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树黑刺粉虱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除了直接以其幼虫取食茶叶汁液为害茶树外,更为严重的是其分泌物诱发茶树煤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茶叶的光合作用,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树黑刺粉虱暴发性强,其繁殖速度相当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面积暴发成灾;茶树黑刺粉虱的隐蔽性也特别强,该虫在茶树上的发生部位多集中于茶树丛的中下部植株叶片背面,药液不易直接喷射到虫体上;另外,茶树黑刺粉虱的抗药性极强,许多化学农药对它防效均很差。正是由于茶树黑刺粉虱的暴发性、隐蔽性和抗药性,导致其防治难度很大,采取一般方法防效甚差。  相似文献   

2.
尤溪县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尤溪县部分茶园黑刺粉虱危害猖獗并诱发茶煤病,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以致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黑刺粉虱对茶树危害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黑刺粉虱无公害防治方法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黑刺粉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刺粉虱、桔刺粉虱,是我国茶树重要害虫之一,在全国各主要产茶区呈间歇性猖獗为害.主要以若虫栖息于茶树叶背刺吸汁液,成、若虫均排泄蜜露并诱发煤烟病,严重发生茶园茶树一片乌黑,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4.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忠莲  袁洪刚 《茶叶》2001,27(2):45-45
1994年黑刺粉虱传入日照市。近几年来,黑刺粉虱已在该市茶园中普遍发生,并上升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1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 1.1 气候因素 70、80年代,日照市冬季气温较低,茶树经常遭受冻害,仅1976年至1983年,就发生了三次大冻害,冬季低温抑制了黑刺粉虱的发生。近十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给黑刺粉虱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人为因素 1993年至2000年是日照市茶园面积大发展的时期,每年都要从南方茶区调入大量的茶籽、茶苗,由于忽视了检疫工作,使大量的黑刺粉虱随种苗传入日照茶区。 2 发生规律 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黑刺粉虱在我市一年发生3~4代,以卵或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蛹大量羽化,1~3代成虫分别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盛发;卵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量出现;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中旬。黑刺粉虱第一代发生整齐。  相似文献   

5.
晴隆县茶树黑刺粉虱曾在1998年局部发生,1999年部分茶区成片危害,被害茶树中下部叶片诱发煤病,当年在5、6月连续用辛硫磷、乐果防治后,得到有效控制,以后的数年间未成茶园主要防治害虫。2010年,晴隆县茶树黑刺粉虱发生再度猖獗,  相似文献   

6.
烟台地区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又名橘刺粉虱、剌粉虱、黑蛹有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南方茶树、花卉的主要吸汁性害虫。2005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部分茶园形成危害,笔者通过4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该虫在烟台地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言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orusQuaintaaca)又名桔刺粉虱、柑桔粉虱。在全国各主产茶区均有发生。日本、印度等国,为害多种经济林木。幼虫固定在叶背吸食叶组织中的汁液,其排泄物有糖分,能诱发烟煤病。发生严重时,茶丛一片乌黑,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使树势衰弱,芽叶瘦小,甚至新梢不能萌发,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大。朱俊庆(1979)报道过黑刺粉虱生活史与习性。在防治上,尤其是大面积系统防治  相似文献   

8.
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徐佐周,谢继金(浙江省台州地区经济作物总站·台州·317000)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疲软,导致部分管理粗放茶园黑刺粉虱发生。黑刺粉虱以幼虫多在茶树老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引起烟煤病发生,严重时茶丛中下部叶片乌黑;阻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近年来茶树黑刺粉虱在韶关市乐昌县的广北、乐昌、沿溪山茶场严重发生,猖獗为害。其以幼虫寓居茶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诱致煤病流行发生,致使茶树一片乌黑,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生势,芽叶稀瘦,叶落枝枯,对茶叶生产威胁极大,是茶园毁灭性害虫之一。目前,茶树黑刺粉虱发生、蔓延之快,为害面积之大,造成损失之重,在我省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茶树上一新记录粉虱——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该种亚缘区有11对长度一致的刺毛,其中头胸部5对;在背面中区头胸部有刺毛9对;腹部背面中区有14对,纵向分列3排;管状孔近圆形,盖瓣心形,尾沟不明显。统计了茶树上的9种粉虱即山茶褶粉虱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Kuwana)、杨梅类伯粉虱Parabamisia myricae(Kuwan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番石榴白棒粉虱Aleuroclava psidii Singh、流苏子瘤粉虱Aleuroclava thysanospermi(Takahashi)、归亚瘤棒粉虱Aleuroclava guyavae(Takahashi)、杜鹃穴粉虱Aleurolobus rhododendri Takahashi、柑橘裸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和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根据其伪蛹特征编制了茶树上粉虱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县茶园生态环境不平衡,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分布广,有严重发展趋势,据调查不同程度受害面积达40%以上.黑刺粉虱属间隙性暴发性害虫,全年有4代,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第二、三、四代幼虫分别在5-6月,7-8月,9-10月出现黑刺粉虱害虫又会拍诱煤病菌,使茶树一片乌黑、叶片枯落,枝消生长停滞,新芽少,如果防治不好,将会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根据我们实践经验采取预防和药物防治等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一、预防措施;对发生局部黑刺粉虱枝叶剪除;对台州、重修剪的茶园,清园时对枯枝落叶进行烧…  相似文献   

12.
警惕黑刺粉虱猖獗成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又名桔刺粉虱,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为害茶树,并分泌蜜露状排泄物诱发多种(?)病(俗称乌油),不仅造成茶叶减产,而且影响茶叶品质和茶园管理。  相似文献   

13.
黑刺粉虱寄生菌韦伯虫座孢在茶园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刺粉虱(Aleurco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是我省茶树主要害虫,近年来相继在邵武、福鼎、福安、寿宁等地发生、蔓延,为害面积达30多万亩。为了控制其继续发生为害,我们开展了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结合课题工作。进行了该虫寄生菌韦伯虫座孢(Aegerita  相似文献   

14.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桔刺粉虱,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幼虫刺吸叶汁,并招致煤病发生,严重为害茶树生长。据在无锡地区调查,局部地区茶园成片发黑,老叶脱落,茶芽不发,大部分茶区减产30—50%,高的达80%。为了进一步摸清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15.
廖武  杨焕清 《中国茶叶》2005,27(6):37-3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虫与幼虫刺吸茶树叶片汁液为害,并诱发茶煤病.随着茶园区域化、规模化开发,该虫已严重为害茶园,成为浙江永嘉县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笔者于2001年开始对黑刺粉虱发生情况、暴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种规格黄色防虫板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黑刺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控制效果30×40cm~2达88.3%,30×20cm~2达72.3%;两种规格防虫板60天诱捕到的茶树黑刺粉虱分别为1784.2头、923.5头,即123.6头/m~2·天、87.3头/m~2·天,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40cm~2防虫板更适合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茶树黑刺粉虱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武  杨焕清  吴志文 《茶叶》2005,31(4):246-24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虫与若虫剌食茶树嫩叶,并发茶煤病。随着茶园区域化、规模化开发,该虫已严重为害茶园,成为我县茶叶产地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我们于2001年开始对黑刺粉虱发生情况、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粉虱是一种小型营固定取食的害虫,我省常见的有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 Quaint白粉虱DialeurodesCitri Ashmead均属同翅目粉虱科,其主要特点是:幼虫和蛹均有蜡质保护,周围还常有蜡质圈,以幼虫寄生于叶片反面吸取汁液,使茶树生长衰弱;芽叶瘦小,产量降低。大发生时、叶背虫体满布、如同许多芝麻粘附着,同时黑色煤病布满叶面,严重防碍光合作用,甚至造成叶落枝  相似文献   

19.
茶树黑刺粉虱病,在福建茶区时有发生.八十年代末期,我省的福鼎、柘荣、福安、霞浦等县茶区,发生茶园面积达7-8万亩,采用化学药剂滴滴畏、甲铵硫磷等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没有抓住在幼虫期施防).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罗源县近年来发生了5000多亩黑刺粉虱,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今年采用省茶科所“八五”期间植保科研成果-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面积达1800亩,防治效果平均在72.8%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吕夫珍 《茶叶》1989,(3):15-15
绍兴县钱清区茶园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遭受黑刺粉虱为害,目前已扩散蔓延到二个乡近10个村2000余亩茶园。被害茶园一片乌黑,茶树失去生机,树势严重衰退,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为了探索一种防治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