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下嫁接就是利用林下空间培育的砧木苗进行嫁接的一种实用方法,是对林木幼苗期具耐荫特性的准确把握,是林下育苗的拓展和延伸。林下嫁接,适合在林木良种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林木良种繁育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良种要具备优良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松树良种的生产措施,必须是在选育的基础上营建无性系种子园和永久性良种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分的稳定性。提高林木的产量和品质,而种子园和良种基地的主要营建技术措施之一,就是采用好的嫁接方法。 在无性系种子园里,采用一般的嫁接方法获得林木精选松树种子,必须等待10~15年。因此,林木育种工作者最热心观往的是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和尽早地获得优良的林木种子。 在干旱的东贝加尔湖地区,采用通常的嫁接方法,其嫁接成活率很低,而采用新的…  相似文献   

3.
讨论林下经济植物对林木的生长响应。认为:(1)以光照为主的林地小气候和土壤是林下经济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因子;(2)林下经济植物对林地光照(或郁闭度)因子存在一个"最适光照(或郁闭)阈值";(3)林地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性,决定了林下经济植物种类和经营措施的动态适应性;(4)林下经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5)间作和轮作的种植模式是发展林下经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合理种植林下经济植物,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及有助于林木生长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林木嫁接后需要进行的各项接后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对林木嫁接成活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望能对广大林农在嫁接生产中起到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林下放牧行为的观察研究,初步摸清了试验地林下牧草类型、林下放牧的载畜量、主要牲畜食草量、林下放牧的经济效益及物质循环等情况。预测出试验地林下牧草蕴藏量和林下放牧饱和载畜量,探讨了林下放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优质林木种子,迅速建立嫁接种子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林木嫁接的最适宜时期是以物侯期为基础的,而物侯期又取决于春天的气温。这样,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就需要在每一年的一定时期内进行嫁接,但是,每一昼夜的平均气温也是不一样的。在森林草原地区的有利时期内,利用叶芽开始膨胀的越冬松树枝条进行这一工作为好。在这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木的生长周期相对比较缓慢,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是一条有效的路径。介绍了林下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就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树丰产林内培育平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根据平菇与林木相反相成的关系,充分利用郁闭后的林地环境,培育出平菇并促进了林木生长。对林下培育平菇的技术重点研究了:①适生林下的平菇品种及其繁殖;②栽培基质;③栽培管理包括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和越夏、防治病虫害、废料处理等;④鲜菇加工。结果是每亩杨树丰产林中产平菇26285公斤;林木生长量增加0.4914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韦文骅  赵蔓青 《绿色科技》2019,(17):247-248,250
指出了林下经济突破了传统农业和林业生产模式,具有低投入、高产出、多功能的可持续生产的特点。广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0%,木材资源丰富,是实施林下经济的风水宝地。针对广西林木资源特点,深入分析了广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适宜广西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6年3月~7月,对南溪区速丰林建设和林下经济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访问及参考资料,最终确认南溪区3种有效的种植模式已初步形成。南溪区充分发挥区域内林下经济的特色,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地形地貌特点,利用其丰厚的水资源,林木资源,与当地林木企业合作,发展出林菌、林药、林禽、林畜四大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砧穗亲和力是嫁接体成活的生物学基础.然而,在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露地栽培下,即使具有强亲和力的林木砧穗组合,嫁接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文章根据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嫁接实验,提出砧穗平衡理论和砧穗失衡三角分析法.砧穗平衡理论有助于完善强亲和力的砧穗组合嫁接技术方案,三角分析法有助于查找砧穗失衡的具体原因.应用砧穗平衡理...  相似文献   

12.
省林木种苗站新到一批嫁接薄膜,优惠供应,批零兼营。批发价每吨10000元,零售价每公斤12元。联系人:湖南省林木种苗站殷元良,电话:555O785优惠供应嫁接薄膜  相似文献   

13.
对清流县木材战略储备示范基地现有林进行不同改培方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培方式采用疏伐+套种+施肥的林木生长效果最好,尤其是疏伐的施肥措施效应明显,不论是对主林木还是对林下套种的林木来说,施肥都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产量。而林下套种,由于整地挖穴人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主林木的生长,但这种效应比施肥效应小。疏伐+套种+施肥的改培方式符合持续经营方向,可作为木材战略储备现有林的主要改培方式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嫁接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林领域中的良种扩繁保存、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它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抗逆性,改变植物的开花结果习性及改良果实品质。文中介绍了嫁接繁殖的特性,并从嫁接愈合解剖学、生理生化、分子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嫁接成活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探讨了嫁接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嫁接技术改进及林木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靖县排牙山林场杉木种子园,是我省最早建立的一个林木种子园。从1966年建园以来:坚持毛主席的革命科研路线,用辩证唯物论指导科学实验,不断探索培育林木良种的新经验,在提高嫁接成活率、纠正杉木嫁接编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使单一的杉木种子园逐步发展为多林种、多树种的林木种子园。现在,种子园生产的杉木良种,不仅满足了本场生产的  相似文献   

16.
冀南地区林下养鸡生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笔者对河北临漳县的林下散养鸡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林下散养鸡林地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水分增加,氮磷钾有机质等营养成分增加;散养鸡试验林地林木的树高、胸径明显大于对照林地;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较好,优于传统家庭笼养;林下散养鸡生产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均优于笼养鸡。林下散养鸡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退耕还林后,林地充分利用的良好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树林和景观树种林下养鸡明显促进了林木的生长量,分别增加12.07%和5.8%,说明林下养鸡有效促进了林木生长、鸡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对杨树林和景观树种草履蚧控制效果均在92%以上,控制效果明显,有效保障和促进了林木和景观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国有林场(站)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荫之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为构建稳定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林地综合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林场(站)发展林下经济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做到科学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辐射育种、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技术及其发展将对农林复合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分析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中存在的诸如林木品种选育周期长,冠幅影响林下作物光合效应,与林下作物争夺资源导致林下生物量减少等问题,从遗传育种对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的作用,生物技术限制林木高生长和冠幅长势,选育优质高产林下作物等方面阐述遗传育种技术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结构配置合理、种间关系和谐、实现高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进一步发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还能够让林业经济从过去单纯的林木资源利用逐步地转向生态景观结合林木、林地的综合性利用,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更好地融合,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的目标。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对当前影响漳州市林下经济效益的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漳州市发展的林下经济的对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