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正来自巴西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称,他们正在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造辣味番茄,这些番茄可以用来制作辣椒喷雾、麻醉剂和减肥药等。巴西维索萨联邦大学的阿古斯丁·泽斯哥恩和他的团队在近期出版的《植物科学趋势》中表示,像CRISPR/Cas9这样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唤醒"番茄中休眠的辣味基因。他们在努力进行制造辣味番茄的工作,希望  相似文献   

2.
《蔬菜》2018,(11)
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组与高彩霞研究组合作,选择了4种野生番茄,根据人们的需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重新"驯化"出了一种同时具有天然抗性(野性)和优良产量、营养性状的新型番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18年10月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上。例如,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具有天然抗逆性的野生番茄品种——醋栗番茄,在不牺牲其抗逆性的前提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确靶  相似文献   

3.
以大果型栽培番茄资源“T048”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滞绿基因SlSGR1进行定向编辑。对19株转基因阳性株系进行靶位点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0株发生了编辑事件,编辑效率为52.6%。通过测序分析发现,编辑类型涉及碱基的缺失、插入及替换,多数发生在PAM序列上游3~4 bp碱基处,同时也发现了两个编辑位点间共565 bp的序列倒位。表型分析发现,T1代纯合编辑株系叶片衰老减缓,果实表现为铁锈色,且番茄红素、叶绿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对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进行分析发现,纯合编辑株系果实中的SGR1表达量显著降低,而PSY1表达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滞绿基因SlSGR1进行定向编辑可有效提升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而为番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新种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云南元谋县番茄生产及采后技术,介绍番茄的贮藏技术、运输方式及销售保鲜方法,并从番茄的加工产业方面分析元谋番茄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番茄品质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品质育种主要集中在外形美观、大小适中、着色均匀、高VC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高糖酸比、高番茄红素含量及耐贮运相关品质性状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番茄品质相关评价、遗传分析和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番茄品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我国鲜食番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番茄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对番茄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秸秆废弃物的就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国内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用作肥料、基质,用作生产食用菌、沼气、饲料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路径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指出在番茄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等问题;同时,建议因地因时地探索和研究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多样、有效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7.
敖雁  吴启  周桂生 《北方园艺》2017,(22):160-16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番茄的基因工程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该研究综述了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毒性、抗虫性、抗逆性、改善番茄品质和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转基因番茄在提高抗性和改善品质等方面的巨大应用价值,以期为今后转基因番茄的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番茄TY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易造成设施番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番茄产业发展的瓶颈。结合近年来陕西省在设施番茄TY病毒病综合防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剖析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原因,提出了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措施,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栽培番茄品种(系)Ailsa Craig(AC)、B5和B9为试材,利用CRISPR/Cas9双元表达载体系统,对番茄品质调控关键基因SlGLK2和SlMYB12进行定点敲除。获得AC背景下SlGLK2和SlMYB12的基因编辑植株各9株,B5背景下SlGLK2的基因编辑植株3株,B9背景下SlMYB12的基因编辑植株4株。通过对靶点测序发现,在靶位点的PAM上游3~4 bp处发生了不同形式的碱基缺失、插入或替换,主要以1~10 bp的缺失和单碱基G和T的插入为主;也产生了两靶点间的大片段缺失,最大片段为334 bp。AC背景下敲除SlMYB12产生粉色果实,敲除SlGLK2基因,果实肩部的绿色明显变浅,B5背景下的3株基因编辑番茄均无“绿肩”。本研究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不同番茄种质中成功创制了敲除SlGLK2或SlMYB12的基因编辑材料,以期为番茄品质育种提供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绿色食品番茄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河南省番茄种植健康发展,提升番茄产品档次,结合河南实际生产情况和气候环境特点,综合国家绿色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相关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摘 要:本试验采用逆转录法从番茄品种Micro-Tom的成熟果皮中分离得到LeMan4基因,构建了LeMan4反义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RLeMan4,并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转化番茄,根据NptⅡ序列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分析,并进行了转基因植株的生理检测。结果表明,NptⅡ序列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各转基因植株果实的甘露聚糖酶活性被抑制在12.2 %以下,果实硬度比对照高,但果实都能够成熟和软化,这说明甘露聚糖酶活性与果实软化有关,但却不是番茄果实成熟软化的必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标准参照物确定梨果实尺寸的计算机2D图像处理模型,开发了基于AForge.net图像类库和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的梨果实尺寸测定软件工具包。结果表明,利用该工具包可对一幅果实2D数字图像内多个果实的多个表型(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截面积、果心纵径、果心横径与果梗长度)进行精确度量,具备准确、快速、易于操作等优点,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此外,配套的图像采集装置与图像编辑工具可帮助研究人员建立规范的表型图像数据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番茄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采用番茄安装膜下滴灌和番茄覆膜不安装滴灌进行同田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覆膜不安装滴灌产量为3 988.6 kg/667 m2;安装膜下滴灌产量为5 614.3 kg/667 m2,比对照产量增加1 625.7 kg/667 m2,增产率为40.8%。表明番茄安装膜下滴灌,可以将少量的水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延长结果期和采收期,增加结果数量和单果质量,从而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效益。同时安装膜下滴灌使番茄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根部灌肥、灌药方便,节省劳力,是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对灰葡萄孢菌有显著拮抗性的产芽胞细菌,利用番茄果实检测拮抗菌及其发酵上清液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ESI-MS检测拮抗菌发酵上清液粗提取物中主要抑菌物质并利用PCR检测合成抑菌物质的相关基因,通过菌体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及gyrB分析对拮抗细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拮抗菌fqhm-13及其发酵上清液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0%和78.1%。fqhm-13发酵上清液粗提取物中主要抑菌物质为脂肽抗生素C14 ~ C16的surfactin A和C15 ~ C17的iturin A。fqhm-13基因组中含有脂肽抗生素合成基因ituC、ituD、fenD和srfAB。fqhm-13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研究为利用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番茄果实灰霉病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从欧李果实中分离的ChPSY cDNA经过序列分析、酶切之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MV,构建了植物重组载体pBI-ChPSY,并通过根瘤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番茄,获得了12株抗性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12株抗性植株均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ChPSY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ChPSY基因在转化植株果实中得到表达。HPLC分析表明,转ChPSY基因番茄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1.62 ~ 3.04倍,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87、2.10、2.59和3.25倍。转化植株中内源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广泛的影响。ChPSY基因超量表达有效促进了番茄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6.
转反义PHYA基因对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以番茄叶片作外植体,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反义光敏色素A(PHYA)基因片段导入番茄。通过PCR扩增、Sourthern blot检测,证明反义光敏色素A的基因片段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在转基因番茄材料中,PHYA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番茄红素的合成显著减少,果实没有表现出正常的红色果皮;转基因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能够正常合成,与对照番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在调控番茄红素合成的模式中,光敏色素可能位于乙烯的下游位点起作用,二者共同调控番茄红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魁冠108"为试材,研究了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越冬茬栽培过程中对晴天温室内CO2含量和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番茄坐果数、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能有效缓解日光温室内CO2亏缺现象;使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9.5%和27.8%;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在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单果重增加32.59g,产量增加1 303.8kg/hm2。  相似文献   

18.
南疆日光温室番茄熊蜂授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长江蔬菜》2013,(20):27-29
以新疆南疆日光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进行熊蜂授粉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熊蜂具有适合设施番茄授粉的形态结构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出巢活动温度为9-12℃;熊蜂番茄授粉的坐果率为94.2%;单位面积产量比坐果灵蘸花授粉提高1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含量分别提高12.9%、1%、23.1%;果实风味(糖酸比)也高于坐果灵蘸花处理,果实品质和商品性较好。因此,熊蜂授粉适合南疆生态气候区设施番茄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番茄果形指数、果形、果色、第一花序结果数等11个性状的数据,对41个番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个番茄品种被聚为4个类群,大果型聚成一类,中等大、长圆形果聚成一类,大红色长圆形果、矮秆、低产的樱桃番茄聚成一类,单果重最小、黄色长圆形果、高产、高秆型的樱桃番茄聚成一类。  相似文献   

20.
以"普罗旺斯"番茄、"绿宝石"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外源硒对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番茄和西瓜果实硒含量和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的增加,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较低浓度的无机硒可以有效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生物硒能有效提高西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无机硒可增加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