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进一步深入发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之一.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首先,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状况,促进生产发展;其次,发展休闲农业能有效地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再次,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阐述腾冲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腾冲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腾冲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休闲观光农业基本特征和发展内涵,分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原理和依据,提出了马克思休闲论、休闲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理论等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原理和理论基础;同时,还研究了海西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对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的关系,指出新农村建设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规范管理,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5.
曾军丽  曾文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13-19914
从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的相关内涵出发,分析了在渝东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对其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并总结了在渝东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人文、市场条件,最后从政府、经营模式、市场营销、组织机构、金融渠道等角度提出加快渝东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休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需要充分认识其重大作用,在客观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得力的具体措施,推动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展休闲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丈从我国休闲农业的现状及特点出发,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德化县南埕镇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健康分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点。该文总结了现代休闲农业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结构进行剖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德化县南埕镇现代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野下,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彼此相依、互为促进的内在关系,研究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基本性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通过不断推动"省管县"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培育新型农民等途径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三生"一体功能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具有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重大意义,因此休闲农业在县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宁武县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为例,探讨在县域农业发展中休闲农业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及思路,包括县域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分析、规划方案具体内容等,为县域休闲农业规划提供一些方法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了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增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若干思考:(1)把闽台休闲农业合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2)实施“蓝海”策略,拓展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空间;(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观。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信息化 推动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把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落后的农业生产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武强县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好、做快、做实农村信息化工作,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农民最直接、最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能否提前实现的根本所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为例,通过基本情况调研,加以适当分析,提出一些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昕  文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19-13721,13738
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以郸城县为例,对草原、农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认为该县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出租、入股和转包,且流转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县域人员从业结构的新格局,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休闲农业在全国范围开展,大田县的休闲农业也随之悄然发展壮大,以农村地域及以农事相关的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吸引旅游者前去旅游、观光、学习。文章分析了大田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溧水区东屏镇抓住农业"1115工程"的发展契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规划东屏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三区一带的园区格局,即:优质粮油生产区、绿色蔬菜(食用菌)生产区、经济林果生产区、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带。通过规划的实施着力把东屏镇打造成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