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晓舟  王疏  董海  茆璐  赵旭 《杂粮作物》2006,26(2):128-129
噻吩磺隆与乙草胺的混配药剂弥补了噻吩磺隆防除禾本科杂草及乙草胺防除阔叶杂草的不足,扩大了杀草谱,提高了单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因而适用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花生田除草。施药方法是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使用剂量为3 000~3 750 ml/hm2。  相似文献   

2.
为防除稻田玉米杂草,在湖南省浏阳沙市镇进行了百农思等除草剂防除稻田玉米杂草试验.用百农思等芽前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1d按推荐剂量喷雾,每公顷喷药液900kg,施药后第20d和第40d调查各处理的除草效果.结合产量性状,按"意见集中评分模糊决策原理”的方法评价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以施用百农思180g/hm2的防除效果最好,药后40d对稻田玉米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80.69%和98.60%;其次为百农思150g/hm2+乙草胺1200mL/hm2混用,药后40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78.62%和93.89%.百农思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水稻机直播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机直播稻田杂草多、防除难的问题,在对四川省机直播主要区域稻田杂草发生情况及当地采取的杂草防除方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封闭除草与茎叶除草防效比较、播封同步除草剂防效比较、茎叶除草剂防效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机直播稻田杂草防除应采取播种时封闭除草,播种后50 d进行茎叶除草,后期结合实际情况补充进行茎叶除草,即"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方法;封闭除草宜选用60%新马歇特1 500 m L/hm2+10%吡嘧磺隆300 mg/hm2对水600 L/hm2均匀喷施,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超过和接近90%。茎叶除草采用稻杰900 m L/hm2+千金600 mg/hm2对水600 L/hm2均匀喷施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42%乙·恶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区试验结果,花生芽前喷施除草剂42%乙·恶乳油1125~1500mL/hm2对花生安全。药后20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4.8%~97.4%、85.7%~92.8%;药后50d的防效分别为92.9%~95.3%、87.2%~91.1%;鲜重总防效96.83%~97.0%。荚果增产229.6%~230.4%。明显优于50%乙草胺乳油对双子叶杂草的除草效果(78.6%~61.3%)。  相似文献   

5.
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室内除草活性及花生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室内对反枝苋和稗草均有较好的活性,ED90分别为345.23g a.i./hm2、465.03g a.i./hm2,对反枝苋的活性高于稗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作为土壤封闭处理剂对花生安全性好,持效期长,环境效益好,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阔叶杂草马齿苋和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效,田间推荐用量为742.5~1012.5g a.i./hm2。  相似文献   

6.
野燕麦是马铃薯田的主要杂草之一,人工除草工作量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240 g/L收乐通EC在青海省马铃薯田防除野燕麦药效、适宜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在田间使用了240 g/L收乐通EC制剂量300,450,600 mL/hm2,以108 g/L高效盖草能EC制剂量375 mL/hm2为对照药,设空白对照处理,于马铃薯3~5叶期,野燕麦为3~6叶期兑水300 L/hm2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40 g/L收乐通EC是马铃薯田防除野燕麦的优良除草剂,适宜剂量为450 mL/hm2,对野燕麦40 d株防效和鲜重效均达85%以上,对马铃薯安全,增产率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35%丁噁乳油对夏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花生的安全性和增产效应,采用土壤封闭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5%丁噁乳油850.0~1312.5g.a.i/hm2对花生田牛筋草、马唐草、稗草、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苋、马齿苋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0d,总株防效为85.34%~93.51%,鲜重防效为95.93%~97.76%;对花生安全性较好,增产率为2.5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亚麻专用除草剂在亚麻田上应用效果,我们在黑龙江省四个种麻区开展了两年小区试验和一年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杂草2—5叶期,亚麻专用除草剂用药商品量1050ml/hm2,喷液量405㎏/hm2,苗后茎叶处理,可以完全控制亚麻田杂草危害。亚麻原茎和种子产量比不除草田分别增产28.41%和39.59%,增加工农业产值5865.35元/hm2;比常规药剂除草田分别增产9.16%和25.28%,增加工农业产值3000元/hm2左右,对亚麻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9.
用含量410g/L草甘膦水剂3000 ml/hm2对空白地进行除草.药后3~21天,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即杂草药害指数)为5.7%~44.4%,用同样的草甘膦量加入"巴佰金"30 g/hm2和甲基化植物油750ml/hm2对空白地进行除草,药后14~21天,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可提高49.6个百分点左右;若用"巴佰全"30 g/hm2:和甲基化植物油750m]/hm2加入74.7%草甘膦颗粒剂750g/hm2及加入含量410 g/L草甘膦水剂其它量处理对空白地进行除草,药后3~7天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可提高31.3个百分点左右.药后14~2l天防治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几种除草剂对饲用型甜高粱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安全有效的甜高粱除草剂,为甜高粱地杂草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甜高粱杂交种大力士为供试作物,杂草数量和植株性状为考察指标,通过播前土壤处理比较试验,研究了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甜高粱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甜高粱田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异丙草·莠除草剂3750m L/hm2除草效果可达100%,且对饲用杂交甜高粱生长发育影响最小,播前土壤1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施肥氮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双高产栽培大田N肥试验表明:前茬(小麦)施N不仅小麦增产显著,而且具有较大的后效作用;后茬(麦套)花生施N花生增产显著,而对前茬小麦籽粒无明显增产作用;在前茬小麦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当茬配施一定数量的N肥,有利于充分发挥花生的增产潜力;小麦花生各6750~7500kg/hm2高产田全年需施N263~356kg/hm2,前后两作适宜的分配比为1:0.4~0.55。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每公顷用10%益舒丰颗粒剂30kg、5%涕灭威颗粒剂45kg、98%毖速灭颗粒剂60kg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可达55.9%、63.8%、63.7%;施用益舒丰以播种沟撒施和花生墩间施用为好,施用该药剂的深度以10~15cm为宜;采用深耕、增施有机肥(鸡粪)及轮作换茬、地膜覆盖栽培等措施,对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砜嘧磺隆25%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砜嘧磺隆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0e-kt,砜嘧磺隆在土壤中半衰期为(0.02~3.10 d),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0.93~2.90 d)。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 d)。在马铃薯4叶期时喷药1次,按推荐剂量90 g/hm2及1.5倍剂量135 g/hm2施用25%可湿性粉剂砜嘧磺隆。在收获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均未检测出,在马铃薯上的砜嘧磺隆安全使用量推荐为90 g/hm2,建议马铃薯上砜嘧磺隆最大残留限量值MRL暂定为0.1 mg/kg。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花生一大蒜轮作模式下N、P、K配比对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确定花生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量与施肥方式的不同对花生生育性状的影响较小,当施肥量为纯N195kg/hm2、P2O5157.5kg/hm2、K2O240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为7030.05kg/hm2。  相似文献   

15.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寻找有效、安全的防治药剂,在浙江遂昌开展了15%茚虫威EC等5种新农药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茚虫威EC 50 ml(a.i)/hm2(下同)、24%虫螨腈SC 108ml、22%氯氟氰菊酯.噻虫嗪ZC 66 ml药后1-21 d的防治效果在80%~90%之间,与10%吡虫啉WP 90 g的90%左右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24%氰氟虫腙SC 216 ml药后1-14 d的防效为28.95%~70.62%,极显著低于吡虫啉;25%吡蚜酮WP 150 g均显著低于吡虫啉。5种药剂对茶树及其他生物未见不良影响。生产上可将15%茚虫威EC、22%氯氟氰菊酯.噻虫嗪ZC、24%虫螨腈SC作为该区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轮换药剂,逐渐替代10%吡虫啉WP。  相似文献   

16.
研究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甜玉米田的应用效果,在甜玉米不同叶龄期开展田间试验,评价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甜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甜玉米3~4叶期或6~7叶期施药,900~1 575 g a.i./hm2剂量范围内对甜玉米品种粤甜28安全,对玉米田常见杂草凹头苋、光头稗、马唐和香附子的防效及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8%莠去津悬浮剂2 160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推荐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900~1 350 g a.i./hm2范围内,甜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使用。  相似文献   

17.
花生配色地膜覆盖栽培与普通地膜出苗期相同,黑色地膜出苗晚1d,对花生出苗率无不良影响,单株结果数分别增加1.7个和1.5个,饱果数增加2.4个和1.3个,秕果数减少0.4个和0.7个。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394.5kg和392.5kg,比普通地膜分别增产24.5kg和22.5kg,增产率6.62%和6.08%。与普通地膜单位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按照花生5元/kg计算,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667m2可增加经济效益102.5元和92.5元,分子地膜效果较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利用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进行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整个生长期间施用该药对甘蔗条螟和蔗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比常规对照3%呋喃丹颗粒剂和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效果好,且对甘蔗有一定的增加产量和促进糖分提高的作用。在甘蔗生产中推荐用量90~10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王铜、爱可和戊唑醇)。此外咪酰胺比清水对照增产32.28%,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20.
花生不同品种外植体培养芽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比较了11个花生品种在MS和1/2 MS培养基中萌发情况,及其在4种芽诱导培养基中的叶段芽诱导率并观察了70%酒精和0.1%升汞不同处理时间的灭菌效果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种子用酒精处理20~30 s和升汞处理10~12min灭菌效果理想,萌发率高;种子萌发率在1/2MS培养基中要比MS培养基高;芽诱导率以汕油523最高,在芽诱导培养基1中为93.1%,汕油31最差,在芽诱导培养基2中仅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