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8.67万hm2以上。淮阳县农业局通过开展麦田病虫害普查,发现田间小麦出现枯白穗现象,给小麦生产带来一定损失。经专家组田间诊断分析总结得知:淮阳县小麦出现枯白穗主要是纹枯病所致。一、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全县麦田病虫害普查发现,刘振屯、冯唐、鲁台南部乡镇沙质土壤部分麦田白穗现象较为严重;安岭、郑集、大连等乡镇个别地块也有发生;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测  相似文献   

2.
<正>秋冬季节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县主要防控对象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土蝗、灰飞虱、蚜虫以及杂草等。结合近几年麦田有害生产发生情况和防治经验,现提出以下管理措施:一、农业措施1、清洁田园。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以减少田间菌源、虫源。2、轮作倒茬。在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等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3.
纹枯病能在春季发病为害的病害很多,但目前早春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的为纹枯病,近年来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块发生较早,防治不力,可能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把小麦纹枯病作为早春麦田的重点防治对象。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叶鞘上,病斑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抽不出穗或抽穗后形成白穗。一般在小麦群体较大,长势较好,肥水施用过多,田间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易于发病。因此应注意田间生长动态,发现病情及时防治。一般可用5%井岗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冬季气温偏高及小麦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小麦早春出现叶片发黄现象,部分麦田叶片发黄严重,农民群众按病害进行喷药防治,效果不佳。经3年田间调查发现。麦苗发黄主要由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病、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麦沟牙甲等病虫为害和脱肥、冬季干旱等原因引起,部分麦田由以上两种或多种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经常有农民带着小麦病苗来植保站进行咨询,经平山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仔细诊断,发现麦苗又黄又弱,根茎处有明显褐色梭形斑,为典型的小麦纹枯病症状;经植保站2017年11月6~8日对全县麦田普查,平山县麦田小麦纹枯病己普遍发生,一般发病麦田病株率5%~8%,重病田病株率己达20%以上。为了保障明年小麦高产稳产,希望农民立即行动起来,抓好有利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是河南省麦田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特别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报道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物种类、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能对广大农民识别和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根据豫东地区冬季气候条件,结合常年病虫害发生历史资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为中度偏重发生。主要发生种类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胚病、蚜虫、地下虫潜叶蝇和麦田杂草等。一、主要病虫草害(一)小麦纹枯病:中度偏重发生,田间湿度大,抢时播种的麦田将重发生。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充足,小麦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5月份,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全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达80.6%,平均病株率22.6%,严重地块高达65.7%,发病程度为历年之最,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白穗,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损失。对此,笔者认真调查了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小麦纹枯病危害特点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麦田除草剂常能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本试验用PDA平皿测定法测定了绿麦隆、丁草胺、禾草灵、苏先2号和T6376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能力,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一、皿测试验 在含有梯度浓度的除草剂PDA平板上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的菌落圆片,培养一周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以除草剂防治田间草害的常规用量为限量,抑菌率超过50%的药剂有绿麦隆  相似文献   

10.
正为正确了解小麦死穗原因,适时采取有效措施,睢县农业技术人员每年深入田间调查小麦死穗原因,总结出了小麦死穗的防治方法。一、小麦纹枯病引起的小麦后期死穗1.田间表现在小麦生长后期,整个田间表现为整株死亡。田间星罗棋布,分布较均匀。如拔起死亡单株,易从基部断开,基部有梭形褐斑。2.纹枯病危害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小麦发芽后若受到病菌浸染,芽鞘变褐,重则腐烂枯死;起身拔节后病株率明显  相似文献   

11.
春季是优质强筋小麦病虫苹害发生为害盛期,搞好春季病虫草害防治,对于确保优质强筋小麦高产、优质尤为重要。根据近年来优质强筋小麦痛虫草害防治实践,其防治技术如下: 一、返青至拔节期 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吸浆虫,搞好麦田化学除草。 优质强筋小麦总需氮量比普通小麦偏高,小麦纹枯病发生较重。防治小麦纹枯病应在3月上中旬,田间病株率约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比较普遍,近年来不断的加重危害,尤其今年,据笔者在太康县的朱口、马厂、符草楼等乡镇田间调查来看,有80%的麦田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14.
韩红 《河南农业》2008,(5):29-29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不仅可以控制麦田早期病虫草的发生危害,而且对于中后期小麦病虫害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近年来,根据我们对刘营区域站各村的调查,发现小麦地下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蛴螬2.6~3.8头/m2,蝼蛄0.5~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冯海霞 《农家参谋》2011,(10):30-31
在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纹枯病最近几年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受害的麦田,轻者减产幅度在5%~10%,重者减产幅度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同时造成小麦的品质下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冯海霞 《农家参谋》2011,(12):38-39
在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纹枯病最近几年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受害的麦田,轻者减产幅度在5~10%,重者减产幅度高达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同时造成小麦的品质下降,尤  相似文献   

20.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肥水条件的改善,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在我国黄淮麦区趋向严重,已成为降低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据统计,江苏、河南、山东近年发病面积在120hm2以上,一般发病麦田株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可达30%~50%,甚至更高.为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我院对小麦纹枯病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