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暖化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严峻的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重创世界经济体制,然而另一场巨大的资源争夺危机,已无声无息开启国际强权更尖锐的冲突危机。面对全球暖化日趋严峻,水资源安全是解决全球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使用地区,受制于资源禀赋如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约束,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都面临一个资源安全问题。随着中国大陆农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要求积极寻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本文以中国大陆农业政策模型为计量分析基础,为决策者提供低碳技术条件下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分析工具;并为两岸农业交流提出政策建议,共同推进两岸未来农业合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农产品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发展低碳农业是全球应对日益严峻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文章总结了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做法及经验,提出了助推宁夏沿黄经济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如提高对低碳农业理念的认知水平、实施低碳化的激励政策工具、完善低碳农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落下帷幕,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都不再持怀疑态度。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很大,有机构根据农业引起的间接排放源,如粮食的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存储、加工和销售粮食所盖的房子,处理农业和食品行业所产生的废弃物等进行估算,若折合成二氧化碳的话,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的17%32%。一时间,"低碳"(low carbon)成为全球的时髦词汇。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紧迫性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恶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的恶化,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面临全球气候恶化的严峻挑战之时,低碳农业的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特性及其稳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必然有助于推动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发展低碳农业对于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农业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低碳农业的本质内涵,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需求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发展循环农业、发展节能农业、发展节水农业、发展有机农业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10,(2):37-37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落下帷幕,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都不再持怀疑态度。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很大,有机构根据农业引起的间接排放源,如粮食的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存储、加工和销售粮食所盖的房子,处理农业和食品行业所产生的废弃物等进行估算,若折合成二氧化碳的话,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的17%~32%。一时间,“低碳”(low carbon)成为全球的时髦词汇。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相互影响和关联,两者共同驱动着中国粮食生产变化。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粮食生产,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采用Kaya恒等式模型构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联合影响下的粮食产量变化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它们分解为规模效应、数量效应、装备效应和效率效应,揭示了四大效应对2003—2018年中国及其31个省域(不包括港澳台)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变化层面,数量效应都明显抑制了粮食生产,而规模效应和装备效应则显著促进了粮食生产,两者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尤为突出;2)2003—2018年,效率效应对全国层面的粮食生产由负向抑制变为正向驱动,对省域层面的24个省区呈现明显的负向驱动作用。为促进中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产,建议持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稳定其农业生产队伍,进一步强化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因地制宜地促进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民 《农业展望》2010,6(12):46-49,54
中国低碳农业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成绩,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尚有待重视。在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下,中国农业面临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实现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逐步实现低碳转型,低碳农业将快速发展和普及,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因此,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低碳农业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此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思考,在分析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尚丽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92-198+212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利用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将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翻耕和灌溉)的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粮食生产率分析框架中,构建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分析2010—2019年考虑碳排放因素下陕西省的粮食生产率,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粮食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条件下,2010—2019年陕西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均呈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速度缓慢,而其粮食技术效率指数为0.995,技术效率无效。在此基础上,从低碳农业科技发展、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低碳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构建、科研人员保障机制建立、农民低碳生产意识培养5个方面提出提升陕西省粮食低碳生产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