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我在县城的种子站购买了一些种子,拿回家后发现种子有问题,但种子站的人不承认.请问购买的种子出现问题后如何维权? 答: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的种子出现质量纠纷后,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一是与种子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请农业、工商等部门协调解决;三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种子质量关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旦出现种子质量纠纷,应科学区分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不能将购买的种子种植后一有问题,全部归属于种子质量问题.通过科学的鉴定以澄清,以科学、法律为依据,公平合理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李永军 《甘肃农业》2006,(5):281-282
由于种子自身特性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复杂性,种子真假和质量优劣的认定比较困难。同时,对于因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也不易计算。在种子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种子经营者承担证明种子质量的责任。种子质量纠纷是违约纠纷与侵权纠纷的竞合。解决种子质量纠纷途径主要有三:协商和解、申请调解与仲裁起诉。  相似文献   

4.
农民在购买农作物的种子进行种植中,因各种因素,会出现很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有助于为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提供证据,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田间现场鉴定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种子是特殊而又最基本的农资,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根本内因.但是,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法律角度,确认种子质量都异常困难.特别是当前有些地方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假劣种子与不规范经营的行为大量存在,更增加了产生种子质量纠纷的可能性.农民因购买假劣种子遭受损失后通过维权而获赔偿的案例屡见报端,但是一旦发生种子质量争议只有科学、理性地分析、鉴定才能做到公正合理、不枉不纵.下面笔者通过一则具体案例,从技术与法律的角度对种子质量认定的复杂性与如何避免纠纷或更好地解决纠纷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积功  焦尚义 《农友》2001,(4):27-28
什么是种子质量纠纷?种子质量纠纷是指种子经营者与使用者因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4项检验指标引起的后果发生矛盾或纠纷。如何认识这些纠纷?就要客观地分析出现的原因:一是种子质量不合格,各项检验指标未达到国家或省颁规定标准,经营者伪造达标文件以次充好;二是生产者未按该品种栽培技术要求操作造成人为的生产产量、质量下降;三是由于种子保管不当霉烂、变质造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区种子市场的日趋活跃,由种子质量问题所引发的各类纠纷不断增多,当事人之间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向授权的种子质检机构提出申请,由质检机构对发生纠纷的种子做出质量判定,这一过程称为仲裁检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种子质量纠纷的原因分析,试图找到有效预防及解决种子质量纠纷的可行措施,从而为农民安全用种保驾护航,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2003,(11):4-5
近年来,利用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因种子质量引发的田间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为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程序和方法,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农业部制定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现予以全文刊发,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学好用好该法,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种子质量纠纷?种子质量纠纷是指种子经营者与使用者因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4项检验指标引起的后果发生矛盾或纠纷。如何认识这些纠纷?就要客观地分析出现的原因:一是种子质量不合格,各项检验指标未达到国家或省颁规定标准,经营者伪造达标文件以次充好;二是生产者未按该品种栽培技术要求操作造成人为的生产产量、质量下降;三是由于种子保管不当霉烂、变质造成质量下降,出苗率低,生长缓慢等;四是由于气候异常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购买、使用种子、农药与化肥时产生纠纷,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说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它是农民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种子、农药与化肥时,由于经营者不依法履行义务或者不适当履行义务,使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农民对经营者提供的种子、农药与化肥不满意,双方就彼此的权利、义务产生争议。当农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常需通过种子质量检验确定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的检验机构、检验程序和判定标准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决定检验结论是否具有证明作用。作者利用一起伪劣种子案件,探讨种子质量检验的合法性和关联性。案情简介博丰公司利用2009年购买的糖用甜菜品种KWS9103的散种子加工、包装成包装种子,于2010  相似文献   

13.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属于种植技术鉴定,主要是发生在种子播种后,种子使用者因农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等问题遭受经济损失,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对损失发生原因及损失程度有争议的,适用于种子质量纠纷鉴定,主要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相似文献   

14.
春耕大忙时节将临,春耕离不开种子,而种子质量纠纷官司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种子的购买主体农民担心买了假种子白白劳动一年,某些种子公司也担心遇上专门“购真种假”,并以此打官司的“致富”的“消费者”。针对种子购销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社会现象,笔者提醒买、卖双方都提高警惕,防止上当。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解决农作物种子纠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种子是一种商品,有商品势必就会产生经济活动,因而农作物种子纠纷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现象,是大力发展法制社会的必然。随着近几年农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种子纠纷随之增多,情况相当复杂。文章针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与保障性措施,从而帮助规范农作物种子市场。  相似文献   

16.
关乎"三农"利益的种子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结合各地的司法判例,种子质量纠纷呈现出类型化的特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种子质量的判定问题;一类是关于赔偿的范围问题.其中,关于种子质量的判定司法实践中主要可以分为四种.而种子质量的司法判例所呈现出的类型化特征,归根结底都是《种子法》第46条的立法不足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种子质量纠纷的成因,既有种子质量的因素,也有非种子质量的因素,而有些种子质量纠纷是由种子的虚假宣传引发的。防范种子质量纠纷的关键,是要抓好种子质量工作,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实事求是地进行品种广告宣传,做好因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指导,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推。  相似文献   

18.
种子管理工作的优化和种子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减少种子质量纠纷的有力保障。我区种子管理站自成立以来,努力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对减少种子质量纠纷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类型与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智慧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78-180
引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原因有种子自身的质量问题及非种子质量问题,如病虫草害、高温热害、管理不当等,种子管理机构在处理种子纠纷时应组织调查、弄清纠纷起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受害方的利益,使种子经营稳定有序、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种子行政执法中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就是接待及处理关于种子质量方面的投诉及纠纷调解。2008年海淀区种子管理站接投诉及种子质量纠纷调解19起,其中有2家公司被连续2次投诉,问题的焦点主要围绕种子质量鉴定。基于上述情况,希望通过对下面两个典型案例的剖析,来了解目前的纠纷调解中起关键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