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现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总结鳜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1、选择适宜池塘 主养鳜鱼的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m~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2m左右,灌排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  相似文献   

2.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将池塘主养鳜鱼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池塘主养鳜鱼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米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10厘米左右,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隔日另用漂…  相似文献   

3.
连片池塘主养鳜鱼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安徽省池州市将连片池塘主养鳜鱼作为渔业致富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当年夏花养成商品鳜鱼,一般亩产100kg左右,高的可达150kg,亩纯收入20(XY-300元,是池塘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3—5倍。现将其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良好,严格清淤消毒 主养鳜鱼的池塘,面积 3—5亩为宜,最小不能低于1.0亩,最大不能超过10亩,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过大,饵料鱼相对分散,不利于鳜鱼的摄食。要求背风向阳,底质平坦,砂质壤土,污泥较少或没有污泥的新开挖地塘较为理想,可保持水深2.0m…  相似文献   

4.
凶猛鱼类因有吃鱼的特性,故传统的养殖方法,一般主养四大家鱼池塘不搭养凶猛鱼类。 在生产实践中,养成鱼的池塘,每年底干池,1公顷的鱼池产小野杂鱼(麦穗、鳑鮍、小鲫鱼等)少则150~200公斤,多则250~300公斤。这些小野杂鱼不但价格低,不好卖、效益差,而且还与主养鱼争饵料。如在鱼池中合理搭养一些凶猛鱼类(如鳜鱼、乌鳢等),把价值低的小野杂鱼和体弱的主养鱼种除掉,转化为自身价格  相似文献   

5.
刘奇飞 《内陆水产》2001,26(9):28-29
近两年,安徽省池州市将连片池塘主养鳜鱼作为渔业致富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当年夏花养成商品鳜鱼,一般每667米2产量1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150千克,纯收入2000~3000元,是池塘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3~5倍。现将其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良好严格清淤消毒主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以2000~3000米2为宜,最小不能低于667米2,最大不能超过0.67公顷,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过大,饵料鱼相对分散,不利于鳜鱼的摄食。同时池塘要求背风向阳,底质平坦,砂质壤土,污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冬季鱼池套养鳜鱼,不仅解决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饲料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般亩增商品鳜8~15千克一、套养方式1.冬季成鱼池套养利用冬季成鱼囤养池塘套养鳜鱼,塘口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50~80尾。2.冬季亲鱼池套养在冬季鲢、鳙等亲鱼池套养鳜鱼苗,每亩套放体长8~10厘米鳜鱼种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10千克左右。3.冬季蟹…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从上世纪80年代突破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后,鳜鱼养殖主要以成鱼池和亲鱼池中搭养或山塘小水库套养为主,池塘主养的规模小,单产低。近几年来,随着广东鲮鱼苗的引进和大规格鳜鱼种培育技术的突破,其养殖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主养单产逐年提高,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病害逐年增加,养殖收益逐年下降。而且市场对商品鱼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如何使鳜鱼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何种养殖模式能更好地避免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鳜鱼养殖者和水产科技人员所关心的。从90年代起,我站对鳜…  相似文献   

8.
一、严把池塘养殖条件关 鳜鱼主养池塘要求底质平坦,淤泥要少于15厘米。沙底塘和新挖塘养哺鳜鱼效果更佳。池塘多以3~5亩为宜,由于鳜鱼喜欢清新且溶氧量高的水质,故主养池塘水源要充足,进排水方便,正常蓄水深不能小于2米。  相似文献   

9.
四、乌她成鱼养殖乌鳢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乌赠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江浙等地区养殖乌鳍,多采用成鱼池套养和小水体集约化精养。1.成鱼池套养成鱼池套养就是在主养草鱼、鲸鱼、编鱼的池中套养少量乌鲢鱼种,以吞食与主养鱼争食、争氧和争水体的小型野杂鱼,充分利用水体,减少饲料损耗,增加主养鱼产量,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为:①套养乌鲢的鱼池要求:水面最好在10亩以下,淤泥不深,当年能干地,否则乌赠存留塘中,影响经年主养鱼生产。②套养鸟鳍鱼…  相似文献   

10.
鳜鱼,东北地方名鳌花,地产珍稀鱼类,省内自然水域已濒临绝迹。1997年,我们开展了在主养鲤鱼商品鱼的池塘中套养鳜鱼夏花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亩产鳜鱼种31尾(2200g),平均规格72g的好成绩。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池:常规池塘,面积20亩,水深1.8m,水源松花江。主养鲤鱼池,4月25日放入平均规格76g的鲤鱼种12000尾,平均规格94g的鲢鳙鱼种2800尾。池内敷设3瓩增氧机1台。鳜鱼苗入塘时成鱼饲养正在进行中,水色淡绿,水质清新良好。  相似文献   

11.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2):17-17
培育亲鱼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大龄鱼作亲鱼。培育时要在面积大、水质清、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每667米2放养10~20尾。产卵期前30天集中培育。日投饲量为亲鱼重的3%~5%。或选有微流水或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单养,亲鱼池面积要有1300~2000米2,水深2米左右,每667米2放亲鱼75~150尾,配养6.6~10厘米鳙鱼5尾,以调节水质,加放以5~6厘米的野杂鱼或家鱼种作为饲料,并勤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挑选种鱼可从鱼的体形和尿殖乳头结构上区别加州鲈雌雄。雌鱼体形较粗短,产卵季节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上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在巩固河蟹养殖这一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的产出,瞄准鳜鱼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池塘野杂鱼较为丰富的资源,摸索出了一种在成蟹养殖池塘套养鳜鱼,并且使鳜鱼当年上市的实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实行此种套养方式,不仅控制了野杂鱼的繁殖生长,避免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饵、争氧,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节省了养殖生产成本,又因为有病的鱼、蟹活动缓慢而易被鳜鱼捕食,从而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控制了疾病的蔓延。现将这种养殖方式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  相似文献   

13.
<正>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淡水鱼类[1],俗称桂鱼、季花鱼等,鳜鱼性凶猛,肉食性,以活鱼为饵料,不吃配合饲料,其肉质细嫩鲜美,少刺,较适宜老人和儿童食用,销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内较早开展鳜鱼池塘主养的是广东佛山、江苏等地[2-4]。安徽也是全国鳜鱼产量较高的省,2012年全省鳜鱼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总量的12.8%,主要是蟹池混养面积大。安徽池塘主养鳜鱼  相似文献   

14.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鱼池内套养鳜鱼,能有效清除池内野杂鱼类,避免野杂鱼与主养鱼类争饵料、争溶氧、争空间;同时还能清除池内体质弱、规格小的劣质鱼种。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以下套养技巧,现介绍如下。一、以草食性鱼为主养鱼类的成鱼池更适合套养鳜鱼草鱼、鲂鱼等草食性鱼类与鳜鱼一样,喜生活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中,同时用于投喂的水草大多从湖泊、河道等自然水域中捞取,水草内附有大量的野杂鱼幼鱼与鱼卵等,为鳜鱼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另外在采用注换水、增氧等水质调控的措施时,这些鱼类的要求基本一致,管理上较为方便。二、套养的…  相似文献   

15.
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常出现野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的情况,影响河蟹正常摄食与生长,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利用鳜鱼捕捉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将经济价值较低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达到鳜鱼、河蟹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养过鱼的人们都知道,人工饲养下的鱼池中,或多或少都有野杂鱼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所养鱼类的正常生长,给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池塘中的野杂鱼主要有麦穗鱼、餐条、棒花鱼、泥鳅等等,这些野杂鱼不仅抢食力强、摄食量大、生长缓慢,而且繁殖速度快。在池塘中不仅与养殖鱼类争食物、争栖息空间,而且还消耗池中大量的氧气。因此,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要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首先,要阻止野杂鱼进入池塘。野杂鱼进入池塘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随水而入,…  相似文献   

17.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20亩,水深 2.5米,池塘长方形,东西向,池塘保水性好。池底平整,池底淤泥 20厘米以内。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塘配有 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2台。   2.鱼种投放放种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病菌和野杂鱼。放养前 5~ 7天池塘注水 1~ 1.5米。调节水质,每亩施有机肥适量,使池水保持透明度在 25厘米左右。   2000年 4月 20日放种,亩放种 85.1公斤,其中鲫鱼占 80% (详见表 1)。   3.饲养管理主养鲫鱼的池塘管理主要围绕水质、饲料、防病这三方面进行。   水质管理:鲫鱼要求水质清爽,因此在整个…  相似文献   

18.
鳜鱼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鳜鱼的摄食习性相当奇特 ,自鱼苗开食起 ,终生以活鱼虾为食 ,一般拒食人工饲料 ,这种现象在鱼类中十分罕见。目前 ,人工繁殖所孵出的鳜苗一般采用家鱼苗种作活饵 ,不仅饲料成本高 ,而且制约了养鳜业的发展〔1〕。据调查 ,1 995年全国的养鳜产值在 2 0亿元以上 ,但仅饲料成本一项即占了 1 0亿元以上。再者 ,投喂活饵也是引发鳜鱼暴发性流行病的重要原因 ,且鱼病的危害日益严重。 1 995年广东省南海市九江镇鳜鱼发病池塘面积占全镇养鳜池塘总面积的 36.3% ,鳜鱼全部死亡的池塘占发病池总面积的 38.8% 〔2〕。近年来 ,我国对鳜鱼人工饲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顾树倍  李荣福 《科学养鱼》1996,(12):15-15,24
鳜鱼养殖(四)成鳜养殖目前,成鳜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又分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主要包括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因网养殖和大水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发利用水体,又能利用鳜鱼吃掉水体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20.
池塘单养鳜鱼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科学养鱼》2001,(5):18-18
与普通“家鱼”相比,池塘养殖鳜鱼的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但产值却高出约 10倍,利润高 4~ 13倍,深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池塘单养鳜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池塘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场所建鳜鱼塘,要求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新开挖的池塘较为理想。以面积 600~ 3000米 2、水深 2.0米左右为宜。面积过大,夏花投放过多,饵料鱼难以满足,个体生长差异大;面积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配备增氧机和饵料鱼培育塘,在池塘四周种植一些沉水性高等水生植物,如鸭舌草、轮叶黑藻等,既可作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