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外光谱分析在野生动物毛发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对云豹等4种野生动物毛发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得到动物毛发特征性的图谱.结果表明,针毛和绒毛的红外图谱均可反映出该物种毛发纤维的特征性成分,针毛的特征性峰形更明显;不同科之间的动物毛发纤维图谱有明显差异,同科动物的毛发纤维图谱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红外光谱分析在动物毛发的识别与鉴定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貉和狼毛发的红外光谱特征。【方法】使用红外光谱对貉的绒毛和针毛、针毛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并对貉和狼针毛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貉的绒毛和针毛都反映出该物种毛发的特征性成分,均可作为貉毛发识别的研究对象;貉的毛发中部图谱更能反映出毛发的物种特征,可作为有效的红外光谱检测部位;貉和狼针毛的红外图谱及其二阶导数谱能反映出二者的亲缘关系,也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如655685cm-1和640685cm-1和640624cm-1范围内两种动物的峰形和出峰位置均有较大差异;貉的二阶导数谱在795cm-1位置有一个典型特征性吸收峰,在706624cm-1范围内两种动物的峰形和出峰位置均有较大差异;貉的二阶导数谱在795cm-1位置有一个典型特征性吸收峰,在706769cm-1波数范围内有7个较尖锐的单峰峰强依次减小,而狼的8个单峰的峰强变化较大。【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动物毛发的检测分析,二阶导数谱可更好地反映种间差异,在毛发的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红外光谱分析在动物毛发纤维司法鉴定领域的应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6种动物毛发纤维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通过各自的特征峰比较可以鉴别出家兔和獭兔毛发纤维,但无法有效区别其他4种动物毛发纤维;通过傅立叶自去卷积技术对狐狸、水貂、安哥拉兔和羊毛发红外光谱进行解析,则可以鉴别这4种动物毛发纤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豹猫和金猫针毛红外光谱。[方法]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豹猫和金猫两种野生动物毛发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在豹猫和金猫针毛的中部红外图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均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如648 cm-1和654 cm-1波数处金猫出现明显 M 形双峰吸收峰,而豹猫没有;金猫的二阶导数谱在709-763 cm-1范围内以峰强较大的单峰为主,豹猫则以峰强较小的 M 形双峰为主,这均说明两种动物毛发的蛋白侧链的构成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动物毛发的种间识别,在毛发的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体毛的特征性图谱,为鼠类种类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黑线姬鼠背毛及腹毛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和分析.[结果]黑线姬鼠背毛的红外光谱在781 cm-1附近出现最强峰,次强峰分别出现在686 cm-1附近及707 cm-1附近;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红腺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采自广西10个不同产地的红腺忍冬样品和6个不同产地的灰毡毛忍冬进行红外光谱试验研究,运用Omnic 7.0软件对红外图谱进行平滑机基线校正处理,并以他们的平均图谱为标准求出各样品的相似度,通过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及各样品的相似度对样品进行品种鉴别评价。[结果]得到广西产红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的特征吸收峰,并求得红腺忍冬各样品的相似度在0.993 4~0.976 7,相似度的RSD值为0.58%(n=10);灰毡毛忍冬各样品的相似度在0.685 4~0.823 8,相似度的RSD值为6.9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用于红腺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三种檀香木的红外光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3种檀香木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本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主要红外吸收峰的出峰位置接近,峰位1595/1510的强度比均为1,表明3个样本木质素结构较为一致,愈疮木基和紫丁香基的作用强度极为接近,反映了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每个样本可以得到特征性的红外图谱,其出峰位置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M1的主要吸收峰强度明显低于M2和M3,而M2和地的主要吸收峰强度较接近;1371/1510强度比反映出3个样本的综纤维素的含量M3和M2相同,略高于M1,这些特征可应用于3种檀香木样本的红外识别.  相似文献   

8.
以毛白杨、侧柏为对照,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银杏木材的红外指纹图谱,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对6个银杏无性系红外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表明:毛白杨、侧柏与银杏3树种木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明显不同,银杏木材的红外指纹图谱兼有阔叶和针叶树的特征,相对更接近于针叶树;6个银杏无性系木材的红外指纹图谱差别明显,能够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鉴别银杏不同无性系木材.  相似文献   

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水青树等6种木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通过各自的特征峰和共有峰相对峰强的比较可以区别6种木材。水青树木材的红外光谱各官能团吸收峰的特征表明,其化学组分交错于针阔叶材之间,木质素含量和结构具有一定针叶材的特征。通过红外光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的分析,在系统位置上,水青树与金缕梅科处于更近的位置,而与木兰科更远。红外光谱在木材分类研究和鉴定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技术也有望成为木材司法鉴定体系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40种树种的木材红外光谱,并对红豆杉等5种针叶树木材红外光谱进行了傅里叶自去卷积的分析。结果表明,针叶树和阔叶树木材的红外光谱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通过计算红豆杉等5种针叶树木材的各部位吸收峰强度与1 500cm-1附近吸收峰强度的比值,利用傅里叶自去卷积技术解析红外光谱,形成的衍生谱带可识别不同木材,该技术可用于林业司法鉴定中的木材分类鉴定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灵猫科动物直针毛显微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大灵猫、小灵猫和果子狸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直针毛的毛髓质指数和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大灵猫背、臀、腹、颈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8.8%~87.5%,小灵猫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2.5%~87.5%,果子狸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42.9%~61.6%;毛鳞片形态在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3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鉴别有一定的难度。[结论]在物种鉴别中,毛的纤维形态结构如鳞片类型、髓质花纹可作为兽类分类的佐证,在野生动物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果子狸发情规律,并用于指导生产,于1997年至1999年3-5月对果子狸发情进行了试验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果子狸发情时,其行为、外生殖器官、阴道分泌物都发生较大变化,发情期分为3个阶段,即发情前期、发情旺期和发情后期,其中发情旺期是最佳配种时期。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方法通过毛发进行哺乳动物性别鉴定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哺乳动物的新鲜毛发和在冷冻条件下保存4个月的毛发作为材料。从毛囊中提取DNA,应用PCR方法扩增SRY基因片段,ZFX/ZFY基因片段,探讨哺乳动物性别鉴定的最优化PCR方案。结果表明,毛发DNA和血液DNA均可获得相同的扩增结果。证实了毛发作为PCR扩增材料是可靠的。对不同材料量、不同模板量、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优化实验方案,达到1根毛发用Chelex-100提取得到的DNA即可以成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2种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数据库及FT-IT分类鉴定方法。[方法]应用FT-IR技术对2种葡萄球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光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2种葡萄球菌的标准FT-IR光谱数据库,用于FT-IR技术对2种可疑目标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建立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分析模型,可成功地区分2种葡萄球菌。[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是一种区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表明: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Rehd]、山定子[M.baccata(L.)Borkh]、西府海棠[M.micromaluMakino]、毛山定子[M.mandshurica(Maxim.)Komrov]、三叶海棠[M.sieholdiiRehd]、垂丝海棠[M.halliamaKoehne]6个种苹果叶片两面茸毛平均长度最短,无论与苹果[M.pumilaMill]的二倍体或三倍体栽培品种、或与矮化砧比较差异均显著。三倍体品种叶片上表皮茸毛长度与粗度及下表皮茸毛粗度均大於二倍体品种.元帅系短枝型品种无论上下表皮毛的长度与粗度均比普通品种大.故而认为叶片茸毛在苹果种质鉴定研究中可做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扫描电镜技术在动物毛发微观结构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不同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对动物毛发表面及横断面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清洁的动物毛发采用常规方法即可得到真实、清晰的超微结构,而脏发和受损毛发,必须进行适当的清洗处理,有效除去覆盖物,真实结构才能完全显示出来.6种方法中用洗涤剂先清洗、无水丙酮浸泡4h,结合超声波清洗的方法清洗毛发样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对哈尔滨白猪初生仔猪19头和东北民猪初生仔猪6头的皮肤结构及毛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大体解剖和一般组织学的初步观察。在躯干部测量了八个部位的皮肤厚度。各部位的厚度不同,哈白猪为0.439—0.774毫米;民猪为0.63—0.9毫米。两猪种的皮肤最厚部位均为腰荐背部;最薄部位均为腹下部。民猪腹下部皮肤比哈白猪腹下部皮肤为厚,其它各部位皮肤厚度的均数差异都不显著。表皮薄,厚度较一致。表皮可分为生发层、粒层、明层和角化层。真皮的乳头层与网状层分化不清,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乳头,少数地方形成乳头的雏形。网状层的胶质纤维细而短,排列疏松,细胞成分比大猪的密度大。毛囊比大猪的细得多。毛根比大猪的稍细一些。毛囊和毛根的分层结构与大猪相似。胸侧部皮肤内有汗腺存在。皮脂腺极少,只显始基。竖毛肌较发达。在测量过的几个部位中,二猪种的毛由长至短依次为:(1)颏腺部窦毛;(2)眶上部长毛;(3)鬐甲部;(4)额部;(5)胸侧部;(6)肩臂部及腹侧部;(7)臀部。比臀部更短的毛没有测量。二猪种有五个部位的毛均数差异显著,民猪的长于哈白猪的。颧乳头有2—3根窦毛。民猪头部的毛流比哈白猪的复杂一些,其它各部位二猪种相似。对全身各部位的毛流分别绘图,按照毛流的方向不同分成许多区,并予以命名。仔猪毛流类型有:(1)点状分散性毛流;(2)点状集合性毛流;(3)线状分散性毛流;(4)线状集合性毛流;(5)旋毛;(6)逐渐半分散性毛流(为作者新命名)。在不同个体的颈胸腰荐背部正中,一般有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毛流。  相似文献   

18.
鹿类动物毛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扫描电镜检测了15种鹿类毛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鹿毛的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种不同个体毛的鳞片形态有差异,同一个体同一根毛样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若将毛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应用于野生动物分类或识别鉴定上,应考虑样品的个体差异性、局部性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应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毛样数据库,以及引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系统来完善此方法。  相似文献   

19.
荆璞  张伟  华彦  刘微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6):5126-5131
为了解松鼠东北亚种(Sciurus vulgaris manchuricus)秋季换毛期的被毛性状与保温性能变化的关系,选取2011年9月25日至12月15日期间采集的在哈尔滨室内人工养殖的27张雌性松鼠东北亚种生皮为材料,对背臀部毛皮样本进行传热性能测试,同时对该部位的披针毛、绒毛的长度和毛根出现无髓样本比例进行测量计算。结果表明:1)随着秋季换毛期的时间后移,新生冬毛长度不断增加,毛皮传热系数不断减小。当被毛生长结束时,保温性能达到恒定。2)披针毛长度、绒毛长度、披针毛毛根无髓段比例、绒毛毛根无髓段比例这4个被毛性状因子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此4个性状因子皆与毛皮传热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以上反映了在气温渐冷的秋季换毛期每时间阶段被毛的长度、生长程度、保温性能的具体变化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