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微波提取苦荞籽粒总黄酮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研究了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苦荞籽粒黄酮,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萃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都有影响,次序为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萃取时间.微波提取苦荞麦黄酮的较优组合为:微波功率360 W、乙醇浓度60%、固液比1:60、萃取时间4 min.  相似文献   

2.
刘鸿高  王元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05-15107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萃取(MAE)法提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白口蘑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大白口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对微波法与乙醇浸提法、超声波萃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微波萃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60%、液固比40:1、微波功率255W、微波时间5min。最优条件下,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n=6),回收率在98.1%~103.7%。微波法优于乙醇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结论]MAE-分光光度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各种食用茵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Folin-Ciocalteu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多酚含量、Al(NO3)3-Na NO2-Na OH体系比色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总多酚和总黄酮的优化试验条件,并根据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西老陈醋及其他食醋产品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陈国安  周桃英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44-5146,516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测定时,用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测定波长为510 nm.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优化,确定出苦荞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30 min,液固比45∶1(V/m,mL∶g),在这个条件下,苦荞黄酮提取率为6.92%.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检测亳菊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亳菊为材料,采用硝酸铝络合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 nm处间接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当黄酮含量在0.016~0.064 g/L范围内,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8,回收率试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8.47%,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分别为1.76%、0.21%和0.25%,偏差较小。[结论]综合验证性试验发现,试验建立的定量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现性较好,数据较为合理可靠,可以作为评价亳菊提取物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出了金银花中总黄酮,通过化学方法对金银花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定性研究。最后用荧光光度法对金银花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了稳定性实验,干扰试验,以及表面活性剂、温度、pH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选出最佳测定条件为静置15 min,室温情况下测定较准确,缓冲溶液的pH为11,为了增强荧光强度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环糊精,然后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研究了回收率实验,测得回收率为52.93%。最后测定了金银花中的黄酮的含量为6.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数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植物中黄酮测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周蓉  邹怀波  胡运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56-9556,9559
研究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线性关系试验中,总黄酮浓度在8~60μg/ml,线性范围良好。在精密度试验中,RSD值为0.53%,表明精密度较好。在稳定性试验中,RSD值为1.12%,表明在0~60 min之间的稳定性较好。在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5%(n=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样回收率。用该法测得的虎刺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413%。该方法具有精密度、稳定性均较好,回收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白桑叶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  潘一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55-3257
[目的]为桑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甲醇提取桑叶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检验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分析了白桑不同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标准液及供试液均在505nm处有最大吸收。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95%、0.67%和1.3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白桑叶总黄酮含量较低。方差分析表明,同属白桑的不同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测定的12份种质桑叶总黄酮含量平均为44.00mg/g,其中白桑8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60.78±2.32)mg/g;桑莲桑叶总黄酮含量最低,为(34.20±0.86)mg/g。[结论]以甲醇提取、硝酸铝显色、505nm测定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荷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璇  王在贵  高雪英  张璐  张宏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79-11180
[目的]优化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安徽合肥地区产的风干荷叶为材料,用乙醇热提法提取荷叶黄酮。以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荷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条件的重现性与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由正交试验极差K值可知各因素对荷叶黄酮提取得率影响的顺序为:提取温度〉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根据节能的角度最终得出提取荷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时间为3h。单因素试验表明,重现性与稳定性试验与正交试验所得的结果基本符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黄酮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毛冬青根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毛冬青根粉为材料,选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总黄酮的提取率。对该试验的精密度和回收率也进行了测量。[结果]料液比为1∶8时,极差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不大,以50%的乙醇为宜。正交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8、用50%乙醇提取2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的平均提取率0.30%,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的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差(RSD)为2.7%,回收率为93.8%~102.8%,平均回收率99.2%。[结论]得到了从毛冬青根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测定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颖  孟宪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42-2643
以无梗五加的果实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以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硝酸铝显色法适于无梗五加果黄酮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35%。乙醇回流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浓度50%乙醇,液固比为1∶80、提取时间4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2.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荞中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回收率试验对比了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精密度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测定结果精密度值都比较小,符合精密度试验的要求,两种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稳定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受其他物质影响较大,而AlCl3比色法受其他物质影响不明显;重现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均比用AlCl3比色法测定的含量高;回收率对比试验中,用AlCl3比色法测定得到的回收率比NaNO2-Al(NO3)3法测定得出的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回收率试验对比了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精密度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测定结果精密度值都比较小,符合精密度试验的要求,两种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稳定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受其他物质影响较大,而AlCl3比色法受其他物质影响不明显;重现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均比用AlCl3比色法测定的含量高;回收率对比试验中,用AlCl3比色法测定得到的回收率比NaNO2-Al(NO3)3法测定得出的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苦苣菜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寻求苦苣菜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并进一步建立总黄酮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量有显著影响,总黄酮提取量也受到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3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达6.065 mg/mL.HPLC法测定黄酮中芦丁含量结果表明,在0.025~0.07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n=5),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为2.53%.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苦苣菜中芦丁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细梗胡枝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药细梗胡枝子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根据各因素的影响大小确定细梗胡枝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细梗胡枝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8(W/V,g∶mL)、提取时间1h。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法提取蜘蛛香中总黄酮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法提取蜘蛛香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蜘蛛香中的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0%的乙醇,固液比1∶20,浸泡24 h,超声时间30 min。[结论]该工艺重现性好,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枸杞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英  曹有龙  赵友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90-18491
[目的]研究枸杞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对枸杞叶及果柄中的黄酮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原料粒度对总黄酮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枸杞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枸杞叶、果柄原料粗黄酮含量,分析不同样品中黄酮含量差异。[结果]确定了枸杞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M∶V,g/ml),提取时间3 h,提取3~8mm碎粒,在该工艺条件下获得黄酮含量为79.4%,得率为3.72%。枸杞叶中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枸杞果柄,5月份采摘的枸杞叶黄酮含量高于10月份采摘的。[结论]该研究为枸杞黄酮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比色法测定青钱柳叶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对三氯化铝醋酸钾和硝酸铝2种比色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三氯化铝醋酸钾比色法为青钱柳叶总黄酮最佳测定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高,其RSD分别为1.00%、2.87%和3.06%,4h内显色反应体系稳定性好,标准曲线为Abs=0.2855×C-0.00281,相关系数为0.99926,在0.2~8.0ug/m 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本方法适用于青钱柳代用茶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析和质控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苦荞麦生物资源,延伸苦荞产业链,提高其经济效益;探索适合苦荞叶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方法。[方法]以盛花期的苦荞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纯化,对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72℃,料液比为1∶32g·mL~(-1),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min,超声波功率为101 W,此工艺条件下苦荞叶总黄酮得率为10.2523%;AB-8树脂对苦荞叶总黄酮纯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为5,浓度为1.50g·L~(-1),流速为1.00mL·min~(-1),上样量为33mL·g~(-1)树脂,洗脱液为75%乙醇,洗脱液pH为5,流速为1.50mL·min~(-1),洗脱液用量为10mL·g~(-1)树脂,测得苦荞叶黄酮的回收率为77.01%,黄酮纯度为90.6%,是纯化前的3.02倍。[结论]苦荞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且易纯化;该提取、纯化工艺可满足工业化生产高效益、低成本、简单易操作的需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高效的人参(Panax ginseng)黄酮提取方法,以提高人参黄酮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总黄酮,采用L_9(3~4)的正交试验对人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人参样品进行了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人参总黄酮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人参总黄酮的提取进行单因素考察,选取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m(料)∶V(液)、提取次数作为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以其中影响较小的因素作为误差),按照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85%、提取3 h、m(料)∶V(液)为1 g∶20 mL、提取2次。按照优化工艺对人参样品中的黄酮进行提取,对人参样品中的黄酮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市售人参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相差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参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