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采集了不同树龄、不同性别的天然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当年生和2年生枝,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108株东北红豆杉(胸径d在1.8~72.2 cm之间)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紫杉醇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积累特点,系统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时期和不同坡向的天然东北红豆杉枝样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当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龄增加枝中的紫杉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尖杉宁碱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降低;2)雌株和雄株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只在较大径级(60 cm)时有明显差异,即雌株中含量低于雄株,而在60 cm径级范围内,雌株和雄株间两种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随着营养时期的变化,从4月到10月,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紫杉醇含量在8、9月达到峰值,三尖杉宁碱含量在7、8月达到峰值;4)在不同坡向上,只有在较小径级植株的当年生枝中,阳坡两种物质含量高于阴坡,而在较大径级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姜艳  沈晨佳  周丹英  余琪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80-2282
建立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并分析研究5种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中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为红豆杉种源选育及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种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10-DAT)、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和紫杉醇的含量。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分别为0.113 3、0.522 8、0.686 2、1.670 6、1.199 4 mg·g-1,10-DAB含量分别为0.711 1、0.821 3、0.739 2、0.770 9、0.339 2 mg·g-1,10-DAT含量分别为0.083 3、0.290 8、0.192 3、0.352 6、0.306 0 mg·g-1,巴卡亭Ⅲ含量分别为0.190 9、0.828 7、0.442 5、0.771 2、0.289 7 mg·g-1,三尖杉宁碱含量分别为0.186 0、0.183 2、0.235 3、0.837 5、0.530 4 mg·g-1。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次之;10-DAB含量以曼地亚红豆杉最低,不到其他品种的一半;巴卡亭Ⅲ含量以云南红豆杉最高,东北红豆杉略低;10-DAT含量普遍较低。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含量相近,西藏红豆杉最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测定、拒食活性测定和酶活测定试验,分析了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毒杀、拒食效果及其保护酶CAT、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对舞毒蛾幼虫均具有良好的毒杀和拒食活性。其中,苦参碱杀虫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2.000 mg/mL的苦参碱对幼虫72 h死亡率达到71.67%,而山奈酚拒食效果最强,1.000 mg/mL时对幼虫72 h拒食率达到70.53%;离体酶活试验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离体CAT、SOD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山奈酚则可以激活2种保护酶的活性;体内酶活试验显示,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幼虫体内CAT、SOD活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组的2种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处理后48 h活性达到最低并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而山奈酚处理组CAT活性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菜青虫的无公害化防治以及开发吴茱萸作为环保型农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室内测定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水相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最强,其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较分离前分别提高了32.48%和22.37%。[结论]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拒食活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林  李明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62-564
采用浸渍叶碟法分别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拒食效果,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58X-3.73和Y=3.08X-5.64,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41和2.88 mg/mL;非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95X-1.54和Y=1.93X-1.21,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27和1.64 mg/mL;其中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小菜蛾幼虫的效果,而对小菜蛾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菜青虫幼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稻搓菜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拒食活性.[方法]室内测定了稻搓菜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稻搓菜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且在相同浓度下,对前者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要强于后者.在浓度10 mg/ml下,稻搓菜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24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78.73%、65.17%,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3.24、5.71 mg/ml.[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此类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拒食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为100mg/mL时,其24h选择性拒食率可达85.37%,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6.78%。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107mg/mL(24h)和43.594mg/mL(48h);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59mg/mL(24h)和21.527mg/mL(48h)。以上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叶片药膜法、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对舞毒蛾食物利用以及对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龄0.369 mg/L和5龄0.842 mg/L。用LC10和LC30剂量呋喃虫酰肼连续处理3龄幼虫后,其发育时间均明显延长,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降低;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经LC50剂量呋喃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几丁质酶和5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再激活的作用;3龄和5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的作用;3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则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通过影响舞毒蛾生长发育、食物利用及幼虫体内保护酶的活性,表现其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重金属铅胁迫下林木害虫的发生趋势,依据前期对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L.)叶片中Pb质量分数的研究结果,以Pb质量分数分别为33(低)、43(中)、48(高)mg·kg-1的3种不同饲料,室内饲养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分析Pb胁迫对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化蛹率以及对其3~4龄幼虫体内Car E和GSTs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质量分数的增加,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增加,化蛹率降低,其中Pb质量分数中、高处理组的死亡率和化蛹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舞毒蛾3、4龄幼虫体内,Pb中质量分数处理组的Car E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GSTs活性也不同程度的升高;Pb高质量分数处理组的Car E和GSTs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龄幼虫的Car 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说明铅胁迫能干扰舞毒蛾解毒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同程度地抑制舞毒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LdNPV对CO2胁迫下舞毒蛾生长发育及生化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森林害虫舞毒蛾为对象,研究CO2介导下LdNPV病毒对舞毒蛾生长发育、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方法利用密闭式CO2人工气候箱研究了不同CO2含量(397、550和750 μL/L)条件下饲养的舞毒蛾幼虫,LdNPV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结果高CO2含量胁迫下舞毒蛾3龄幼虫体重累计增长率降低。LdNPV胁迫导致不同CO2含量(397、550和750 μL/L)条件下饲养的舞毒蛾3龄幼虫体重累计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1.27%、71.63%和68.41%;随着CO2含量升高幼虫感染LdNPV死亡率增加,750 μL/L高含量处理组死亡率为27.09%。高CO2含量胁迫下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AChE活性随着CO2含量升高而诱导增加,ALP活性随CO2含量增加抑制下降;保护酶CAT活性随着CO2含量升高诱导增加,而SOD活性随着CO2含量升高抑制减少。高CO2含量条件下生长的舞毒蛾3龄幼虫接种LdNPV后,随着CO2含量升高体内CarE、ALP、AChE和CAT活性被抑制,而SOD活性表现为诱导增加。结论不同CO2含量下舞毒蛾饲养至3龄幼虫接种LdNPV,随着CO2含量增加,幼虫体重累计增长率减少、死亡率增加。舞毒蛾幼虫CarE、AChE、ALP和CAT活性随着LdNPV处理时间和CO2含量增加而主要表现为抑制减少;SOD活性则主要表现为诱导增加。CO2含量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增加LdNPV对舞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以北京主要乔灌木树种为食料、室内饲养舞毒蛾的条件下 ,分析了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龄幼虫成活的试验表明 :受试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舞毒蛾 1龄幼虫在柿、杏、黄栌、毛泡桐、火炬树等树种饲养下死亡率较低 ,在核桃楸、国槐、刺槐、臭椿等树种饲养条件下死亡率较高 .4龄幼虫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的试验表明 :舞毒蛾对柿树、黄栌、杏树、加杨的营养效率较高 ,对华山松、国槐、刺槐、白蜡和抗虫杨的营养效率较低 .  相似文献   

13.
野西瓜苗提取物对小菜蛾活性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拒食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处理对小菜蛾3龄幼虫72h的致死中浓度(LC5D)为3.2g·L^-1,24h、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8.6060、2.8495g·L^-1;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处理剂量50.00g·L^-1’时,抑制生长率大于100%,化蛹率为24.34%,羽化卒为9.28%。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和坡柳提取物对小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小菜粉蝶4龄幼虫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219.6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1 246.4 mg/L;坡柳乙醇提取物对小菜粉蝶4龄幼虫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AFC50为691.6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398.0 mg/L.  相似文献   

15.
地肤子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测定了地肤子的氯仿提取物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和完全拒食活性。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提取物对小菜蛾2~3龄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活性,选择性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376.41mg·L-1,完全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344.82mg·L-1。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选择拒食作用和完全拒食作用的药剂在2000mg·L-1时拒食率最高,其活性的大小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小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被测定的紫茎泽兰的3种提取物中,A-1的拒食活性最强,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964.6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1 011.1 mg/L;其次是P-1(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AFC50为1 909.5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8 250.7 mg/L)和紫-2(24 h选择拒食作用的AFC50为4 296.4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AFC50为3 904.6 mg/L).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料饲养舞毒蛾的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0年和2001年利用人工饲料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进行了饲养,并用柞树叶片饲养作对照:人工饲料饲养的1、2、3、4、5、6龄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6、6、7、9、14d,幼虫发育总历期为57d;采用柞树叶片饲养的1、2、3、4、5、6龄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2、6、6、6、8、14d,幼虫发育总历期为52d。从舞毒蛾幼虫头宽、体长比较来看,舞毒蛾1—4龄在头宽和体长上差异不大;5、6龄幼虫期间表现为:人工饲料饲养的舞毒蛾幼虫比柞树叶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头壳平均宽1mm左右,体长平均长2.4mm左右。  相似文献   

18.
马齿苋杀虫成分的微波辅助萃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和石油醚为溶剂对马齿苋干粉进行提取,试验了各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胃毒及拒食活性,确定了石油醚提取物触杀作用的LD50.研究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触杀和拒食活性,而胃毒活性较弱.其中,以石油醚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处理后24、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65%和92.21%,LD50分别为76.07、14.94 mg·mL-1.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对舞毒蛾和春尺蠖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高效氯氰菊酯、5%吡虫啉乳油、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3种无公害杀虫剂对常见园林食叶害虫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进行了室内外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高效氯氰菊脂2000倍液对舞毒蛾幼虫和春尺蠖幼虫毒杀作用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67%和94.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