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稻秧苗水育改旱育后,发生了许多有别于水秧的新病害,其中发生较普遍且危害大的有黄化病、立枯病、恶苗病及黄梢僵苗症等。育秧期间对这些病害正确识别,及时对症防治,是提高旱育秧成秧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我是村农技员,在本地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有4~5年了.这项技术虽然具有省水省工等优点,但秧苗病害却十分令人头痛,主要是立枯病和黄白化病,恶苗病也比水育秧时严重得多,而且立枯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俗话说,"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秧苗育不好,就要影响一季庄稼.因此,大家对如何防治旱育秧病害,培育壮秧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旱育秧苗离土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方面初步研究了旱育秧苗的水分生理特性和对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育秧苗离土后达到临界萎蔫时间比水育秧早60min左右,失水速度较快,但旱育秧苗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比水水秧苗低55.2%,且临界萎蔫后旱育秧苗在水中恢复展叶所需时间短于水秧苗160 ̄214min,吸水速率是水秧苗的2.4 ̄6.3倍。旱育秧苗在离土-临界萎蔫-再吸水恢复展叶过程中,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水稻育秧和种植形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也影响着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发生发展。以药剂浸种和不同育秧方式为变量,分析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自然状态下大田旱育秧最有利于恶苗病的发生,其次是育秧工厂硬盘育秧,传统水育秧最不利于苗期恶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中优936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和87%三氯异氰尿酸粉剂500倍液浸种12h,催芽后进行水秧、旱秧两种方式育苗,调查成秧率和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对水稻种子成秧率均有提高作用,对恶苗病均有良好防效。水培秧苗情况下,咪鲜胺和三氯异氰尿酸两种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大;旱育水稻秧苗时,咪鲜胺处理对水稻秧苗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三氯异氰尿酸。生产上实行水育秧苗时建议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种子,旱育秧苗时推荐使用咪鲜胺浸种。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1.发病条件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脱谷时,由于脱谷机空隙小,转数过快,可增加种子受伤几率,如播种这类受伤种子比未受伤的种子发病重。脱粒时与病种子混收,也会使健种子带菌。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  相似文献   

7.
不同育秧方式对陆两优996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水育秧、旱育秧、软盘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其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育秧的秧苗素质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出叶速度快,植株高大,茎基部较粗,单株干物质积累多,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较高,其次为旱育秧,软盘育秧最差;理论产量以水育秧最高,比旱育秧、软盘育秧分别增产10.7%,11.6%.综合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看,陆两优996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水育秧,其秧苗素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正早稻旱育秧的施肥量要比水育秧高得多。由于一些农户掌握不好苗床期的施肥技术,每年都有肥害死苗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旱育秧的数量和质量。一、肥害症状旱育秧肥害主要出现在3叶期前后、晴天气温高时,表现为秧苗植株发黄,叶片出现灼伤斑点,根部变黑腐烂,最后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讯     
《农家顾问》2005,(7):55-55
1、旱育秧比水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秧苗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淮阴工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系(江苏淮阴223001)张国良等。  相似文献   

10.
熊飞 《现代种业》2006,(3):17-17
水稻旱育秧,具有不整秧田,简单、省工,秧苗矮键,根系发达粗壮,可以带土抛栽等突出优势,是水稻育秧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但水稻旱育秧,在秧苗“断奶期”(叶龄在两叶一心)前后,若遇强冷空气侵袭或持续阴雨天气,天晴后常发生“立枯”死苗现象。其典型症状为:发病苗首先心叶卷起、呈污绿色。病苗易拔起,拔起后可见根尖部甚至整个根系呈水渍状坏死,有的从苗基部坏死。该病发展迅速,尤其是天气转晴后突然从旱育秧床两端揭膜通风,极易导致秧苗在短时间内迅速呈“团块状”或“点片状”萎焉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我国主要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盘育苗机插面积的增多,以及干籽旱直播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早稻产量的提高。1危害症状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禾,感病水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叶叶片细长,苗色淡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秧苗水育改旱育后,发生了许多"新"病害,其中较为普遍的有黄(白)化病、立枯病、恶苗病及黄梢僵苗症等. 一、黄(白)化病 1.症状识别发病初期,秧苗叶片薄,叶色淡,嫩黄色;老根变细变褐,新根少;新出叶叶色更淡,重者呈白色,出叶缓慢.  相似文献   

13.
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采用有机基质育苗的前提下,比较了旱育秧、水育秧、湿润育秧3种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秧苗的不定根数、平均不定根长、最长根长、根鲜重和干重等性状均好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其根系均为白根,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大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其叶片长、宽适中,叶面积与水育秧相差不大,叶绿素含量高,苗高20cm,茎基部较宽,根系盘结力强,比水育秧和湿润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早稻旱育秧已推广多年,施肥量比水育秧高,如果在苗床期施肥技术掌握不好,就会发生肥害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旱育秧的数量和质量。旱育秧肥害主要出现在3叶期前后,晴天气温高时,秧苗植株发黄,叶片出现灼伤斑点,根部变黑腐烂,最后全株死亡。发生原因1肥料迟施。秧苗施用农家肥未经充分腐熟,施用时间晚,局部高温产生高浓度的氨或有毒物质,对幼苗造成毒害,灼伤秧苗引起死苗。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两年对早稻旱育秧苗的抗逆性比较研究表明,无论在生长特性上,还是在生理特性与产量表现上,旱育秧苗均表现出具有优于水育秧苗的抗逆性.如旱育秧苗素质较好,经低温处理后仍具较高的成活率;秧苗叶片SOD酶活性也高于水育秧苗,生长后期稻株叶绿素含量仍较高,增产幅度可达13%~20%  相似文献   

16.
与湿润育秧秧苗比较,早稻旱育秧苗大田植株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呼吸作用和发根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期延长而逐渐减小;两种秧苗本田植株生育后期功能叶片衰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旱育秧苗植株茎秆比湿润育秧秧苗植株更坚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恶苗病在我省南北稻区都有发生。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旱育秧田和软盘育秧田,已经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5%,严重田块发病达30%~50%。  相似文献   

18.
正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我国主要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盘育苗机插面积的增多,以及干籽旱直播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早稻产量的提高。1.危害症状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禾,感病水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叶叶片细长,苗色淡黄,发根较少,严重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即为将传统的水育秧方式更改为旱地育秧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秧苗的素质,增强秧苗的抗逆性以及苗发根力,进而能够培育出根系比较发达的壮苗.本文主要探讨了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希望可以为水稻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旱育稀植是稻作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稻作种植区均表现出来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较好的秧苗素质是水稻旱育秧获得高产的基础。秧苗素质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病害的危害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多年的情况来看,其危害旱育秧的病害主要有黄(白)化病、立枯病、恶苗病、黄稍僵苗病等。应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及时加以区别对待,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把对秧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1病害类型1.1黄(白)化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