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2-2013年度涡阳县小麦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具有矮秆、高产、抗寒性强等优势,播期的弹性较大,适宜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12—2013年度涡阳县小麦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具有矮秆、高产、抗寒性强等优势,播期的弹性较大,适宜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于2018-2019年在安阳市柏庄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来自不同地区的27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1个为对照品种(周麦18)。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幼苗均为匍匐或半匍匐状,熟相较好,穗长8.5-11 cm。株高最高的品种为航麦802,株高最小的品种为GR18-1;分蘖力最强的品种为郑泛1号,分蘖成穗率最高的品种为苑丰13;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为安麦23,穗粒数最多的品种为安麦26,千粒重最大的品种为安麦26,产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GR18-2、航麦818、航麦802,增产率分别为12.8%、10.8%、10.8%.。  相似文献   

4.
2013—2014年度在界首市进行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洛麦23、新麦26早熟2~3 d,豫麦69较晚熟。9个参展品种产量变化幅度在6 568.5~9 582.0 kg/hm2,其中周麦26居参试第一,产量为9 582.0 kg/hm2。在抗倒性方面,周麦系列抗倒能力较强,鑫麦8号、新麦26抗倒能力略差。  相似文献   

5.
以生长10d的小麦幼苗为材料,通过测定热胁迫处理前后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鉴定其耐热挂。结果表明,1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周麦16、豫麦49—198等6个品种为耐热品种,豫麦70、周麦19等8个品种为热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2018—2019年在安阳市柏庄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来自不同地区的27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以周麦18为对照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幼苗均为匍匐或半匍匐状,熟相较好,穗长8.5~11.0 cm,株高最高的品种是航麦802,株高最矮的品种是GR18-1,分蘖力最强的品种是郑泛1号,分蘖成穗率最高的品种是苑丰13,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安麦23,穗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安麦26,千粒重最大的品种是安麦26,产量较高的品种分别是GR18-2、航麦818、航麦802(增产率分别为12.8%、10.8%、10.8%)。  相似文献   

7.
刘伟  郭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31-133
小麦是霍邱县重要粮食作物,随着粮价的提高,生产效益明显,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小麦良种,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2010年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周麦23、皖麦54、新麦21这3个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适合霍邱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灌水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筛选抗旱品种,于2014—2015年在河南省辉县市设置了全生育期不灌水、灌1次水(拔节期灌水80 mm)、灌2次水(拔节期灌水80 mm+扬花期灌水80 mm)共3种灌溉处理,比较了16个冬小麦品种的小麦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的小麦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无显著差异,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根据3个灌水处理的产量将16个小麦品种分为5类:周麦23和新科麦168属于超高产类;周麦26等7个品种属于高产稳产类;石麦15属于高产不稳产类;周麦18、矮抗58等5个品种属于中低产类;新麦0208属低产类。  相似文献   

9.
2013—2014年度对引种的28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周麦2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嵩县大面积推广种植。中育12、百农207、周麦32、良星66、豫教5号、周麦23、中育9398、众麦1号、许科718、兰考198、周麦26等小麦新品种,在试验中产量突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继续试验的同时,也扩大示范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17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泛麦8号-4为母本、以周麦18为父本,于2009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抗性鉴定、品质分析、多点试验选育而成。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9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8.6 kg,比对照增产3.8%。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6 kg,比对照增产4.4%。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1.
豫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连续降雨后,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程度,结果表明:在14个供试品种中,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正常种子比率较高,周麦18、淮麦33、华育116和周麦22的正常种子比率较低;百农219、济麦22、华育198和百农207的萌动种子比率较低,周麦22、淮麦33、矮抗58和华育116的萌动种子比率较高;百农207、济麦22、百农219和15-319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低;华育116、周麦18、西农979和周麦22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高。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抗穗发芽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评分分析法,对2009-2010年度国家家黄淮南片冬水A组进行综合判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周麦26、中原6号、泛麦8号表现较好。用此方法筛选品种可靠性更高,风险更小一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方法]于2006~2007和2007~2008年2个年度田间试验中分别对26个小麦供试品种的产量性状、分蘖特性、养分吸收特性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26个小麦供试品种中,烟农19、皖麦52和周麦18是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9000kg/hm2)潜力的小麦品种。对各品种的生理特性分析发现,超高产小麦品种的茎蘖数为1300万~1500万/hm2;在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品种多;返青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但返青后则高于其他品种;超高产小麦品种形成100kg籽粒所消耗的N和P2O5量较其他品种多,而消耗的K2O量较其他品种少。[结论]该研究为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及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产、早熟、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周麦11号(豫麦51号)周麦11号在1996,1997年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试中产量均居第1位。试验单位和小麦专家普遍认为,周麦11号在春性品种中表现出多方面优势:①高产早熟。1997年在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晚播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7在安徽省的推广应用,该文根据周麦27于2009-2012年在安徽省参加国家黄淮南片麦区冬水组的试验结果,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周麦27号的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潜力大,综合抗性较为全面,适宜在安徽省北部麦区推广种植。并提出了周麦27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亲本对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和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筛选出其特异引物,用于检测周麦23号的品种真实性。【方法】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340个SSR标记对周麦23号及其亲本周麦13号、新麦9号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解析亲本的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中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同时可以筛选到若干个周麦23号不同于任一亲本的引物,利用周麦23号的姊妹系、衍生品种对这些特异标记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择1-2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并利用黄淮麦区的主推品种周麦22号、济麦22、矮抗58、郑麦366等14份材料对最终筛选的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双亲周麦13号和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差异较大,周麦13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为63.04%,远高于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36.96%)。双亲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的选育过程中发生了偏分离现象。在不同基因组和染色体水平上,亲本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变化较大,母本周麦13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范围分别在23.1%(1B)-100% (4A、6A、3B、4B、6B、4D);父本新麦9号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范围在0(4A、6A、3B、4B、6B、4D)-76.9%(1B)。从147个多态性标记中鉴定出周麦23号的7个特异位点,即Xwmc344Xbarc84Xwmc326Xwmc468Xwmc479、Xgwm428和Xcwm65。通过二次筛选得到1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Xcwm65,可用于鉴定周麦23号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特异性,同时可以用于区分周麦23号的部分姊妹系(除A4、A5和A6以外)及其大部分衍生品种(除B7、B8和B12以外)。【结论】明确了2个亲本对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率,掌握了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绘制了基因型图,同时筛选出1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Xcwm65,可用于鉴定周麦23号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黄淮砂姜黑土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多乱杂、抗逆减灾能力弱及强筋小麦品质达标率低、种植不规范等问题。[方法]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开展试验,筛选出适宜黄淮砂姜黑土区种植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结果]山农22号和菏麦18产量较高且综合性状好,而周麦26、菏麦17、鲁原502、周麦18、济麦20虽增产效果不明显,但综合性状也较好。[结论]山农22号、菏麦18等8个小麦品种适宜在黄淮砂姜黑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小麦新品种在嵩县的表现,筛选出适宜在嵩县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2018-2019年度在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对新引进的38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周麦36、怀川919、新麦30、洛麦34、周麦32、郑麦369、百农4199、丰德存20、新科麦168、百农201等小麦新品种,在试验中产量突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嵩县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太学6号是洛阳市太学农作物研究所利用豫麦49×豫麦63,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播、早熟、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结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2008-2010年在河南省南部区试中2a分别较对照豫麦18-99增产4.91%和6.6%。在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20.
漯麦2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漯麦9号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本文通过对漯麦26在2016-2019年度间的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进行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穗率、适应性等分析,结果表明,有具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广适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江苏省、安徽省、陕西省等多地种植,本研究旨为更好的推广应用该品种夯实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