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魏巍  李启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68-3471
高含硫的天然气田在开发运营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SO2,且主要是由净化厂排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采取长效生态监测的方式,对工程(主要是净化厂)周围的农作物、林草植被、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雨水进行监测,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探讨,以判断高含硫天然气田开发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指导人们采取生态恢复或其他应对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在净化过程中将会排放出大量的SO2,对其所在区域的林草植被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以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为例,对其净化厂运营期排放SO2的浓度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高SO2浓度区域年均SO2浓度远低于敏感植物达到伤害阈值时的浓度,故在正常工况下,净化厂外排SO2不会对植被产生长期的影响,可维持该区域内植被现状;对施工创面,从实施植被恢复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边坡采用不同的植被恢复技术.提出的植被恢复方案不仅可以增加区域内的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区域内林草植被系统的稳定性,还将会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许鲁希  刘丹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46-1749
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SO2排放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国内某大型气田开发工程为例,以净化厂为中心,布点采样及试验测定分析了该气田开发过程中SO2排放对土壤有效硫、pH以及有机质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该区域土壤的综合影响,为气田开发与土壤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2010年10月土壤有效硫含量稍高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土壤pH、有机质含量稍低于2009年10月.该气田开发过程中SO2排放对区域土壤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是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两种主要方法.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两种方法的特点出发,从便于比较生态状况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在生态影响后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61-167
土地整治对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进行评价是评判工程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济南市商河县土地整治的典型项目为例,根据研究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特点,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商河县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综合生态绩效平均值为0.2964,绩效水平处于一般等级。其中,农田景观绩效平均值为0.4044,绩效等级为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绩效和生态功能绩效均为一般等级,绩效平均值分别为0.3101和0.3757,说明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在提高土地利用条件,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也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改善作用不明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睿  宗积章  邓家彬  张杰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5-119,134
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规划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质量检测提供方法借鉴,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方法基础.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开展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威宁石头海子片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耕地数量,提高了质量,同时带动了项目区贫困群众增收.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良好,项目实施后土地生态环境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论最值标准化法创建了既可对单个区域又可对多时段、多区域进行评价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解决了以往只能相对评价多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能评价单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运用上述模型对海南省儋州市松涛水库集水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是科学的、可行的,纵横向可比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同心县张家塬乡生态调查为基础,选取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心县张家塬乡生态环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呈恶化趋势,生态系统结构不稳定,功能受损较重,处于生态环境能否逆转的关键时期。该区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不仅有利于减少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而且有利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9.
李奇  姬忠礼  段西欢  马利敏 《油气储运》2011,30(12):941-944,7
针对天然气净化装置处理含硫天然气时能耗较高的现状,依据某日处理50×104 m3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工艺和操作参数,应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建立了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原料气中H2S的含量、醇胺吸收剂中MDEA的质量分数、贫液中H2S的负荷和脱水装置汽提气的流量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净化装置运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气中H2S含量升高,将增大脱硫装置的能耗,但对脱水装置的能耗没有影响;随着醇胺吸收剂中MDEA质量分数的提高,脱硫装置的能耗亦随之降低;增加脱水装置汽提气的用量,可降低脱水装置的能耗.根据各因素对净化装置能耗的影响,调节操作参数,可使净化装置的运行能耗降低12.8%.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因子的选取和量化分级为基础,构建了以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 生境三类生态敏感度因子为框架的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巫山 县进行了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较高,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县域内高 度和极度敏感性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系统稳定性好;中度敏感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 脆弱性,但对外界的干扰活动具有一定的抵抗和自我调节能力.巫山县应加大力度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以 增加生态用地面积,适宜强化林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的优劣关乎到全人类的生存,当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眼于天津市西青区的生态质量,参考《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标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优势性地面观测气象数据,采用遥感图像处理、统计分析、目视解译、实地检验等方法,对西青区生态质量的气象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计算K(湿润指数)、NDVI(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DIS(灾害指数)等参数,构建了西青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数模型,对西青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进行气象评价与分析,为西青区生态监测的全面开展和生态评估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围绕“净化水源、清洁空气、改良土壤”三大主题,结合首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再评价的闭环链条,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符合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5大类常规监测与评价指标、3大类8小类23项治理与评价指标,及其与之对应的标准和模型。依据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农业生态环境数据监测、质量评价、治理规划等核心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并统一了评价数据源标准,尤其突破了大规模定量关联评价的难题,具有较高的评价模型和标准的智能匹配能力。这将为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定量评价做出重要贡献,为北京市制定生态农业环境监测、治理、规划等重要方针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与管理规范》评估方法,对贵州省退耕林分定位监测数据及工程森林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资、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及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31.1亿元/a,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生态环境建设内涵入手,综合评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拟建的四方井水库为例,从水库蓄水与淹没、大坝阻隔及上下游河道径流变化等方面,分析水库建设和运行对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针对主要生态影响,结合工程布置、区域特点和景观要求,提出可行的对重点保护动植物、古树名木、鱼类资源、生态流量的保护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生态环境影响,使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按照3种植被恢复类型进行测算,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退耕还林工程六大功能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黔东南州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70.68亿元/年,6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通过评估计算,说明黔东南州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2.34%和30.76%,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量供需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得到提升,水土流失得以控制,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中低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系统抗灾能力增强。【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分析模型在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杨文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21-1322
通过对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分析,证明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既涉及工业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又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环境系统评价。指出该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原料林基地的生态评价、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以及环境风险评价是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陈晓刚  罗奇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999-1003
【目的】进行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园林植物景观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质量、休闲功能、美感效果三大功能构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收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选取昆明市8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园林植物总数对评判住宅区室外生态环境质量好与坏起主要作用,而彩色植物丰富度与区域园林植物景观好坏关系不大;从项目层评价来看,浅水湾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综合质量最高,大树营小区最低;从住宅区综合评价来看,滇池康城、浅水湾、云天化3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等级为良好,东华小区、高校小区、月牙塘小区3个住宅小区等级为较好,大树营小区、温泉花园2个住宅小区等级最低。【结论】从园林植物景观生态、功能及美学角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可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园林植物景观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质量、休闲功能、美感效果三大功能构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收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选取昆明市8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园林植物总数对评判住宅区室外生态环境质量好与坏起主要作用,而彩色植物丰富度与区域园林植物景观好坏关系不大;从项目层评价来看,浅水湾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综合质量最高,大树营小区最低;从住宅区综合评价来看,滇池康城、浅水湾、云天化3个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等级为良好,东华小区、高校小区、月牙塘小区3个住宅小区等级为较好,大树营小区、温泉花园2个住宅小区等级最低。【结论】从园林植物景观生态、功能及美学角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可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