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及鉴别其黄酮种类,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提取参数,同时还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结果]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5 h、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40 s,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3.28%,比常规方法高0.27%(绝对值).通过颜色反应鉴别,初步确定黄皮叶提取液中黄酮的种类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稳定性好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及鉴别其黄酮种类,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提取参数,同时还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结果】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5 h、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40 s,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3.28%,比常规方法高0.27%(绝对值)。通过颜色反应鉴别,初步确定黄皮叶提取液中黄酮的种类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稳定性好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郑枣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为工业化生产中从枣叶提取黄酮提供参考.[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脱脂枣叶粉末2.0 g,乙醇浓度30.0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新郑枣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6.55%.[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响应面法优化甘薯(Ipomoea batatas)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4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液固比43∶1(V/m,mL∶g),在此条件下甘薯叶黄酮的提取率为8.082 7%,与预测值8.314 2%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快速地提取丝胶品种家蚕蚕蛹中的黄酮,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丝胶品种家蚕蚕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固定超声波功率为500W下,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W/V)为1∶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017%.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具有重复性强、提取率高等优点,对丝胶品种家蚕蚕蛹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毛菜中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国  陈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15-2817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根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除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不明显外,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温度,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和超声波功率的影响较小.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 m:V,g/mL)、超声波功率200 W、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63%.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水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为介质,对山楂叶进行超声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40min,固液比1/30,此时提取率为86.02%。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利用Design-Exper 7.0.0软件对玉米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该工艺下的提取率与单一超声波法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1∶1(mL/g)、超声功率173W、酶解时间42min、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1.9∶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86±0.02)%,较单一超声波提取(提取率(0.72±0.02)%)有明显提高。【结论】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介质,对山楂叶进行超声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40min,固液比1/30,此时提取率为86.02%.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庭坤  何俊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12-6713
[目的]探讨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杜仲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杜仲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工艺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浸润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度〉浸润时间。用超声提取工艺法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5、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0min。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平均为2.42%。[结论]超声提取法比常规浸泡法的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14932的叶片黄酮类物质得率最高,达0.933%。所测藜麦品种的叶片黄酮平均得率为0.619%,变异系数为34.44%。研究表明:乙醇回流法适于提取藜麦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W,微波时间100s,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帮玉  杨新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5-846,935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多个因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并对超声波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结果]70%乙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得率最高。总黄酮得率在20~40min内,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40~50 min内趋于平衡。总黄酮得率在料液比(g∶ml,下同)1∶16~1∶20时增加较快,1∶28时略有所下降。总黄酮得率在40~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50~60℃时增幅较大,超过6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结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g)∶20(ml),温度70℃,时间50 min,2次,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98.87%;超声波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枫香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晏丽  高中松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69-70,76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枫香叶中的总黄酮,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枫香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枫香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即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10。影响枫香叶中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料液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鸡腿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浸提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60、70、80、90℃)、浸提时间(2、3、4、5h)、料液比(1:10、1:20、1:30、1:4Jo)对鸡腿菇子实体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苹因素试验表明,最佳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分别确定为4h、90℃、1:30。正交试验表明,浸提温度对鸡腿菇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太,其次是浸提时间,液固比影响最小。通过对提取条件的优化,结合收益、成本等综合因素选出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h、料液比1:30。验证试验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得率达7.99%。[结论]该优化工艺的回收率高迭98%,说明工艺条件较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玉澜  张春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8-1021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 W, 微波时间100 s, 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许晓鑫  黄咸洲  王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051-2055
[目的]优化芒果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为深入开展芒果叶黄酮研究、拓宽芒果叶综合利用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芒果叶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影响微波辅助提取芒果叶总黄酮的因素次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而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1∶40的条件下用40%乙醇于微波功率320 W中浸提2 min,其芒果叶总黄酮提取率达4.02%.[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芒果叶总黄酮具有工艺简单易行、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是芒果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颜色反应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紫罗兰白色品种"艾达("Aida)、红色品种"弗朗西丝克("Francesco)的花瓣色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颜色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白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5%乙醇+5%盐酸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65℃;红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丙酮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5℃。[结论]该研究为紫罗兰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