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陵山区资源整合与战略性产业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俊  王亚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03-9305
从武陵山区地域特性入手,在综合分析该区域资源禀赋和地域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武陵山区产业发展战略及其保障体系,并提出了淡化行政区域、构建武陵山区战略产业布局的政府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兵 《农学学报》2017,7(9):95-100
采用实地考察与实景拍摄的方式,搜集了大量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点的农耕景观代表作,分析了当地乡村旅游景观中农耕文化资源应用的典型案例;归纳了武陵山区的乡村旅游类型为生态农庄型、休闲农场型、古村古镇型、“花海竹海”型等4种类型;评析了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中农耕景观的应用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景观应紧扣农耕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指出了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当地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华中药用植物园始建于2001年,隶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地处恩施市新塘乡下坝村长岭岗,海拔1680米,占地面积1688亩,分为南、北二园,南园以旅游观光为主,北园以资源保存、科技示范为主。华中药用植物园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药用植物园,也是全国唯一的高山药用植物园。园内以恩施州及武陵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为主,完成引种保育适合高山栽培的药用植物1600余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8种,主  相似文献   

4.
湘西武陵山区有各类天然草地185万多公顷,为湖南省草地面积的29%.是湖南省畜牧业重要基地之一。本文通过湘西武陵山区的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的分析,探计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武陵山区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武陵山区高校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意义,着重论述了武陵山区高校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扶贫是武陵山区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最为期盼的发展路子,同时又是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摆脱贫困奔上小康的有效路径。对于土地资源禀赋不同的武陵山区各个扶贫点,应该找准路子,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强调那样搞好精准扶贫。武陵山区产业扶贫多年来尽管取得成绩不小,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使这个片区全部脱贫。本文想借用凤凰县的产业扶贫来作为样本点,分析产业扶贫的得失及其定位的合理性来说明产业扶贫的前提条件和可行性,以实证方式来阐释产业扶贫的实效性及其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7.
伞形科植物因药用和食用种类多而被重视。皖南山区有伞形科野生药用植物28种2变种1变型,多数种类开发利用不够。对皖南山区该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永续利用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给山区农民致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了山地化及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研发的历史、自然地理渊源、地质和人文景观、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并以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东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与相对劣势.提出了从同一省(市)管辖的行政区向他辖的"地缘经济区"开放协作,构筑武陵山区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区内和区际的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的构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粤北山区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多年对粤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粤北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植物药255种,隶属于103科205属。按其功效可划分为19类,并重点介绍粤北的道地药材。对粤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浑河源地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对药用植物做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调查,基本查清了浑河源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经调查共整理药用植物73科204种,为辽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保护区内的唇形科(Labiatae)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0种,染料植物33种,香料植物25种,观赏植物20种,饲料植物12种,油料植物9种,茶用植物6种,食用植物5种,蜜源植物5种,有毒植物3种。依据目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药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大量消耗,导致阿勒泰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该研究调查和统计了阿勒泰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濒危原因,并提出符合该区实际情况的保护策略,为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38-1239,1284
介绍了潮汕地区芸香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芸香科药用植物资源共有13属、30种(含变种),分析了部分芸香科药用植物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轩  沈宁娟  董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59-8260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基本查清了禹州大鸿寨景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生态环境及其资源特性。结果表明:禹州大鸿寨景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583种,隶属于118科366属,具有药材品质好、特色强、资源分布集中、开发潜力大等特点。针对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大鸿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麦秀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对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进行资源调查。共调查到12属14种野生兰科植物,分别占青海省兰科植物的57.14%和41.18%。麦秀林区兰科植物主要以全草、块根和块茎的方式入药。初步掌握了麦秀林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等基础资料,为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恩平市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应用方式,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恩平市共有维管植物217科862属1844种,并将其经济价值划分为食用(216种)、药用(675种)、有毒(56种)、饲用(120种)、纤维(116种)、用材(198种)、园林(182种)、油脂(80种)等8种类型。该区域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最多。同一类型的经济价值拥有多种利用形式,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磐石市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磐石市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30属38种,并且药用部位与药用价值多样,综合利用价值显著。最后对磐石市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及植物资源状况 ,主要阐述了巴西药用植物的学名 ,性状、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药用价值 ,并列举了巴西吐根 (Cephaelisipecacuanha) ,毛果芸香 (Pilocarpus)等许多典型的药用植物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程齐来  刘霞  张道英  彭金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5-1416,1418
[目的]对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市场调研及标本鉴定,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该区有药用植物132种,隶属于62科,其中菊科、毛茛科和蔷薇科是当地的优势科属;针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保护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