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感染动物模型,本试验用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Nagasaki),以2.0×10~9CFU剂量腹腔感染豚鼠,观察豚鼠发病及死亡情况.取死亡豚鼠的主要器官组织,观察其病理和组织病理变化,与猪Classer's病痛变进行比较.并同时对死亡豚鼠进行细茵分离,分离菌经PCR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在接种14 h后试验组豚鼠(5/8)出现死亡,死亡豚鼠剖检时出现了与猪Classer's病相似的病变;主要组织器官组织学变化以炎性细胞浸润、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渗出等变化;并通过细茵分离培养,在豚鼠大脑、心血、肺、肝、脾和肾主要器官中分离到Hps血清5型茵.实验结果表明豚鼠可以作为Hps的感染动物模型.这一结果为研究其致病机制、诊断和免疫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肉鸡猝死综合症是肉鸡生产中的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属非传染性的病症。该病常发生于生长快、体况良好的幼龄肉鸡,其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急性的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 肉鸡猝死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环境、营养、个体发育、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如噪音、强烈的光照等都可导致发病。营养方面,饲料的营养水平及饲料类型等也与猝死症的发生有关。从遗传因素来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用豚鼠建立禽流感动物模型的可能性,试验采用禽流感病毒Ck/HB/4/08(H9N2)鼻腔接种豚鼠,检测H9N2禽流感病毒对豚鼠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感染后的豚鼠出现聚堆、精神不振、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体温及体重均发生显著变化,同时能够产生相应抗体;感染豚鼠的肺脏出现严重的淤血及水肿,肺泡形态发生改变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鼻甲骨和肺脏中可检测并分离到病毒,其他组织器官未检测到病毒。感染豚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体重、体温、抗体、肺干湿重的变化和组织中病毒的检测和分离结果说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豚鼠发病,症状明显,但不引起豚鼠死亡,可以建立禽流感感染豚鼠的发病模型。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对部分常用实验动物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的实验动物,对部分常用的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实验动物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用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5型标准株(Strain Nagasaki)培养物,以2×10^8-2×10^10CFU的接种量,通过腹腔感染SPF级小鼠、大鼠、金黄地鼠、豚鼠以及清洁级豚鼠和兔。结果当接种量达到2×10^9CFU时,SPF豚鼠、清洁级豚鼠和SPF昆明小鼠出现死亡,在死亡豚鼠观察到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理变化,而在死亡小鼠未见。其它各实验动物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均未发病或死亡,感染7d后剖检也未见任何异常。对死亡豚鼠和小鼠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结果在豚鼠的大脑、心血、肺、肝和腹水中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提示豚鼠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可以做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候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
肉鸡猝死综合征又称急性死亡综合征、暴死症,在肉仔鸡的饲养中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肉鸡生产的不断发展,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对肉鸡生产的威胁日益突出,已引起广泛关注。1发病特点1.1发病日龄和性别本病1周龄时即可发病,在肉鸡中有两个发病高峰,以3周龄前后和8周龄前后多发。种鸡以开产前后为发病高峰。肉用仔鸡发病80%为雄性,且以体重较大的多发。种鸡雌雄发病率基本一致,发病率低于肉用仔鸡。1.2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季、冬季多发。1.3发病特点以肌肉丰满、外观健壮的肉鸡突然死亡为特征。惊吓、噪音、饲喂活动以及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6.
红嘴鸥豚鼠气单胞菌病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由豚鼠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红嘴鸥发病死亡,通过实验室及时诊断,采用高敏药物如氟哌酸、庆大霉素等饲喂或拌料,迅速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7.
豚鼠俗称老鼠兔。因其适应性强,繁殖快、省工省料,我县农村多与家兔同舍饲养,即上层笼内养兔,笼下地面养豚鼠。1发病情况1997年5月间,我县下寨镇某养兔户饲养的67只家兔相继发病,死亡25只,村兽医怀疑为兔瘟并发败血性巴氏杆菌病。经采用抗菌素治疗和紧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由豚鼠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红嘴欧发病死亡,通过实验室 及时诊断,2高敏药物如氟哌酸、庆大霉素等饲喂或拌料,迅速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FS0307株、XX0306株和标准株HS1079株的致病力,本文以豚鼠和Balb/c小鼠作为模型动物,分别腹腔接种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观察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并进行Hps的再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均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以及对豚鼠和小鼠的致死率均分别达到100%和20%;标准株HS1079株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并对豚鼠有80%的致死率,而不致死小鼠。可见,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的致病力均较强,这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淡水、污水和土壤中。主要包括嗜水气胞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及温和气单胞菌3个种,国内外报道其对鱼、蛇、蛙和人可感染发病流行。鸭感染的报道少见。1996年8月,笔者从我县某板鸭加工厂提供的死亡鸭内脏中分离到豚鼠气...  相似文献   

12.
<正> 业已证明,豚鼠对红斑丹毒丝菌有抵抗力,一般不会感染发病。但去年我们从一只死亡豚鼠的肝脓肿中分离到1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告如下。 1 细菌的分离 1只本所繁殖的10月龄雄性豚鼠,体重约600克,未作过任何实验,除皮毛略粗乱外,未认有任何异常。1月,将其单独隔离到铁笼内,以待作实验使用,第二天发现该鼠突然死亡,随即进行剖检。发现腹腔内积有大量血块,肝脏有2个黄豆大的脓肿块,  相似文献   

13.
2020年5月,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220只山羊疑似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共死亡25只。为鉴定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复合群类型,采集大肠、小肠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试验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该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呋喃唑酮敏感;该菌能造成小鼠发病死亡。此次从临床发病羊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在国内较为少见,截至目前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为避免此类疫病的临床误诊以及做好该病防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豚鼠自然暴发球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外报道,豚鼠球虫病是幼龄豚鼠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的常发病。特别是在阴冷潮湿的季节,球虫病是幼龄豚鼠的重要腹泻病原之一。国外许多国家都曾有本病的报道,我国目前少见有报道。1997年冬季,我中心供应深圳某制药公司一批普通级幼龄豚鼠,由于长途运输、气候不适及更换饲料等原因,暴发了球虫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动物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最后食欲废绝、腹泻、粪便不成形,有粘液便、糊肛,严重时卧地不起。死前有神经症状,表现抽搐、惊率等。在本批共28只豚鼠中,死亡11只。病理变化:全身可视粘膜苍白,胃部空…  相似文献   

15.
伊氏锥虫感染力及其毒力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氏锥虫是家畜主要的致病锥虫。不但感染众多的宿主,而且地理分布也十分广泛.其感染力及毒力因地理和宿主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宿主中以马、大和大小鼠等为高度易感动物,感染后往往发病急、死亡快,而牛、兔和豚鼠等动物则较差,其感染呈慢性经过.我们通过小鼠及豚鼠人工感染试验对伊氏锥虫云南株和广东株的感染力及其毒力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6.
豚鼠副伤寒的诊治王兴福王明军格热提邓秀芳(喀什动植物检疫局·新疆·844000)我局实验动物豚鼠22只,置于室外饲养。1996年4月突然死亡2只,经诊断为乙型副伤寒。同群豚鼠用磺胺咪啶防治后再未发生死亡现象。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豚鼠死亡前有相互追逐现...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5月 ,黑龙江省某豚鼠饲养场出现了豚鼠大批死亡的现象 ,经过临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用小鼠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阳性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厂 ;发病豚鼠由豚鼠饲养场提供。1.2 方法1.2 .1 剖检观察 观察豚鼠的体征 ,然后按照规定的术式进行剖检观察 ,记录各实质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1.2 .2 镜检观察 取气管脓性分泌物进行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2 .3 分离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生产诊断用免疫血清,一般常用的动物是家兔和豚鼠,有时候在小范围内也采用马、山羊和绵羊。但是,饲养这些动物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就家兔和豚鼠而言,还常常因感染沙门氏菌而死亡,因此需要部分或全部消毁畜群,而且最后要对畜舍进行消毒,以根除病害。另外,为了维持高水平抗体的活性,需要对动物定期注射抗原。给动物放血以生产抗血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例如施行心脏采血。  相似文献   

19.
24种抗菌药物对鳖气单胞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市某养殖基地发病死亡的鳖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0株气单胞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7株,温和气单胞菌12株,豚鼠气单胞菌1株,用24种抗菌药物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呋新和头孢哌酮对该菌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0.
家兔大肠埃希氏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特定血清型株感染所引起的,发生于家兔、豚鼠等的肠道传染病,常在家兔群中形成大范围传播,并且可导致感染兔死亡。家兔大肠埃希氏菌病尤其对幼龄兔(4~6周龄幼兔)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不但极容易受到感染,而且在感染后常常迅速死亡。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家兔,近年来多次发生大肠埃希氏菌病,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对2002年10月的发病家兔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和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发病动物主要表现为腹泻,少食,体温降低或正常,并且多数迅速死亡。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