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2002年-2012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SCI论文为例,利用SCI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Incite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分别从年代分布、学科领域、合作机构、被引情况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的定量分析反映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情况,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评估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价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SCI收录山东农业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2000-2008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SCI数据库,对2000-2008年收录山东农业大学论文的数量、文献类型、学科领域、语种、刊物来源、作者和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校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一批核心作者群,说明本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提出了提高论文被SCI收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2007年—2012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CI论文为例,利用SCI数据库的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从论文数量、研究方向、期刊影响因子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6年来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和引文数都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科研实力、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都在提升。与此同时,还需提高学术文献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CPCI,原先的ISTP)、《工程索引》(EI)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在2001-2010年被SCI、CPCI、EI等收录的科研论文情况,并从每年论文数量、学科分布、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作者和基金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现状、科研能力、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能力等;并与山东省内高校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出之间的差距,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汤森路透公司Web of Science中的SICE数据库,查得上海海洋大学作者参与发表的SCI论文共有1 015篇(截至2013年2月2日)。围绕这些论文,从发表年份、合作国别、合作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研究方向、论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海洋大学参与发表SCI论文的状况,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认为该校近些年的科研水平和实力有较快地提升与发展,但与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该校还需要长足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采用线性回归和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农业大学1993-2004年的科研经费投入、科研后补助费、SCI论文量和SCI论文产出成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定量评价了南京农业大学科研投入和科研后补助费与SCI论文量及SCI论文产出成本的关系。结果说明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能提高SCI论文量,但同时SCI论文产出成本也在提高,而科研激励机制的实施大大促进了SCI论文的产出,并降低了SCI论文产出成本,提高了科研效率。同时文章还对如何提高我校的SCI论文量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2011年间被SCI收录的论文为例,从论文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引用情况等进行了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南理工大学近十年来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科研实力逐渐增强,在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高分子材料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2011年间被SCI收录的论文为例,从论文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引用情况等进行了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南理工大学近十年来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科研实力逐渐增强,在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高分子材料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高校SCI收录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为数据来源,以JRC期刊分区报告为依据,对检索结果进行了载文期刊、论文分布、单位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并对吉林省高校SCI论文的学科分布和国际影响力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SCI论文的数量、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的他引次数等指标已成为中国科研业绩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但如何利用SCI的各种指标对科研人员的业绩进行有效地评价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课题。笔者从分析SCI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入手,结合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和科研人员成长过程,对如何利用SCI指标评价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评价强调SCI收录论文的数量是合适的,而科研论文被SCI期刊他引的次数,应该作为科研高端人才的选拔和国家科技成果评价,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科研绩效评价时,选择合适的SCI指标,不仅对于激励科技创新,而且对创造良好的科研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Tropical forests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ew data on the three major determinants of the carbon release from tropical forest clearing are used in a computer model that simulates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arbon content of vegetation and soil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net flux of carbon dioxide between tropical ecosystems and the atmosphere. The model also permits test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alculated flux to uncertainties in these data. The tropics were a net source of at least 0.4 x 10(15) grams but not more than 1.6 x 10(15) grams of carbon in 1980, considerably less than previous estimates. Decreas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ere responsible for 0.1 x 10(15) to 0.3 x 10(15) grams of the release, while the burning and decay of cleared vegetation accounted for 0.3 x 10(15) to 1.3 x 10(15) grams. These estimates are lower than many previous ones because lower biomass estimates and slightly lower land clearing rates were used and because ecosystem recovery processes were included. These new estimates of the biotic release allow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balanced global budget given the large remaining uncertainties in the marine, terrestrial, and fossil fuel components of the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12.
13.
14.
植物线虫是危害热带作物生产的一大重要植物病原。由于适宜热带气候和土壤条件,热作线虫病害具有种类丰富、繁殖世代多和群体大的特点,掌握热作线虫发生规律,控制热作线虫病害发生对保障热作顺利生产必不可少。概述了热带作物线虫病害危害情况、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及服务三农现状,提出提升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水平及服务三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Tropical tree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Too often, judged by the Westem cultural yardstick, astronomical systems developed by indigenous civilizations of the tropical latitudes are found to be both complex and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riginating in civilizations of the temperate latitudes. One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s the radically contrasting sky orientations that are view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lobe, a determinative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smological systems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by the anthropologist and cultural histor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