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掌握小菜蛾田间消长规律,探索安全、有效的防治技术,于2008年11~12月初步研究了海南省琼中县营根升坡蔬菜基地小菜蛾冬季田间消长动态,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75%阿维·茚虫威WP药后3d和7d防效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且其作用速度快,杀虫力强,持效期长;0.2%高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和2%阿维菌素EC对幼龄虫防治效果明显,但对老龄虫防治效果较差。研究认为,在低龄幼虫时使用4.75%阿维·茚虫威WP1000~1500倍或0.2%高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000倍防治小菜蛾,可以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对应LC_(15)、LC_(10)和LC_5浓度的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探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茚虫威处理后斜纹夜蛾化蛹率、羽化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且经LC_(15)浓度处理后成虫寿命以及单雌产卵量皆显著低于对照,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当代和下一代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后,斜纹夜蛾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这3种解毒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行为测定仪、电生理等法,研究分别取食3种营养源(蔗糖水、红糖水和蜂蜜水)的小菜蛾成虫的嗅觉行为、触角电位反应、产卵量和产卵节律。结果表明,补充营养显著提高小菜蛾雌蛾对寄主植物成分——异硫氰酸丙烯酯的趋性,但不同营养源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补充营养不会显著影响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补充营养的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其中取食蜂蜜水的平均产卵量最大(106.7粒)。从产卵节律看,羽化后当天各处理组的小菜蛾均可产卵,其中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蒸馏水的3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4日龄起产卵量逐渐降低;取食红糖水的2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3日龄起逐渐降低;同时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红糖水小菜蛾产卵历期(13d、12d和11d)长于蒸馏水(7d)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小菜蛾成虫营养与其重要生命过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叶片浸渍法,对张家口地区自然种群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茚虫威EC药剂对小菜蛾的LC50为0.138,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0.02.结论是茚虫威对张家口地区自然种群小菜蛾具有极高的杀虫活性,即小菜蛾对5%茚虫威EC未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5.
选用几种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多杀菌素 印楝素、丁烯氟虫晴,茚虫威、氟啶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进行药效筛选,并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呋喃虫酰肼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风险评估。药后7d田间防治结果显示多杀霉素、丁烯氟虫晴、茚虫成、对小菜蛾的防效达90%塔上,印楝素、氟啶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防效为52%~80%;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选育27代,至27代抗性上升到812.73倍,说明如果连续使用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在短时间将产生高抗水平;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选育12代,到第5代抗性倍数达到了9倍,到第12代仅达到了17倍的抗性。说明如果连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低抗到中抗水平;用呋喃虫酰肼对小菜蛾选育的11代,11代中对呋喃虫酰肼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小菜蛾对呋喃虫酰肼产生的抗药性速度比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要慢一些。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9、41、43℃)下冲击1 h后,东亚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产卵前期、产卵量、寿命等生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存活率从94.44%下降到68.89%;东亚小花蝽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2.56 d,43℃高温处理1 h后延长至4.11 d;短时高温冲击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60.44粒,41℃冲击1 h后,其产卵量为24.10粒,43℃冲击1 h后仅为13.78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5.33 d,而43℃高温冲击1 h后,雌虫寿命仅为8.11 d。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冲击导致东亚小花蝽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选择8种生产上常用药剂进行小菜蛾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2.5%多杀菌素悬浮剂、5%丁烯氟虫腈乳油和10%虫螨腈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小菜蛾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选择性药剂;而1.8%阿维菌素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较差,不宜作为主推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小飞蓬精油与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以减少杀虫剂的施用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进行小飞蓬精油与8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5g与小飞蓬精油2mL复配处理、20%虫酰阱30g与小飞蓬精油10mL复配对小菜蛾的速效性及持效性较好,药后1d防效分别达70.98%、75.13%;药后3~7d防效分别达80.55%、84.94%。200g/L氯虫苯甲酰胺8mL与小飞蓬精油2mL复配的速效性较差,药后1d的防效仅为63.95%,但其持效性较好,药后7d防效达83.29%。从害虫抗药性方面考虑,生产上可轮换交替使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与小飞蓬精油复配物、30%茚虫威与小飞蓬复配物、20%虫酰阱与小飞蓬复配物防治小菜蛾。  相似文献   

9.
刘敏  吕要斌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2-2203
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对小菜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喂饲小菜蛾20%蔗糖、20%葡萄糖、20%蜂蜜,测定在25 ℃、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小菜蛾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及清水对照组相比,补充营养组明显延长小菜蛾成虫寿命。在20%蔗糖营养且单独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0.8 d;在20%葡萄糖营养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短,为15.5 d;20%蜂蜜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多,平均每头产卵112.3粒;20%葡萄糖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少,平均每头产卵35.4粒。此外也考察了饲养条件(单独饲养、配对饲养)对小菜蛾成虫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8种杀虫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8种杀虫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42.5%丁醚·茚虫威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种药剂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3%、91.0%和93.2%,有较好的持效性,且对甘蓝生产安全,是今后生产中防治甘蓝小菜蛾值得推广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1.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南昌和九江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1.95和17.03 mg/L;用亚致死剂量(LC50)的氰氟虫腙处理小菜蛾种群后,处理代种群表现为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繁殖力显著降低,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子代种群表现为卵孵化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幼虫和蛹的历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花蓟马于25℃下在甘蓝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出了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甘蓝上的未成熟期平均为12.29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9.07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70.80粒,每雌日均产卵量为2.88粒,世代总存活率为65%,种群趋势指数(I)为34.17。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能力(r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34.5322、0.1197、1.1272、5.7907d。  相似文献   

13.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南昌和九江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1.95和17.03 mg/L;用亚致死剂量(LC50)的氰氟虫腙处理小菜蛾种群后,处理代种群表现为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和繁殖力显著降低,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子代种群表现为卵孵化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幼虫和蛹的历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4.
菜喜和集琦虫螨克对小菜蛾生产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了抗生素杀虫剂菜喜和集琦虫螨克对小菜蛾卵及幼早生长发育,成虫存活及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对小菜峨卵的孵化率没有影响,但能大大降低初孵幼虫的存活率,对幼虫的生物活性,均随虫龄的增加面下降,且集琦虫螨克的活性远比菜喜高,菜喜对小菜蛾4龄幼虫化蛹率有显著降低作用,但对肾的羽化率,雌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却没有明显影响;而集琦虫螨克则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羽化率及羽化后成虫的产卵量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用菜喜和集琦虫螨克的田间推荐浓度药液饲喂小菜蛾成虫,均能显著减少雌成虫的产卵量,但对雌雄成虫的寿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茶产品质量安全是广西茶叶发展的短板,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水溶性农药替代品,使用水溶性相当低的农药品种茚虫威和虫螨腈进行防效试验。研究表明,防治茶尺蠖使用150g/L茚虫威,每667m2用量22.22ml对防治茶尺蠖有良好的效果,在药后1d、3d、7d时的防效分别为84.29%、88.36%和92.51%,是理想的茶园水溶性农药替代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使用240g/L虫螨腈SC,30ml/667m2;150g/L茚虫威EC,22.22ml/667m2,施药后7d,防效虫螨腈为95.32%,茚虫威为92.42%,可用来替代目前茶园中使用的水溶性农药。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产卵前期、卵期、产卵量、雌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全麦粉作为洋虫成虫的饲料,可以缩短成虫的产卵前期,增加产卵量,产卵前期平均为6.50 d,平均产卵量为78.70粒.所以,就繁殖种群而言,在洋虫羽化后饲喂全麦粉有利于种群获得更大的产卵量,更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产卵前期、卵期、产卵量、雌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全麦粉作为洋虫成虫的饲料,可以缩短成虫的产卵前期,增加产卵量,产卵前期平均为6.50d,平均产卵量为78.70粒。所以,就繁殖种群而言,在洋虫羽化后饲喂全麦粉有利于种群获得更大的产卵量,更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字花科种植较多的浙江省7个地区(常山、慈溪、杭州、金华、丽水、三门、上虞)采用室内浸液法和诊断剂量法进行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水平有一定的差异.金华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下降,抗性指数为8.55,其余6个地区的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较为敏感,抗性指数0.42~3.24.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金华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指数68.69,慈溪和常山地区小菜蛾抗性指数分别为25.82和15.17,丽水、杭州、三门和上虞地区小菜蛾种群分别产生了9.74,7.16,5.99和5.73的低抗药性.结果还显示,诊断剂量法可定性判别小菜蛾的抗药性,可用于田间小菜蛾的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迁入我国危害玉米等作物的重大害虫,为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开展了14种药剂共19个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方法]在玉米喇叭口期,采用药剂对水全株喷雾施药1次,药后1、3、5、7d(生物制剂增加第14d)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药后第1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速效性防效好,分别为94.13%、93.60%、92.96%。药后第3d,200g/L氯虫笨甲酰胺悬浮剂+10%氟啶尿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20%甲氰菊酯乳油和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第7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防效为87.48%、85.51%、83.91%、83.91%、81.61%,表现出持效性较好的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好防治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湖南3个蔬菜产区(长沙市长沙县、株洲市茶陵县和永州市祁阳县)的田间小菜蛾对9种药剂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达到极高水,对定虫隆、阿维菌素和茚虫威抗性属于高抗水平,对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菌素属于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相对敏感。因此,这3个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该减少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菌素的使用,交替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停止阿维菌素、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