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在青海湖流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地的生物量和盖度高于青海中华羊茅单播草地,且在生长旺期(8月),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86.2 g·m-2;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青海中华羊茅单播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深度下差异不显著,但土壤氮、磷及有机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青海湖流域建植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型人工草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需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土壤氮、磷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寒地区草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近期对青海、甘肃和四川高寒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全方位地认识草业生产的四个层次,可以找到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的草地责任承包制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大量发展人工草地,促进牧区生产分流和劳动力分流,创造新的草地生产力,建立新的集约化草地畜牧业,是我国青藏高原牧区草原建设新阶段和新水平的主要标志与内容。  相似文献   

3.
浅谈青海省高寒牧区人工草地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青海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黑土滩"退化草地上种植生长第5年的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Qinghai)人工草地进行围栏封育,封育期为5年,以冷季放牧利用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禁牧封育使5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密度、土壤种子库潜存群落的稳定性和放牧利用价值均有所降低,而土壤种子库潜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不同生长年限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为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随着人工草地生长年限的延长,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高度以及花序长度总体上都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的生长年限对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表现在:2龄人工草地的种子产量最高,达到496.96k...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上种植生长第八年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由23种植物组成,隶属于10科;土壤种子库由25种植物组成,隶属于12科;群落和土壤种子库中优势种均为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Qinghai)植物。(2)土壤种子库中优良牧草占75.8%,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到78%,土壤种子主要集中在0~2cm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1〕,草地辽阔,草地畜牧业历史悠久,畜牧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青海牧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高寒、干旱、昼夜温差大是最显著的气候特点。长期以来,由于严酷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加之草地严重超载,草畜...  相似文献   

10.
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大武地区青海草地早熟禾不同龄人工草地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其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6龄建植的单播草地植被群落的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重要值较4龄低;6龄建植的单播人工草地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及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均高于4龄单播草地,但差异不明显.从6龄到4龄,单播青海草地早熟禾没有发生明显的退化,而是处于群落演替的暂稳态阶段,符合天然草地的演替规律,说明单一播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有利于人工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寒牧区直立型扁蓿豆引种试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5 年由内蒙古引入直立型扁蓿豆在青海高寒牧区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牧草耐旱、抗寒、茎直立、适应性强, 越冬成活率达941 % 以上, 粗蛋白含量1885 % , 年产青草11 800kg/hm2 ,是目前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豆科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工草地。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但天然草地面临超载过牧、退化沙化、生物量低、与家畜时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限制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由于增加了劳动、技术、资金要素的投入,使牧草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缓解了高寒牧区牧草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是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西藏人工草地发展历史出发,系统归纳西藏人工草地的面积变化、产量情况和栽培牧草品种,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直升飞机、AJ-401大型喷雾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防控青海草地虫害的效果、作业效率、优缺点、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以探索适宜高寒牧区草地虫害防控的最佳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依赖于天然草地,面临着冬春饲草供应不足的严峻问题,发展人工草地是解决当地季节性草畜不平衡、缓解草原放牧压力的重要措施。文章叙述了西藏地区发展人工草地的现状,以及在发展人工草地过程中存在的品种选择、牧草复种、播种后的土壤镇压、燕麦(Avena sativa L.)与箭豌豆(Vicia sativa L.)混播以及种子生产等五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建设情况、取得成效,研究分析了青海牧民生态生产生活现状,并针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推动牧区"三生"共赢。  相似文献   

17.
王文 《青海草业》2010,19(4):16-19
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是维系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土壤植被的改变是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驱动力,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明显差异,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顺序为:人工灌木林地次生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弃耕地农田。放牧作为主要草地利用方式,不同强度对草地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0~10cm和1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中度放牧区和重放牧区分别显著低于未放牧区。乱开乱垦对草地植被初级生产力产生严重影响,使植被盖度和草地初级生产力严重下降,导致0~20cm和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通过多年研究,找出了困扰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的“建植3—5年后急速退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毒杂草侵入和草地土壤有效养分匮缺;通过连续13年的示范试验,证明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逆转草地退化趋势,实现草地多年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借鉴内蒙、青海等省区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三通,四有,五配套”建设牧区的经验,结合四川实际,就加强牧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牧区工作的领导。2.根据《草原法》和《草原法》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要求,明确草地使用权。3.加快牧区综合建设步伐。4.增大对牧区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利用营养有机肥-渝峰99植保,设3个药量梯度和3个喷施次数共9个处理,在玛沁县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上进行试验,探讨渝峰99植保对青海草地早熟禾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渝峰99植保能促进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生长,提高其株高和产量,尤其对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显著。在青海草地早熟禾拔节期喷施,经济且效果较好的喷施剂量是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