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综述了来自植物、微生物、动物和海藻的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效果,并对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合成贝诺酯的方法。【方法】利用DMAP与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合成酯类化合物的优点,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红外光谱检测(IR)鉴定。【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比例,脱水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目标物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工艺条件。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DMAP∶阿司匹林=5∶100(%),DCC:阿司匹林=0.8∶1.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5h,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所得最佳条件进行3次平行试验,平行试验的平均产率为51%。【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最终方法与我国通用生产方法相比,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温度无论是实验还是生产中都容易满足,整个反应过程安全易控,本方法是一种新的工艺路线,能够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转化生产熊果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糖苷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作为美白添加剂广泛用于化妆品中。介绍了植物细胞组织、微生物和酶3种利用生物转化制备熊果苷的方法,其中以植物器官培养和与酶工程相联系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熊果苷或其活性衍生物的方法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雄性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生产性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肾上腺皮质酮水平的影响,将100只体质量为(70±4)g的26日龄雄性日本鹌鹑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只鹌鹑每天灌喂含0、0.1、0.2和0.4 mg.mL-1植物甾醇的乳化液0.2 mL。21 d后,采食量、体质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饲料转化率随植物甾醇灌喂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植物甾醇乳化液均显著提高了鹌鹑血清中的IGF-1含量(P<0.05),但不影响皮质酮水平(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也无显著变化(P>0.05)。0.04和0.08 mg.d-1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结果提示:植物甾醇能显著上调雄性日本鹌鹑IGF-1水平从而对其生产性能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甜菜-牧草体系对土壤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甜菜与黑麦草、苜蓿、苏丹草分别间作及4种植物各自单作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植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种植植物的修复效果更好;苜蓿单作与间作都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其中甜菜/苜蓿间作PAE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6.48%;植物单作与间作相比,间作的修复效果高于单作,间作增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根际微生物对PAEs的降解;就单一污染物来说,DBP和DEHP在污染土壤和植物茎叶中的浓度较其他两种污染物高,两者在土壤中的去除率也较高,其中DEHP为最高,均可达50%以上,DBP的去除率也在40%以上;DEHP在植物茎叶中的生物富集系数明显较低,且单作低于间作,而DBP和BBP的生物富集系数较高。可选择苜蓿作为土壤中PAEs修复的一种高效修复植物,植物间作相对于单作有更好的修复效率,也可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可优先选择作为植物修复的一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3个污水处理组,第Ⅰ组为微生物处理组、第Ⅱ组为植物处理组、第Ⅲ组为植物微生物协同处理组,分别在处理4、8、12、16 d时取样测量样品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都使污水中TN、TP、COD浓度显著降低,表明3种处理方法都具有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其中第Ⅲ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16 d,使污水中TN浓度从21.5607mg/L降低到5.2704mg/L,TP浓度从6.1695mg/L降低到0.8279mg/L,COD浓度从215.3mg/L降低到52.8mg/L。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于防治桃褐腐病菌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微生物防治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阐述了化学农药β梁微管蛋白抑制剂(BZIs)、甾醇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笨醌外部抑制剂(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的抗菌机制及桃褐腐病菌的抗药性机理,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太白七药红毛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太白七药红毛七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红毛七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9个纯品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Ⅰ)、α-菠菜甾醇(Ⅱ)、α-菠甾醇-β-D-葡萄糖苷(Ⅲ)、β-豆甾醇(Ⅳ)、16α,23,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Ⅴ)、16α-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Ⅵ)、常春藤皂苷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Ⅶ)、葳严仙皂苷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Ⅷ)、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Ⅸ);化合物Ⅰ、Ⅱ、Ⅲ、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太白七药红毛七的化学成分,为太白山产红毛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海南省澄迈县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种植区,于番木瓜生长期选择行间间作韭菜(Allium tuberosum),通过与韭菜间作,分析间作模式下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番木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全氮、有效磷、有机质的含量及p H,其中土壤有效磷增加显著,有利于植物对土壤有效磷的吸收。速效钾的含量无显著性提高,但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韭菜-番木瓜间作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土壤中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降低了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的二相生物转化法降解及其优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相生物转化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的降解,并对生物转化过程中秸秆的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相生物转化玉米秸杆,有效地控制了固相(秸秆)中还原糖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降解产物——还原糖埘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卡相比传统固体发酵法提高了15%~30%,秸秆粗蛋白(SCP)含量提高1.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IDE) in neurons and microglia degrades Abeta,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of beta-amyloid and one of the neuropathological hallmark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We performed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linkage analyses of seven genetic markers on chromosome 10q, six of which map near the IDE gene, in 435 multiplex AD families. These analyses revealed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linkage for adjacent markers (D10S1671, D10S583, D10S1710, and D10S566), which was most pronounced in late-onset families. Furthermore, we found evidence for allele-specific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utative disease locus and marker D10S583,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located within 195 kilobases of the IDE gene.  相似文献   

12.
异源胞质对陆地棉经济性状和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应用溶剂萃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AD钙营养盐中维生素D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D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中,在无水乙醇中较为稳定,在乙醇溶液中的特征吸收峰为λmax265nm。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好,r=0.9996,实验添加回收率为98.04%。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凤翔县雍城湖湿地为对象,研究湿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群落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按照离岸0、10、20、30、40、50 m分别划取6个标准样方(D0、D10、D20、D30、D40、D50),以水体(W)、淤泥(S)为对照,采用多种土肥分析方法测定各样方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特征;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对比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植物群落变化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土壤均为碱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下降,全N(TN)、速效N(AN)和有机质(OM)含量均表现为D0~D20高于后D30~D50;全K(TK)含量变化不明显;速效K(AK)含量在D30~D50样方逐渐增加;全P(TP)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OM与TN、AN之间两两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TN和OM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2)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呈现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0~D20和D30~D50群落结构各自相似,且两组间具有差异性。3)由D0到D50、植物呈现空心莲子草-青麻-稗草-野塘蒿的群落变化趋势。物种丰富度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4)变形菌门丰度变化与全N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变化与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无论是土壤理化性质还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研究区域内总表现出前D0~D20与D30~D50间的显著差异性。距湿地水体50 m范围内,土壤TN、AN、OM、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随含水量减少、pH增加而下降,并呈现以30 m为阶梯的阶段性变化;TK、AK、TP变化规律性不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构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植物群落优势物种随与湿地水体距离的变化趋势明显。植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Plasma Abeta42 (amyloid beta42 peptide) is invariably elevated in early-onset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it is also increased in the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typical late-onset AD (LOAD). To detect LOAD loci that increase Abeta42, we used plasma Abeta42 as a surrogate trait and performed linkage analysis on extended AD pedigrees identified through a LOAD patient with extremely high plasma Abeta. Here, we report linkage to chromosome 10 with a maximal lod score of 3.93 at 81 centimorgans close to D10S1225. Remarkably, linkage to the same region was obtained independently in a genome-wide screen of LOAD sibling pairs. These result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a novel LOAD locus on chromosome 10 that acts to increase Abeta.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合成亚比棉(A2G1)的双二倍体为母本,以[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AD)1×黄褐棉(AD)4]为父本.杂交后获得棉属A、D、G三染色体组的1个四元杂交种A2G1×[(AD)1×(AD)4],并对其F1植株形态特征、花粉粒生活力及色素腺体的分布进行观察研究,其F1植株具有两亲本的一些形态特征,如叶片、花器等;也有超亲本性状出现如腺体、叶片6裂等。但该四元杂种花粉高度不育,目前正在进行染色体加倍技术及回交,以便克服四元杂交种不育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The spermatozoa of Octopus dofleini martini produce anaerobically D(-)-lactic acid and possess a very active D(-)-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this respect, while resembling certain microorganisms, they differ strikingly from mammalian spermatozoa which produce L(+)-lactic acid and contain L(+)-lactate dehydrogenase.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精度16位模/数转换器AD7705在一种溶解氧检测仪中的应用,AD7705同单片机的接口、内部寄存器结构及其配置和使用方法,并给出了在C51语言基础上的设计与编程,并附C源程序,有较强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料对中华真地鳖营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中华真地鳖低龄和高龄若虫分别分为 4组 ,每组分别用A(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B(青菜粉、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物 )、C(麦麸 )和D(青菜粉 )喂养 ,试验结束后比较地鳖虫同一生长阶段营养效应指标。结果表明 :在低龄阶段 ,消化率和相对取食量是D >C >B >A ,但转化率、利用率和相对生长量以取食A组饲料最高 ,但C、A组在相对生长量上无显著差异 ;在高龄阶段 ,A组相对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 3组。地鳖虫在高龄生长阶段的相对低龄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几种生防菌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曲靖烟区采摘的健康烟叶中筛选分离出3种生防菌株,分别命名为XGR、SHNA和FXJ,再将这3种菌种混合为复配菌剂,共4种生防菌同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中。在采烤前测量其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赤星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处理D施用复配菌剂,不接种病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分别高13.21%、3.74%、6.15%和8.55%,其他施用生防菌的几个处理农艺性状也优于对照。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的处理C,分别为16.5%和3.55,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的分别是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烟草产量最高的是处理D 2 468.21 kg/hm2,上等烟比例也最高,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也比空白处理高。[结论]这几种生防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抗赤星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