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秋甘蓝鳞翅目害虫不同防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秋甘蓝上不同鳞翅目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提出以菜青虫为标准虫 ,各鳞翅目害虫虫口当量的计算方法 ,以秋甘蓝的生育期和害虫复合动态防治阈值作为防治的决策指标 ,比较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菜农自控 3种不同防治体系的害虫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区与化学防治、菜农自控区对害虫防治效果基本一致 ,生物防治区天敌的控害作用明显增强 ,防治成本比化学防治区和菜农自控区分别减少13.9%和50.7% ,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组合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恩施自治州水稻生产主要害虫,而这两种害虫往往在田间同时发生为害,为了评估20%氟虫双酰胺WDG与防稻飞虱药剂组合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比较这些组合的优缺点(防治效果、持效期、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集成、应用大棚草莓天敌治虫、熊蜂授粉技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草莓品质。在大棚草莓上,以常规管理作为对照,采用草莓害虫天敌和熊蜂授粉相结合的模式防治大棚草莓害虫、提高果实品质。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天敌联合防治技术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控制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其中对叶螨的防治效果达到74.29%;对粉虱的防治效果达到59.38%;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达到61.03%。熊蜂授粉技术与人工授粉对比,草莓形状、果色,平均单果重、果实维生素C含量、固形物含量以及固酸比都显著提高,畸形果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多种天敌防治技术对虫害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传统化学防治方式,降低了农药残留;熊蜂授粉技术显著提升了草莓品质、品相及单果重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区示范验证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推荐应用技术下运用飞机防治和背负式喷雾防治对水稻稻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及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害虫天敌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依据。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速效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背负式机动喷雾防治效果优于飞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烟蚜、烟青虫是烟草种植上的重要害虫,针对烟蚜、烟青虫的习性及为害特点,通过相应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低毒生物农药防治等技术,调查该技术在田间推广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螨和蚜虫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同时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选择几种生物源农药对草莓叶螨和蚜虫进行防治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叶螨,1.8%阿维菌素微乳剂(ME)14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1.1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5%鱼藤酮乳油(EC)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药后7 d防治效果为46.87%。对蚜虫,2.5%鱼藤酮EC 4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5.08%,1.3%苦参碱水剂(AS)1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药后7 d防治效果为62.75%。供试生物源药剂对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在草莓生产中,可优先选择1.8%阿维菌素ME 1400倍液、2.5%鱼藤酮EC 400倍液分别对叶螨、蚜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黄曲条跳甲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本文研究了昆虫病原菌苏云金杆菌工程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萝卜黄曲条跳甲田间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苏云金杆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土壤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其中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工程菌G033A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土壤处理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化学药剂,且持效期较长,具有明显的减药、省力、降成本作用。针对萝卜主要病虫害开展了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不仅防治效果好,且较常规化学防治技术增产达到14.8%,品质得到提升,商品优良率提高12%,可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无害化技术控制栽培食用菌害虫是当前食用菌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查阅了近20年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献,归纳报道较多的、作者认为有可能成为生产应用的技术成果,并就本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和对已有生防技术优缺点的认识,提出在我国开展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rri(McGregor),是危害巴东县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对柑桔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了控制它的危害,提高防治效果,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混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等。应加速科研创新,综合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储藏物害虫生物性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有效的杀虫剂和熏蒸剂种类的减少,以及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健康的影响,使得生物性的防治技术在储藏物害虫的控制上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有关储藏物害虫生物性防治技术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根据过去20年的文献,特别是根据刚出版的第七届国际储藏物保护会议的有关论文,评述了储藏物害虫生物性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将来的发展。内容涉及到天敌昆虫、昆虫信息素、病原微生物、抗虫品种和遗传防治等领域,着重于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数千年蝗灾发生为害的历史,建国初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科研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提出并实施了“改治并举”的策略,改造东亚飞蝗发生基地近2/3,同时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初步形成了以改造蝗虫发生基地为特色的蝗灾治理技术体系,经过长期实践,蝗灾得到有效遏制,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利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和绿僵菌Metarhizium spp.等微生物的治蝗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生态控制(改造蝗虫发生基地)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蝗灾治理技术体系,并走在国际前列。该技术体系的长期大规模应用,不但在有效防治蝗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避免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也在支援国际蝗灾治理中做出了贡献。最后对未来蝗灾治理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青枯病的化学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思  韦爱梅  伍慧雄  王军 《江西植保》2004,27(4):157-162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在植物细菌性青枯病化学和生物防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首先介绍了普通化学药剂和抗生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治青枯病的新近应用,作用效果和防治特点;然后回顾了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菌根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情况;最后对化学和生物防治的有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杂草生防现状及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杂草生防就是利用寄主范围较专一的植食性动物(如昆虫、螨类、线虫、鱼类等)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杂草种群控制在为害阈限下。这一门学科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发展很快。生物防治杂草与化学除草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时一次成功的天敌引种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草害。对一些除草剂难以奏效的多年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佳木斯地区园林绿化树种杏树主要虫害杏毛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进行采样调查,初步掌握杏毛球坚蚧的发生特点,结合其天敌昆虫黑缘红瓢虫的生物防治情况,提出针对防治杏毛球坚蚧的具体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杏毛球坚蚧这种杏树重要害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系统研究喜树暗斑蜞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适用的防治技术措施,为治理此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邱德文 《植物保护》2010,36(4):15-18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农药资源筛选评价体系、基因工程、发酵代谢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研制出的多种高效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物;提出未来5~10年,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领域主要工作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明确不同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分子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有关领域共享技术的合作研究平台,提高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国家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猄蚁史料及其用于柑桔害虫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蚁是柑桔害虫的重要天敌。 1 70 0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其防治害虫 ,是世界上生物防治最古老的实例。本文简述我国利用该天敌的早期文献 ,以及其生物学和防治害虫技术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