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胰蛋白胨、酵母粉、杧果和蔗糖为主要营养成分,配制成A,B,C 3种番石榴实蝇成虫人工饲料,测定不同饲料饲喂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成虫后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产卵量为(857.40±48.45)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711.83±8.35)粒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41.37±46.16)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825.68±16.38)粒差异不显著。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8.17±1.42)%,第6代的孵化率为(85.58±1.58)%,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和第6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较显著(P0.05)。可见,饲料配方A和饲料配方C可作为饲养番石榴实蝇成虫饲料,饲料配方A的饲养效果略强于饲料配方C。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橘小实蝇幼虫液体人工饲料组成成分啤酒废酵母、蔗糖、防腐剂及饲料pH值4种因素3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以橘小实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产卵高峰期的单雌产卵量和F1卵孵化率为考察指标,求出橘小实蝇幼虫液体人工饲料的最佳配方为啤酒废酵母17.89 g,蔗糖10.34 g,防腐剂0.3 g,蒸馏水100 mL,pH值5.5.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蛋白胨、酵母和蔗糖等为主要营养成分组成人工饲料,并测定各种饲料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研制和筛选了饲料C和饲料D,可以大量饲养桔小实蝇成虫。饲料C第1代平均单雌产卵量903.4±33.29粒,与第5代单雌的产卵量745.25±13.35粒差异显著;饲料D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766.73±54.95粒,与第5代单雌产卵量623.25±26.25粒差异显著,但2种成虫人工饲料的单雌产卵量相当可观。饲料C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3.30%±2.08%与第5代的孵化率为83.2%±2.38%差异不显著;饲料D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柑橘大实蝇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的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共历经18天,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的第5~12天,这一时期羽化的数量占全部羽化数的94.86%;该虫交配行为一般从羽化后17~25天开始,整天的交配高峰出现在13︰00~17︰00,交配数量占整天交配数的69.9%;柑橘大实蝇的交配过程大致分为准备、交配、结束3个阶段;产卵行为一般从羽化后28~37天开始,整天的产卵高峰出现在15︰00~17︰00,产卵次数占整天产卵总次数的53.2%;产卵过程分为定位、穿刺、排卵三步。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雌雄兼诱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雌雄兼诱剂比目前的常用药剂98%诱蝇谜诱杀成虫效果好。但仅对雄成虫有效,因此在推广应用中,应以诱杀柑橘小实蝇雄成虫为主,以影响雌雄成虫交配机率,减少田间产卵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天敌防治农、林、果、蔬害虫,对大草蛉的生活史和人工繁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草蛉在上海市松江区1年发生3~4代,人工饲料配方表明,配方6(蚕蛹粉30 g、蜂蜜35 g、蔗糖5 g、草鱼肉25 g、水5 m L)、配方7(雄蜜蜂幼虫和蛹粉55 g、胆固醇5 g、蜂蜜40 g)与配方10(蚜虫100头)的处理最好。其中配方6:成虫产卵率83.3%、平均产卵量667.7粒、幼虫结茧率60.2%~77.8%、成虫羽化率37.8%~93.5%。配方7:成虫产卵率60.4%~98.2%、平均产卵量97.5~482.3粒、幼虫结茧率50.1%~92.3%、成虫羽化率32.3%~83.1%。配方蚜虫:成虫产卵率51.0%~100.0%、平均产卵量203.0~1 321.0粒、幼虫结茧率32.0%~100.0%、成虫羽化率98.5%。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整饲喂含酵母蛋白人工饲料的天数,观察蛋白质对橘小实蝇生殖器官发育及交配、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饲料提供天数的增加,橘小实蝇精巢颜色加深变快,周围脂肪体出现的日龄早、数量增多。(2)橘小实蝇卵巢发育、交配和产卵对蛋白质有致病依赖性。在提供人工饲料少于2 d的情况下,卵巢发育不明显;在不提供人工饲料的情况下,橘小实蝇交配次数仅为16.666 7次,且没有产卵现象。(3)4日龄是橘小实蝇对蛋白质需求的关键日龄。在提供人工饲料3 d的情况下,后期未见成熟卵;从4日龄开始提供人工饲料的情况下,除有极个别个体发生卵巢不对称发育外,交配日龄和产卵日龄也发生相应推迟。(4)橘小实蝇卵巢发育对蛋白缺乏有一定的耐受性。在羽化第4天才开始持续提供人工饲料的情况下,未发现蛋白质对卵巢发育速度的影响;从第8天才开始持续提供人工饲料的情况下,卵巢还能部分发育和产卵。  相似文献   

8.
危害柑橘的实蝇在国内主要有柑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3种,均属双翅目,实蝇科。柑橘实蝇为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取食果肉和种子,在果实内发育成长,被害果未成熟先黄,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人工饲料蛆组配方与人工饲料蛹组配方饲喂龟纹瓢虫幼虫,并以大豆蚜饲养的幼虫作为对照,研究比较幼虫人工饲料对龟纹瓢虫成虫捕食能力和雌虫产卵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蛆组配方、蛹组配方饲喂所得雄虫对大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与对照一样,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对照组龟纹瓢虫雄成虫对大豆蚜的处理时间短于人工饲料组,日最大捕食量、攻击系数均高于人工饲料组。以大豆蚜饲喂对照和人工饲料组羽化的成虫,对雌虫产卵力测定表明,蛆组配方的雌虫生殖能力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雌产卵总数为916.2粒,雌虫寿命可达64.1d;蛹组配方的雌虫产卵前期、雌虫寿命与对照差异显著,单雌产卵总数为684.7粒,雌虫寿命53.9d。  相似文献   

10.
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与产卵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100m)没有诱到成虫,其他不同监测带的诱捕虫数也没有显著差异;柑橘大实蝇产卵时对果实的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其中果腰处的产卵痕数量分别是果蒂和果脐处的7倍和4倍,而且果实阴面的产卵痕数量显著高于阳面,是阳面的7倍;柑橘大实蝇对柑橘果实所处的空间位置没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米蛾饲料匮乏和研究基础狭窄的现状,开展了米蛾的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进行了5种不同饲料配方对于米蛾生长以及产卵量的调查。配方E(70%玉米面+20%米糠+7%白砂糖+3%酵母)繁育的米蛾生长周期(35d)明显短于配方A(94%米糠+3%白砂糖+3%酵母)、B(97%米糠+3%白砂糖)、C(100%米糠)和D(70%玉米面+24%米糠+3%白砂糖+3%酵母),平均出蛾数量(4 969只)显著高于配方A、B、C和D;配方E饲喂的雌蛾、雄蛾平均质量分别为40.47和16.70mg,明显高于其它配方。配方E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03粒)。筛选出配方E最适合米蛾繁育。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定量地研究了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蜂蜜等4种补充营养物对柑橘凤蝶卵成熟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充蔗糖、果糖和蜂蜜水的雌虫孕成熟卵量都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其中补充蔗糖的雌虫孕成熟卵量最高;(2)不同的补充营养物对雌虫孕亚成熟卵量和未成熟卵量的影响不显著;(3)饲喂蔗糖、果糖和蜂蜜的雄虫寿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果糖的雄虫寿命最长;(4)饲喂添加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蜂蜜水的雄虫寿命比仅饲喂蜂蜜水的雄虫短,当NaCl溶液浓度为0.001 mol/L,0.1 mol/L和 1 mol/L 时,雄虫寿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饲喂0.001 mol/L NaCl溶液的雄虫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13.
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米蛾卵和以黄粉虫蛋白为主要成分的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的饲养效果。【方法】用米蛾卵饲喂大草蛉幼虫,用基于黄粉虫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养成虫,记录相关生物学参数,以米蛾卵和大豆蚜分别饲喂大草蛉幼虫至成虫为对照。【结果】米蛾卵饲喂大草蛉效果良好,茧的大小、成虫体长、结茧率、羽化率、成虫获得率、卵孵化率、成虫寿命和总产卵量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发育历期、茧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延长,发育整齐度稍下降。以人工饲料饲养的大草蛉成虫寿命、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天数明显延长,卵孵化率明显上升。但是成虫存活率,雌虫产卵率显著下降,总产卵量略有降低。【结论】米蛾卵可以作为实验室繁殖大草蛉的人工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要成分的大草蛉成虫人工饲料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切割潜蝇茧蜂是寄生橘小实蝇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中国新纪录种。在室内(25±1)℃、(70±1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形态、习性、最适寄主日龄、实验种群寄生率、性比与每雌产卵量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多产卵于橘小实蝇的l-2日龄幼虫体内,平均世代历期27.4 d,室内平均寄生率达18.02%,雌雄性比1∶1.426;成蜂寿命15-33 d,雌蜂寿命长于雄蜂,羽化后即可交配,交配时间持续0.5-3.0 m in,交配后1-2 d即可产卵,每雌一生产卵50-85粒,每雌每日卵量呈波动减少现象。该蜂可用体积分数为20%蜜水补充营养,成虫具有正趋光性、孤雌生殖和过寄生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寄生蜂的大量饲养以及橘小实蝇的生物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小黑瓢虫形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角瓢虫与小黑瓢虫是烟粉虱的2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对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史、取食习性、化蛹习性、羽化与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成虫寿命与耐饥力,以及2种瓢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在福州1a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在实验室条件下,卵期、1龄、2龄、3龄、4龄、预蛹及蛹的历期分别为5.23、2.4、1.98、1.90、1.75、2.96、5.18d,完成1个世代约需19.5-24.5d,平均历期21.5d;世代存活率0.68;雌成虫寿命(63.6±21.0)d(n=10),雄成虫寿命(51.6±11.7)d(n=10),故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长;单雌产卵总量75-257粒,平均(136.8±57.8)粒(n=10);雄成虫的耐饥力较雌成虫大,但二者最长的耐饥时间均不超过108h.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defin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pinosad and plant allelochemicals on Helicoverpa armigera(Lepidoptera:Noctuvidae), the research fed them on artificial diets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spinosad, gossypol, quercetin and tannicacid, and the changes of pupal and imagin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inosad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pupation ratio and pupal weight, prolonged prepupal and pupal periods, and decreased emergence ratio, fecundity and longevity of adults. Combined with plant allelochemicals, spinosad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pupal period and shorten adult longevity. Other life-cycle parameters such as pupation ratio, pupal weights, emergence ratio, eggs laid per female and hatch ratio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plant allelochemicals did not change spinosad efficiency on H. armigera, but the combination of spinosad and plant allelochemicals might affect pest population dynamics significantly by changing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观察了利用化学不育剂喜树碱处理的桔小实蝇种群和对照种群在28(±2)℃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情况,通过研究其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平均存活率以及存活曲线等种群生命参数分析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5000mg/L与10000mg/L分别处理120h的2种群产卵前期明显长于对照;雌虫寿命仅5000mg/L,72h处理的种群显著短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雄虫寿命均明显短于对照;10000mg/L,120h处理的种群产卵量最少,单雌产卵量仅为123.04粒,而对照单雌产卵量可达211.85粒;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相比,其平均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均小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的存活曲线均属于存活曲线基本模型I,即桔小实蝇成虫大多数均能实现其平均寿命,待达到固有的寿命时才死亡。因此说明当喜树碱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达到足够时,可引起桔小实蝇种群在繁殖和生长发育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相似文献   

18.
赵红雪  邱小琮  吴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64-15066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2.9%、特定生长率为0.043%/d~0.067%/d、寿命为15.5~33.8d、产卵量为51.7~457.5;雄性个体背甲长为5.3~8.9mm、相对增长率为141.6%~267.5%、特定生长率为0.038%/d~0.055%/d、寿命为18.8~34.7d。3种饵料混合组背甲长、相对增长率、寿命、产卵量最高,其次为2种饵料混合组、单一饵料组。[结论]投喂不同饵料对鲎虫幼体的生长、寿命、产卵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殖方式下西花蓟马的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西花蓟马不同雌雄比例及配对时间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孤雌生殖以及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等处理下,西花蓟马的生殖力及子代的性比。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性比有显著差异,两性生殖中雌雄比1∶1处理下的雌成虫寿命最长,产卵量最大,两性生殖中雌雄比4∶1及孤雌生殖二种处理下,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较低。西花蓟马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的处理表明,雌虫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孤雌生殖后,再放入雄虫,雌虫仍能与雄虫交配进行两性生殖,雄虫可以进行多次交配。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料配方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饲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饲料配方,设计了4种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于26±0.5℃,RH 70%±10%,光照周期15L∶9D,光照强度4800 lx的ZPQ-280B型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饲料配方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4种人工饲料中,配方1(玉米粉75 g、大豆粉75 g、酵母粉30 g、番茄酱198 g、抗坏血酸3 g、胆固醇0.1 g、山梨酸1 g、尼泊金甲酯2 g、琼脂14 g和蒸馏水700 g)的饲养效果最好,用配方1饲养梨小食心虫,其发育历期最短,幼虫至成虫阶段的发育历期为21.09 d;存活率最高,幼虫-成虫阶段的存活率为88.86%;单雌产卵量最多,为50.1粒.♀-1。配方1可用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量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