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7-2000年用铃体积和铃重表示棉铃大小,研究其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认为:铃重大的类型铃体积为中等偏大、子指重、衣分较高、绒长和开裂壳径表现一般、开裂角度小、铃壳较簿。铃体积大的类型铃重大、纤维长、子指重、衣分中等偏低、开裂壳径大、开裂角度中等偏小、铃壳较厚。比较理想的棉铃体积为40-50cm^3、铃重为6g以上。  相似文献   

2.
棉铃是棉花收获物的载体,也是棉花品种重要标志性状之一。棉铃的形态、大小与产量及纤维品质密切相关,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是产量的构成因素。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长与绒长、铃重与子指呈高度正相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大量田间试验表明:棉花的铃重、衣分、每铃种子数、每粒种子纤维重以及纤维品质都与棉铃的空间分布和开花成铃时间密切相关。随着气温以及水肥条件的变化,棉花果枝、果节的出生速率不同,由蕾到花,由花  相似文献   

4.
棉花烂铃发生因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的秋后阴雨,是导致棉花烂铃、低产、劣质的重要因素。试验表明烂铃比对照,铃重减轻2.06克,僵瓣增加48.48%,绒长减少5.03毫米,衣分降低11.55%,纤维整齐度下降36.84%,健子率  相似文献   

5.
气象因素对棉花铃重、衣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棉铃发育期间的气象因素与棉花铃重、衣分的关系进行灰色相关分析,得出关联顺序为:积温>日照时数>降雨量。  相似文献   

6.
亩铃数、铃重和衣分率是构成棉花产量的三个因素。衣分率较为稳定,而亩铃数和铃重则变幅较大。我县是靠亩铃数和铃重的增加,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适宜的群体和株铃的提高,是增加亩铃数的关键。成铃率的高低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但也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产棉株株型性状时空分布的数学模拟得出:成铃率、衣分、子重、纤维主体长度的空间分布模型为y_(ij)=b_0 b_1x_j b_2x_j,铃重、绒长、纤维强度的空间分布模型为y_(ij)=b_0 b_1x_i b_(11)x_i~2 b_2x_j,棉铃增长的时间分布模型为y=k/1 a exp(—bT),铃重、衣分的时间模型为y=a bT。根据模型得出,高产棉株中、下部及第一、二果节成铃率合计得到80%~90%,时间上抢在7月10日~8月15日这段优质铃开花结铃时间多结铃是棉花株型栽培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棉花产量是由每亩总铃数、单铃重、衣分三个主要因素组成的。其中铃重往往是最活动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如1972~1980年平均铃重为3.18克;其中低于平均数的4年,单铃重分别为3.1克、2.91克、2.77克、2.69克;高于平均数的有5年,为3.31~3.5克;凡铃重低的年份总产均低。现根据本县棉花生产情况,对棉铃不高的原因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詹有俊 《江西棉花》2009,31(2):30-33
有关温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研究很多,棉花铃重与开花至吐絮期间热量条件密切相关,花铃期热量条件影响铃重的关键时期为开花后5—20d。开花后棉铃急剧生长,体积增大,大约经过20-30d,棉铃可以长到最大体积。受精后棉子和棉铃同时发育,开花后约经20~30d种子就长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棉铃生育与温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北棉区,近几年来常因秋季低温阴雨,致使棉花铃轻、籽瘪、衣分低、烂铃多、纤维品质差,最后遭致减产。过去国内对有关棉花生育和外界环境关系研究甚少,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具体的定量指标,因此,开展棉花花铃期气象条件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特别是温度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可为我们研究棉花育种和栽培技术,正确认识和掌握棉花生育的客观规律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连阴雨等气候条件下,研究棉铃成熟度对棉铃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棉铃成熟度对纤维马克隆值影响最大,正常吐絮铃的马克隆值比刚开裂铃高0.19,差异显著。棉铃成熟度分别极显著、显著地影响铃重和籽指,但对衣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乙烯利加速棉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贪青晚熟造成产量锐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后茬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育。因此,如何加速棉铃的发育,促使棉花早熟,对夺取粮棉双高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年来我们对不同龄期棉铃使用乙烯利后的催热效果及对铃重、衣分、纤维长  相似文献   

15.
影响棉铃开裂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不同和棉株的长势外,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等都能影响棉铃的开裂。虽然环境因素对棉铃开裂,尤其是对铃壳的充分展开影响很大,然而,棉铃的开裂过程实际上是棉铃的纤维、种子及铃壳细胞正常成熟进行的生理活动所引起的膨压消失,组织失水而收缩的结果。在棉花收获期间,常常会发现有些棉铃因迟迟不能开裂或不能充分开裂而形成僵铃、霉铃。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棉铃的脱  相似文献   

16.
棉铃的腐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棉花由于烂铃所造成的减产损失约为 1 1 %~ 31 %。据 1 999年在河北邯郸测定 ,和健铃比较 ,烂铃铃重减轻 40 .2 % ,皮棉减少 5 2 .7% ,衣分降低2 2 .1 % ,绒长缩短 40 .2 % ,强度降低 48.9%。实行合理的耕作措施 ,如合理密植、合理水肥调控等 ,可减少烂铃发生 ,化学药剂防治烂铃效果明显。据河北省地肥植保研究所试验 ,铃期用波尔多液 ( 1∶ 1∶ 2 0 0 )喷洒两次的烂铃率为 3.7% ,比不喷药的烂铃率降低 60 %以上。单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也有类似的防治效果。冀南地区宜采用以下措施防治烂铃。1科学…  相似文献   

17.
艾氟迪(AFD)在辽河流域棉田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艾氟迪不同施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艾氟迪能协调棉花生长,提高单株有效铃数、平均铃重、衣分等产量指标,提高棉花产量。但是,艾氟迪用量过大会造成棉花贪青晚熟,棉铃吐絮不畅。施用艾氟迪在本次试验中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探索使棉花群体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成铃的栽培技术措施,2008年和2009年在安阳进行了棉花密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处理的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较高,高密度的单位面积铃数较多,而密度适中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成铃中以伏桃和秋桃为主;单株伏桃和秋桃在低密度时较大,而群体成铃数在各个时期均以高密度较高。下部和中部内围的单铃重在整个棉株空间中处于中等水平,低密度时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成铃率较高,低密度处理最高。铃长、铃直径和铃体积在棉株的中部和内围最大;棉铃直径对铃体积的影响高于铃长,而棉铃体积对铃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