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毛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26-8728,8761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最主要贸易壁垒。为降低TBT的影响,扩大农产品出口份额,该研究建立了农产品出口的TBT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逐项分析了出口额、出口农产品种类、出口目的地等因素与遭遇TBT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并运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出口额和出口农产品种类与农产品遭遇TBT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出口额与农产品遭遇TBT严重程度没有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种类的农产品遭遇TBT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遭遇TBT严重程度影响显著。由此得出,在应对TBT方面,政府的"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倾斜政策可能是无效的;实施应对TBT政策时要注意对我国具有强国际竞争力产品的保护,以免因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而扭曲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甚至改变国际贸易商品和地区结构;政府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采取不同的协调政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出口农产品种类,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以河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类别蔬菜为例,选取1999年至2019年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蔬菜出口额,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及相关控制变量,实证检验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类型——农药残留限量技术标准对蔬菜出口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进口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蔬菜出口具有负向作用,标准数量每增加1%,蔬菜出口值将下降0.318%,而中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蔬菜出口具有积极作用。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短期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长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前瞻性提出政策制定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出口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特别是美国市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是中国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但美国对中国农产品设置严格的贸易壁垒,包括高额关税与出口配额、通关环节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等.为应对美国的贸易壁垒,中国需要调整农产品结构,完善四联动机制,并积极利用WTO相关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食用菌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食用菌出口的经济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食用菌出口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提出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福建食用菌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冯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47-18348,18361
针对我国主要贸易出口市场——日本、欧盟和美国,建立Panal-data模型,从TBT措施和SPS措施两方面研究不同出口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TBT措施对我国出口有抑制作用,而SPS措施则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由此提出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消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但近年来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制约了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对水产品出口贸易情况的研究以及出口受阻情况的分析,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来自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4大出口市场,品质不合格、农兽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是出口水产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当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从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水产业结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及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提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正在逐渐被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障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呈下降趋势,究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新贸易保护主义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下降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逐步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以此来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市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萎缩,出口竞争力削弱,经济遭受损失。本文从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3个层面探讨了相关应对措施,以期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杨雪 《农业与技术》2014,(1):229-230
提高培育农产品出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云南省农业贸易产业迅速发展和农产品区域竞争力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本文以白菜为例,通过分析云南省近几年白菜出口情况,分析出云南省白菜出口优势劣势,确定云南省白菜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农产品出口应侧重于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和长远性,构建科学的出口体系。  相似文献   

10.
突破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出口农产品在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出口模式和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加入世贸组织4年多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规模受到制约,造成很大损失.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需要政府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农产品企业协调一致,继续强化若干带有根本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提供建议,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带来的挑战。【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国际清算银行官网、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将食用菌分为干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产品分别测算不同类别食用菌贸易差异性,探究我国与美国食用菌贸易的发展措施。【结果】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1837.00万t增至2018年的3842.04万t,其中2015年后增幅趋于稳定。中国食用菌目前以内需为主,出口潜力巨大,2011年之后由于美国设置的关税制度、反倾销政策及技术壁垒等贸易障碍减少了中国食用菌对美国的出口量,从2011年的79 t下降至2012年的3 t;2015—2016年,中国食用菌行业进行一系列质量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及物流运输建设,促进了食用菌出口,2016年出口美国总量达435 t;在2017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出口美国总量回落至216 t。2010—2017年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被FDA通报食用菌不洁物、农药残留超标、标签信息错误、厂商信息错误共830起。实证分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量、美国国民收入对中国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出口美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食用菌出口价格、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中美两国之间距离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贸易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干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的影响程度体现出明显差异,中国食用菌产量对干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比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901和0.137。中美货币汇率对干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干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呈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291和-0.341。【建议】优化食用菌产品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增强我国食用菌出口竞争力;通过干湿搭配,轻重搭配,提高配载效率,在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及交付时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构建食用菌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通过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完善食用菌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亮科  马骥 《农业展望》2013,(12):60-63,7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q-国农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与产品品种集中度过高,常被农产品进口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范围内,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农产品制造出多种障碍,使中国农产品出口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的国际贸易背景,不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努力提高国内农产品生产力水平,增强国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家谈判能力,为农产品出口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宜强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8,(2):184-185,194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双、多边机制下积极开展农业领域产业对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分析了作为农业出口大省的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如进出口总额逐年递增,但贸易逆差严重;出口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及国际竞争力较低;贸易壁垒成为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政府政策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影响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等。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这对更高效地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拥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进口国开始通过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产品执行严格标准,导致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仅次于汇率、关税的第三大贸易障碍,影响中国产品出口,而中国新疆农产品由于出口市场较集中,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不高,更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新疆农产品贸易受阻。本文基于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和制约原因进行分析,由此针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中韩自贸区(FTA)谈判历程及《中韩自贸协定》农业领域的主要内容,从增长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2方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前景。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出口产品集中度一直很高;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总体上仍具有一定增长潜力,且在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会进一步扩大;但受到中国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力下降、韩国农产品市场整体开放程度较低、韩国农产品关税形式复杂多样、韩国加强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运用、韩美FTA实施压缩中国农产品扩大对韩国出口空间等的影响,以及韩国国内市场容量较为有限,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增长幅度预计不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连续多年呈现逆差并持续扩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出口增长是关系农业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任务。韩国是我国第四大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我国长期对韩国保持农产品贸易顺差,但近年来我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趋缓。以农药残留限量为典型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是阻碍和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韩国不断调整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和相关进口监控检查措施,我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因农药残留问题受阻呈现增加趋势。梳理了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韩国通报我国出口农产品农药残留违规数据,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因农药残留问题被通报的数量、涉及的农药种类和受影响的产品范围不断增加,导致受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全面实施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并扩大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范围,而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取国外法规标准信息的能力不足,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管理的规范性仍有待加强。提升我国农产品应对韩国农药残留贸易壁垒的能力,需要从加强韩国法规标准信息预警、提升生产主体科学用药和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探索推动韩方建立重点贸易产品进口限量以及完善国内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定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苛刻的评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青岛市农产品出口现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青岛市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从国际和地区角度阐释了青岛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深层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产业作为上海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为给上海市水产品提供销路,开拓水产品海外销售市场显得尤其重要。从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综合对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最终认为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在于对外贸易根基深厚,区域及资源优势,高新科技发达;劣势在于不具备规模优势,深加工程度不够;机会在于国外水产品需求增加,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威胁在于质量安全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他水产大省的竞争。因此,要促进上海市水产品出口业的发展,必须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建立优势品种品牌效益,及早占领新兴市场,提升出口水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程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80-16883
结合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频频遭遇技术壁垒的诸多实例,对国际上动物源性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通关过程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动物源性产品SPS通报、我国出口已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今后如何趋利避害,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兽药残留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及扩大生产出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