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工艺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重要寄生蜂,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雄性比大等特点。在滨州市进行了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工艺流程研究,成功进行了大规模人工繁殖,并连续4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报导了用柞蚕蛹人工连续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着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文章研究了人工培育周氏啮小蜂的雌雄比例、对鳞翅目昆虫的寄生率,以及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十分有利于人工繁殖的高寄生率天敌物种,有助于提高生物防治效益。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繁育生产过程中,不同温湿度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最适温度为24—26℃;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0%-60%。  相似文献   

5.
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文章研究了人工培育周氏啮小蜂的雌雄比例、对鳞翅目昆虫的寄生率,以及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十分有利于人工繁殖的高寄生率天敌物种,有助于提高生物防治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用2年时间,在通辽市美国白蛾发生区研究了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和赤眼蜂防治该害虫的效果和种群数量调控情况.结果表明:林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为69%、天敌总寄生率为92%、防治效果为87.4%,林间释放赤眼蜂对美国白蛾卵的防治效果为78.7%.利用天敌防治美国白蛾方法有利于其他天敌种群自然繁育,无抗...  相似文献   

9.
白蛾周氏啮小蜂对几种昆虫蛹的寄生率以及林间释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为主的13种昆虫寄主蛹的寄生率和林间释放效果。结果表明,用柞蚕、油松毛虫、美国白蛾、赤松毛虫和野蚕等5种昆虫蛹可作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较适繁殖寄主,蛹寄生率和单蛹寄生数量均较高,其中柞蚕蛹寄生率和寄生量最高,考虑用柞蚕蛹扩繁周氏啮小蜂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继而用柞蚕蛹做最适寄主进行了生产性扩繁和林间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柞蚕蛹与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按1∶50的比例室内接种扩繁,柞蚕蛹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达97%,而林间防治美国白蛾试验按老熟美国白蛾幼虫与白蛾周氏啮小蜂1∶10的比例林间挂茧放蜂,美国白蛾蛹寄生率可达32%~41%,而对照美国白蛾蛹自然寄生率7.3%~8.7%,处理区放蜂寄生试验效果是未放蜂对照区的4.3~4.7倍。  相似文献   

10.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优势天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成功研发出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为中间寄主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笔者介绍白蛾周氏啮小蜂工厂化生产及林间应用涉及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释放技术及应用现状,提出研究天敌复合体、测试常用农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安全性和优化林间释放技术等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优化白蛾周氏啮小蜂生产工艺,为提高繁育效率和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美国白蛾定量的危险性分析,得出危险值R=2.20,证明美国白蛾对湖北省属于有高度潜在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并由此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利用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的蛹期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 Chouioia cunea防治美国白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对人工繁蜂技术和田间放蜂技术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生物药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本试验选用HycuNPV与BT复配,在湖北大悟县开展美国白蛾幼虫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6.71%、67.96%、99.88%。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3%、40.67%、80.33%、91.67%。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95.44%、99.88%。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三代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43.33%、76.67%、91.33%、96%。均说明HycuNPV与BT复配致死速度快,明显快于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与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结果一致,但防治第一代效果更好。HycuNPV与BT复配,增效作用明显,还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释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释放技术,确定日间段适宜的放蜂时间和树体挂蜂较好的方位,作了日间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挂蜂方位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寄生率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与挂蜂日间不同时段的时间有关,与树体上挂蜂的不同方位无关,最佳放蜂时间为每日傍晚17:00~18:00时,或清晨4:00~6:00时。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间寄主柞蚕Antheraea pemyi蛹大量扩繁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经多代后寄生效果下降,系由蜂种退化所致,即利用一种中间寄主导致蜂种的营养来源单一。据此设计复壮措施,即利用自然寄主回接。结果表明:回接1代,其子代蜂种的寄生率提高了27.33%-35%,雌雄比提高了32.38%-73.23%。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接蜂比例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时寄主或替代寄主的接蜂比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为寄主时,接蜂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1和1:2为宜.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为寄主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50为宜,繁殖出的小蜂田间平均寿命约为6 d.过多地增加接蜂数量,会影响到子代的出蜂数量和雌雄性比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苦参碱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采用4个重复5个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苦参碱可对寄生在核桃、京桃、辽梅和火炬树等4个树种的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确定1 000~1 500倍液,防治率达到80%以上,防治前后有虫株率和虫口网幕密度分别下降29.5%和1.3个。  相似文献   

19.
云雄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历时20多年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种,通过优株选择、无性系评比试验、物候观测、授粉试验、花粉生活力测定、区域化栽培试验、产量和品质测定等多年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坚果大、品质优、产量高.用其授粉,平均成实率高达87.4%,且对主栽品种坚果增重明显,增重幅度为4.9%~26.3%.用云雄花粉人工辅助授粉,较自然授粉平均每公顷增产396.5 kg,增产率18.5%;坚果平均增重1.43 g,增长率16.4%.因此,在板栗栽培中,选用云雄作为授粉品种,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