,再使用抗菌素治疗就无效了。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取代抗生素,可提高鸡免疫能力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给小鸡注射一种无害的病毒疫苗,它的体内就会自然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ytokines”。这种蛋白质可以使鸡的免疫力得到提高,不必再喂给抗生素。据悉,这种蛋白质原先用于治疗接受化疗的病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6):54-54
比利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在饲料中添加鱼油能够使羊释放的甲烷气体减少 2 5 %~ 40 %而不影响其正常的消化机能。比利时根特大学的VeerleFievez博士认为“鱼油显示出其对嗳气家畜释放甲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根据美国环保局的研究 ,全球释放的甲烷气体的 2 2 %来源于嗳气的家畜。除了净化空气 ,Fievez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寄希望于鱼油能使人们食用的肉类及其它动物制品对人类健康更有益处。他们发现以这种添加鱼油的饲料配方饲喂的动物体内含有更多数量的ω - 3脂肪酸和其它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类脂肪酸被认为能够降低胆固醇含量。(摘译自《…  相似文献   

6.
《饲料研究》2005,(1):62-62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取代抗生素.可提高鸡免疫能力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给小鸡注射一种无害的病毒疫苗,它的体内就会自然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ytokines”。这种蛋白质可以使鸡的免疫力得到提高,不必再喂给抗生素。据悉,这种蛋白质原先用于治疗接受化疗的病人,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家畜沙门氏菌病由多种血清型肠道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败血症和肠炎。由于带菌动物、饲料与环境污染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可对引流拭子或牛奶过滤器取样培养,监测畜群的沙门氏菌感染状况。防控措施包括:避免引入病菌、控制畜群的病菌传播疾病和使用沙门氏菌疫苗,可有针对性地采用抗生素疗法。该病为人畜共患性疾病,需做好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最近提出一项新证据,证明在牲畜饲料中添加的抗菌素,与人类的某些疾病有关。在美国,许多牲畜都喂抗菌素以抵抗疾病传染,同时又用它促进牲畜的生长.但是,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坚持认为:在牲畜体内,某些与沙门氏菌竞争的有机体被消灭之后,能对抗抗菌素的沙门菌菌株便发展起来。牲畜屠宰后,人吃了受这种有抗药能力的沙门氏菌污染的肉,便会引起严重的肠疾,并且用常规抗菌素治疗这种病无效。此项发现确切证明了沙门氏菌是通过动物食品感染人类的主要源泉。预料这项研究将对在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取代抗生素提高鸡免疫能力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给小鸡注射一种无害的病毒疫苗,它的体内就会自然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ytokines”,这种蛋白质可以提高鸡的免疫力,不必再喂给抗生素。据悉,这种蛋白质原先是用于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以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奥地利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动物饲料,可望替代牲畜用抗生素. 舍饲饲养的动物很易发生肠道等疾病,往往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人吃了含有抗生素的肉类之后,对人的健康又带来不利影响。而研制成的这种含有牛奶成份的饲料,可以使工业式饲  相似文献   

11.
家畜患病后,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家畜的发病情况,采用适当的辅助疗法,可使家畜早日恢复健康。家畜疾病的辅助疗法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一、饲喂疗法。当家畜患消化系统疾病时,应喂给柔软的各种粥类食物,严禁喂给粗硬和发霉变质的饲料,以使其尽快恢复消化功能。二、饥饿疗法。根据家畜的体质情况,可适当饥饿1~2天。患有急性胃肠炎、腹膜炎、咽喉炎、食道炎的病畜均可使用此法,且效果理想。三、半饥饿疗法。一般适用于家畜患慢性胃肠疾病。心脏血管疾病以及其它胃肠和消化系统疾病。做法是每天仅喂给病畜一次料,连喂3~4天,再转入正常饲…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科学家在蘑菇当中发现了一种微生物,该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猪病。 菲律宾国家研究委员会(NRCP)是科技部下属的顾问单位,他们宣布从蘑菇当中发现了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家畜疾病。尤其是猪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肉鸡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序的提高,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和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业主为减少死亡,抵御以沙门氏菌为主的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侵袭,往往借助广谱、高效的抗生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甚至长期滥用各种抗生素药物,以及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阻碍了肉鸡生长性状的正常发挥,更造成了胴体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了食品卫生。改变依赖抗生素的弊端,明显减少肉鸡体内以沙门氏菌为主的病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盛顿疾病防治联合中心的科学家提出新的证据表明,饲料中的抗生素与人体疾病有关。 美国大部分牲畜均饲喂抗生素以防御病害,促进生长。但近年来,科学家提出当这些牲畜被宰杀后,抗药性沙门氏细菌则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 当人们吃了含有这种抗药性沙门氏细菌的肉后,会引起严重肠病,而治疗则很困难,因为普通用治疗的抗生素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RichardGast研究了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作为其对家禽的研究的一个部分。四年的研究使他得出结论,认为把抗生素加入家禽日粮是可能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的,并且这种细菌是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但发生这种情况并引起人类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沙门氏菌试验以抗萘啶酸和链霉素的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和一  相似文献   

16.
据Tufts大学的研究,全球性温暖将使美国的家畜疾病和瘟疫向北方扩展,并为新疾病的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上述结果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呈递给联邦立法者“关于美国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报告的一部分。该校国际兽医学科领导人兼“温室效应如何改变家畜疾病类型”课题主要调查研究者Chip stem说:“许多家畜疾病被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候条件限制了带病有机体、环境栖息地以及致病的因子本身。一些科学家预言,在以后的50—70年内,地球大气层的CO_2含量会增加一倍,它将使美国沿海地区的气温上升约4℃,内陆  相似文献   

17.
“竞争排斥”现象是芬兰科学家纳米教授20年前发现的。当时在肉鸡群中雏鸡感染沙门氏菌突然增加,他认为原因可能是现代家禽的生产模式抑制了雏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使雏鸡极易被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感染。于是,他将健康成年鸡的微生物菌群取出,  相似文献   

18.
海外纵览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取代抗生素提高鸡免疫能力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给小鸡注射一种无害的病毒疫苗,它的体内就会自然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ytokines”,这种蛋白质可以提高鸡的免疫力,不必再喂给抗生素。据悉,这种蛋白质原先是用于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以提高其免疫力。(摘自慧聪网)最近,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家禽学家研究发现,在母鸡饲料中加入少量碘,可显著提高所产蛋的孵化率,并使小鸡孵后成活率提高50%,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小鸡的生长速度,小鸡生长十分健康。碘是甲状腺素的自然构成部分之一。碘在帮助器官组织的…  相似文献   

19.
提高肉类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是畜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生素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抑制畜牧业疾病的爆发(Dibner等,2005).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关注耐药菌产生和耐药基因传递的问题(Mathur等,2005;Salyers等,2004),欧盟在2006年1月1日起,禁止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AGP)在饲料中使用.动物饲料禁止使用抗生素后,一个主要的结果就是家畜坏死性肠炎在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国家里有增加的趋势,治疗剂量的抗生素使用量增加(Casewell等,2003;Van Immerseel等,2004),家禽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由于沙门氏菌到处存在、宿主范围广泛、繁殖快、一旦感染持续存在于宿主体内,严重破坏家禽免疫系统,引起家禽各种疾病,特别是种鸡场投诉率高。目前,沙门氏菌防控手段很多,疫苗贵而不对型、抗生素滞后而且易反复,特别是沙门氏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防控沙门氏菌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笔者在畜牧生产一线,使用噬菌体产品防控沙门氏菌,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1养殖现场沙门氏菌感染现状1.1种鸡场育雏期白痢用抗生素效果不理想;育成期均匀度差、胫骨发育不好、羽毛凌乱;产蛋期产蛋率受影响、输卵管炎和肝病增多、蛋壳质量下降。整个饲养过程肠道病多,免疫应答不佳,种鸡逐渐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