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驳岸设计:创造城市特色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中自然囡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又是环境最敏感、脆弱的地带。全面保护和恢复滨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剖造与自然相协调的城市滨水空问,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就能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环境。  相似文献   

2.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滨水景观的营造对道路绿地景观无疑是锦上添花。东营市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山东省盐碱地最多、受盐危害程度最重的城市之一,其滨水景观道路绿地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以东营市"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来探讨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滨水景观发展阶段的剖析,从多个角度阐述文化元素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并且从设计实践的角度阐释设计中对文化要素运用的必要性和景观文化要素运用的方式。以清河丰收渠(城区段)两岸滨水景观的设计为例,深入分析设计与文化的关联,营建适应城市发展阶段、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5.
景观基础设施理论是近年来园林景观行业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之一。回顾了景观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进展,对该理论在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类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南通海港引河绿廊景观绿化工程为实践案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依托景观基础设施的协同设计理念,总结提出了城市滨水绿地的3种典型设计策略——修复滨水生态系统、增强水利基础设施韧性及提升滨水绿地的服务能级,展示了滨水绿地景观与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珠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母亲河,珠江滨水区对广州城市景观、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珠江滨水空间并优化珠江两岸景观,才能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以量化的手段揭示前航道滨水景观空间与城市的结构关系和景观空间的建构问题,主要考察前航道滨水景观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空间的渗透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刚 《广东园林》2006,28(6):32-35
从设计理念的角度介绍佛山市高明区西江画廊的设计构思,引申出对营造城市滨水景观的思考,为今后更好地从人性角度出发,创造融入城市景观系统的滨水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福州现有的滨水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为改变城市水系绿化模式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文章主要从植物配置层面上,以7个公园滨水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福州现有滨水植物及其景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沿岸滨水植物群落的配置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邯郸市沁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城市景观创造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以人为本、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0.
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具活力的要素,进行最佳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在创造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的同时,使城市滨水景观又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背景,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滨水环境作为现代城市居民观赏、游览、休闲、活动的空间,其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如何营造舒适怡人的滨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介绍顺德桂畔海东岸南方智谷段景观方案,对滨水景观的空间营造方法、景观环境的美化手段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以期为该类型景观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西湖文化园为例,通过分析城市中央滨水空间具有的主要功能,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城市中央滨水公共空间的四个基本点: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实现滨水绿地生态职能、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开发和景观经济价值的合理利用。以期为今后城市中央滨水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晓倩  翟付顺 《绿色科技》2022,(5):39-44,48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与河流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线性滨水空间景观提升逐渐受到重视.竖向设计是景观规划的专项设计之一,对城市线性滨水空间景观营造具有重要作用.以京杭大运河聊城城区段为例,通过对运河两岸线性滨水空间现状的实地调研与调查分析,针对其竖向设计存在的亲水性差、排水隐患大、竖向空间变化单一、道路连续性差等问题,从...  相似文献   

14.
意境营造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岳阳市王家河段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理念,在功能分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来体现"水墨泼出"之意境,将城市景观、人文、生态、旅游融为一体,展现了城市的独特美貌,同时也为类似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体在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城市景观演变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体为城市带来灵魂,带来活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群越来越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而城市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此,滨水景观的建设对于在拥挤、工作压力大的城市中生活的人群来说,是在有限空间里寻求最大慰藉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韦松林  彭璐 《林业科技》2006,31(1):68-70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滨水景观的建设对于在有限的空间里追寻良好场所的人们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滨水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建设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从人的需求出发,营建美好景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休闲区滨水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解析,了解场地存在问题,结合滹沱河景区总体规划,在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将滨水公园设计为"一线、一带、四区、九大景"自然式城市滨水景观;场地设计保持与外环境协调,划分成4个分区,即花卉观赏区、安静休闲区、生态湿地区、活力运动区;园内九景的设计结合场地特征基础,满足功能性、生态性、亲水性等,形成动静结合、景观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连续景观线,分别为城市广场、生态湿地、密林野趣、滹沱记忆、长岛清影、临水吟诗、瞭望自然、浪漫教堂、梦幻花镜;园内种植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将石家庄滹沱河生态滨水公园设计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牡丹江市沿江右岸江桥段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理念、设计构思、景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景观分区设计与分项设计等,可为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心区滨水公园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承载城市记忆,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娱乐功能的场所。广州的滨水公园在2000年后曾经历各种升级改造,但均未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与景观效果。以流花湖公园品质化提升为例,探讨城市滨水公园在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如何兼顾历史延续、景观营造和生态持续。项目首次采用了园林、水利、市政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有序列地全面打开公园围墙,循序渐进地构建全园清水型生态系统,以尊重历史为原则的全园建筑整改,以及结合市民情感需求打造流花十景等策略,使一个封闭、衰退的老公园重新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水文过程是景观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水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是影响景观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廊道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滨水绿道景观进行了规划设定,其中包括: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范围、构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在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规划中将不同区域空间分为水位线区间内、水路过渡空间及等高线区间内。在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中通过三级路网的打造,营造溢泉湖亲水、亲自然的滨水绿道路网空间;在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将河滩地自然属性,降低对生态的破坏,达到水-路-绿相协调。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