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个辽棉品种在石河子的试种比较试验表明,辽棉23号和辽棉27号在当地的产量、纤维品质表现优良,是适合在北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在内蒙古西部旱区盐碱地筛选适宜的品种和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在阿拉善盟左旗安排棉花不同密度(22.5万株·hm-2、18万株·hm-2、13.5万株·hm-2)与品种(天元一号、K066、中棉所50)试验,研究了密度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效应因品种而异,密度和品种对产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3个供试品种(系)均适合在该地区种植,天元一号和中棉所50合理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K066的合理密度为13.5万株·hm-2左右;在最佳密度下,3个品种的产量差异显著,以当地种植的棉花品种天元一号最好。随密度增加,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而株高、茎直径、吐絮率、收获指数、铃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金华是浙江省主产棉区,中棉所系列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其种植面积较大。为了中棉所系列新品种能在浙江金华棉区及时有效地示范推广应用,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中棉所引进新品种进行示范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在金华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筛选适宜金华地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供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子胜 《中国棉花》2010,37(7):37-38
1任务落实情况 2009年,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辽河试验站拿出一定的资金,将“双高产生态棉”创建活动点安排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营子村,集中连片3.42公顷,涉及农民20户,种植品种为辽棉19号,目标产量平均为子棉6000kg·hm^-2,次级目标产量为4500kg·hm^-2,霜前优质子棉比例80%以上。朝阳县农业示范繁殖场组织实施,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为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垦区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的优质、丰产、抗病品种 ,我们于 1 998年开始 ,连续两年对引进和更换的替代抗病品种在枯黄萎病重病区进行小区试验 ,为推动垦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 8个 ,分别为新陆早 7号 (CK)、辽棉1 5、中棉所 2 4、中棉所 2 7、辽棉 1 2、豫棉 1 2。石河子科委提供的 90 0和石 K1品系。试验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每个重复间留 50 cm的走道 ,行距配置为 60 30 cm宽窄行。2 调查方法分别于蕾期、花铃期调查各抗病品种的枯黄萎病发病率 ,对发病株进行分级 ,计算出病情指数 ,测定各…  相似文献   

6.
刘艳珍  单莹  沈丹  朱鹤  李越  王子胜 《中国棉花》2023,(1):33-35+47
辽棉54在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春播生育期为127 d;植株较紧凑,呈塔形;铃卵圆形;出苗好,后期不早衰;结铃性好,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适中,适宜机采;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9―2020年在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99.405 kg、82.185 kg和77.370 kg。介绍了辽棉5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辽棉5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方法]以辽棉52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辽棉52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种植密度。[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秆直径、铃重、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呈下降趋势,棉花株高及衣分呈增加趋势,第1果枝着生高度、单株果枝数、霜前花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则先升后降。综合考量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辽棉5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05 000株/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棉花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疆地区 中棉619无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无膜棉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将适宜无膜种植的棉花品种(中棉619)、株行距配置、不同生育期栽培管理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提出了新疆南疆地区中棉619无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无膜)、各生育时期管理、催熟、收获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9.
能源型甜高粱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和辽甜3号为试验品种,在南宁地区进行种植,对其不同播期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茎秆汁液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月底播期,辽甜1号、辽甜3号的茎秆产量和汁液锤度在各播期里最高,分别达4 329.11 kg/亩(1亩=666.7 m2,下同)、5 340.28 kg/亩和21.18%、18.27%,是这2个品种在南宁地区的最佳种植时期。3月到8月播期,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及汁液锤度都表现良好,是这2个品种在南宁地区的适宜种植时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江苏徐淮地区以棉花、大蒜(洋葱)立体种植为主体的两熟高产高效模式植棉区,进行夏棉机械播种、机械采收的示范试验,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了徐淮地区适合机械采收夏播早熟棉轻简栽培技术,着重介绍了前作茬口选择,适宜的早熟棉品种,株行配置和播种方式,生长期株型调控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脱叶催熟与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赣北植棉区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实施,通过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西省棉花所等科研院所引进了6个棉花品种,在赣北地区的彭泽县芙蓉墩镇棉花机采棉示范基地开展适于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并使用机采棉的栽培管理措施,筛选出适宜赣北植棉区栽培的机采棉品种。综合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夏早3号为适合赣北植棉区油后或麦后直播一年两熟栽培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保铃棉 32 B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岱字棉公司 ,采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 ,培育出的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9、2 0 0 0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每公顷产子棉40 63kg,比泗棉 3号平均增产 2 9.1 7% ,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在我场示范种植 43.33hm2 ,在全生育期不防治棉铃虫的情况下 ,平均子棉单产365 3kg,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 ,2 0 0 1年 ,我场将推广种植 833.33hm2。根据两年的试验示范 ,现将保铃棉 32 B在生产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简介如下。1在适宜播期内应适当迟播。保铃棉 32 B在沿江棉区的…  相似文献   

13.
辽棉1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抗虫棉新品种。2003年引入新疆棉区,经过连续两年的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良好。2005年被列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推广棉花新品种。至2008年已在新疆棉区累计推广种植1.7万公顷以上。其综合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宜在北疆及南疆的早熟、中早熟植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新疆精河县开始试验示范种植中棉所76,2012年至2013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和区域,尤其是在壤土地和戈壁地等光热条件好的区域,中棉所76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都优于其他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15.
科棉3号是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育成,是江苏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高产、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抗虫杂交棉。射阳县于2003年开始引进,2005年已占全县棉田面积的12.5%,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6年该品种被射阳县确定为棉花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3年本县进行试验种植,在陈洋、海河、阜余三镇,进行多点试验种植,种植面积14.6hm2,因前期干旱,中期雨涝(6月29日-7月18日降雨量达802mm),每公顷皮棉为814.5kg,比对照鲁棉15增产12.7%;2004年进行科棉3号示范种植,在原有3个镇的基础上进行全县辐射,种植面积达到213.5hm2。因…  相似文献   

16.
辽棉21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9年在新疆奎屯试种,2010年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出苗快而整齐、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适宜麦后种植的新棉种─—运城87-509林昕,姜艳丽,马继农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运城87-509系辽棉6913为母本和运黑八(即黑山棉×运辐885)杂交,其后代经海南加代后在天然病圃中连续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为适宜晋南棉区麦(油、蒜)后...  相似文献   

18.
甜菜品种不同密度大区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连续两年不同品种和3种种植密度条件的大区对比试验,认为在海伦甜菜产区较适宜种植的有:阿西罗、中单0701、中单0702、HI0466和巴士森等甜菜品种.  相似文献   

19.
赣棉207经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表现为丰产优质、结铃性强、吐絮畅好捡花,抗逆性强(抗倒伏、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适宜在江西各植棉区种植.为了棉花新品种"赣棉207"的推广种植,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赣棉207"在江西植棉区的轻简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特征特性、生产目标、轻简栽培技术(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全程化学调控及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引进6个短季棉品种(系)在油菜收获后直播种植示范,结果表明:新早11-1、新早11-2两个短季棉品种(系)子棉产量分别达到2 899.5 kg/hm2、2 799.0 kg/hm2,且棉田综合经济效益好于油菜收获后营养钵移栽棉,适宜在江汉平原棉区进一步扩大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