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县(市)的棉花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了解了广西棉花种植的现状,收集了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主要是陆地棉和亚洲棉地方品种.这些材料可作为棉花基础研究和育种利用的的特色种质.  相似文献   

2.
24个棉花种质资源耐盐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沙培和盐碱地种植两种方法,对24个陆地棉棉花品种(系)进行耐盐性差异比较试验。结合两种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了4个较耐盐的品系3-0812、中杂099、B5—2013、B14—2013,以供耐盐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开展茶树品种选育的优质基因库。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巴东县的26份野生茶树资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并结合对照栽培型茶树品种对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6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8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扩增所得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8个,平均检测出等位位点5.12个,有效位点数量3.65个,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值1.378。(2)从16对引物中筛选出6个核心引物位点,可对26份野生茶树进行有效检测并鉴别。(3)UPGMA进化树将48份材料分为7个类别,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能通过SSR标记进行有效划分;进一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发现26份野生茶树可分为2个亚群。(4)依据生化成分含量,筛选得出2份高EGCG含量的茶树种质资源及2份适制红茶的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巴东野生茶树多样性丰富,种群内部遗传变异高,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巴东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SSR标记对梧州六堡镇群体种和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用于该种质资源鉴别的核心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如下:(1)17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98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扩增的等位位点为3~8个,平均每个位点5.764 7个等位基因;(2)从17个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8个核心标记组合即可区分每份种质资源;(3)六堡镇茶树种质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数、基因多样性(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647 1、7.000 0、0.675 4、0.628 3,高于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茶树群体接近;(4)聚类分析表明,六堡镇茶树群体部分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部分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少量与浙江、贵州地方栽培种聚为一类;而南渡镇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仅有2个六堡镇的种质材料散落其间。综上所述,梧州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第一讲种质资源及其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物质基础。现在世界各主要植棉国家都面临着棉花种质资源贫乏的问题。现今美国陆地棉品种仅来自17个基础种质。其中在世界范围内种植的4个主要类型中,珂字棉、斯字棉和岱字棉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只有爱字棉是来自另一个祖先。我国育成的陆地棉品种其种质资源更窄。根据周盛汉等列举的664个陆地棉品种(系)中,就有近300个是直接或  相似文献   

6.
利用SCoT标记对来源于四大洲的46份牛鞭草(Hemarthria spp.)种质资源[包括36份高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8份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及2份Hemarthria uncinata]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48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和重复性好的22条,对46份牛鞭草(Hemarthria spp.)种质资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共获得597条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9.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24.3条,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443~0.877,平均0.623。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6,表明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11~0.943之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高度相似,基本将供试材料按牛鞭草种类及地理来源分为4大类,表明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牛鞭草种类及其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见,SCoT能用于牛鞭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将有利于牛鞭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及评价利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29日,对云南省东南边境地区进行了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收集。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勐腊、勐海、孟连、西盟、江城等9个县(市)、35个乡镇、97个村(寨),考察以乡镇为中心,向村寨进行"拉网式"搜索,共收集到地方棉花品种资源94份,其中亚洲棉25份、海岛棉67份和陆地棉2份。本次考察进一步说明云南省是我国海岛棉和亚洲棉早期种植和利用的中心,但现在不少地方品种已经丢失。  相似文献   

8.
滇西滇南牧草种质资源考察与搜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7年对云南西部和南部共23个县(市)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搜集187份,从中发现了大量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资源,并对部分资源作简介。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品种资源新种质材料刘金定,叶武威,吴同礼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课题在多年的工作中,筛选出一批抗旱抗黄萎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现首批公布13个陆地棉资源材料,以飨育种工作者。陆地棉品种资源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及川西南蚕豆种质资源考察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3年对川东北及川西南23个县(市)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搜集到蚕豆种质资源125份。鉴定结果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大,均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筛选出2份大粒种质和6份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种质,可作为育种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