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解决旱地农业增产问题,我们在生产中探索了不少的蓄水保水等方面的抗旱技术和方法,简介如下。1.机械深耕细耙:是我县旱作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一般采用大中型东方红802、75型拖拉机配带四铧犁深耕25cm以上,中型55、50、30、25型拖拉机深耕20cm以上,一犁两耙.做到耕透耙碎整平,上虚下实,耕后及时耙地保墒。据统计,全县每年因深耕可增产粮食4000万kg左右。2.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可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增加有机质,提高蓄水能力,起到秋雨春用和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践证明,良种、化肥、农业机械化是粮食增产的三要素,而机械化是实现良种、化肥增产的有效途径。 一、机械耕整地能提高地力,是确保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3.
潞城市自1980年开始实施以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耕、机械镇压、机械播种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共增产粮食1亿kg以上,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1996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潞城市农机局进行了旱地机械化保...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来播种面积在66.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5%。实现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首要任务。机械深耕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大力推广。一、从理论上讲小麦深耕为什么能增产机械深耕能加厚活土层,改变土壤团粒结构,调整土壤三项比例关系。通过深耕疏松耕作层,恢复土壤团粒结构,使水分、空气、有机质三项比例得到调整。有利于渗入水分.减少蒸发,提高地温。深耕能翻埋肥料,促进肥料熟化。在深耕时有大量肥料翻埋入土中,既有利于养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十年九春旱,特别是西部风沙干旱区,土地沙化、退化严重,耕层变浅,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逐年加重。去年,吉林省提出全面启动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更需彻底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目前,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机械深松可加深耕层,改良土壤,充分蓄纳天然降水,提高作物生长环境,对增产百亿斤粮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1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实践山西省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单产不足1500kg/hm2。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将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大旱区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即实施机械化深耕、耙耱、播种、镇压、秸秆直接还田等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实质可概括为:(1)秸秆还田。用秸秆直接还田机把含有较高养分和水分的鲜秸秆就地粉碎,并随机械深翻入土。它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能力。(2)机械深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阜阳地区粮食产量一直处在徘徊阶段,农民说,化肥一年比一年施得多,管理上也比原来下的功夫大,可增产有限,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如果排除自然灾害外,我认为影响粮食增产的关键是土壤。自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大面积土地分散经营,家家户户地块分散、零碎,大、中型机械不能进地作业,机械深耕难以进行,致使耕层逐年变浅,土地板结,作物恨系发育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根据全国各地资料证明,深耕24—35cm比耕层不足18cm的地块平均亩增产1—25%,因此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是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辉南县农机推广站申请到深耕深松作业补贴项目,把大型机械深耕深松整地作业技术,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能的一项重要农机与耕作相结合的技术,在全县示范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土壤耕作是为农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土壤环境,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土壤耕作质量、改造耕层构造的两项技术措施。一、主要作用1.机械深耕是一种疏松土壤、加深耕层的耕作技术,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增加雨水渗透度和数量,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培育深厚的耕层,从而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精耕细作、灌水增墒、地膜覆盖、机械镇压配套技术及轮作倒茬等方法培肥地力,最大限度地蓄纳天然降雨,提高降水利用率,达到抗旱保墒、培墒、夺取农业丰收的目的。根据自然条件,探讨了山区、半山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翻耕整地技术是使用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配带四铧及以上的双向翻转犁对土壤进行的机械化深耕作业,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培肥地力,抗旱保墒,实现一次播种拿全苗,促进粮食增产,对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梨树县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一般在十一月初,土壤封冻之前,进行秋翻耕,时间紧,任务重.  相似文献   

11.
深耕改土是北方旱作农业的一项增产措施.特别是配以秸秆还田,可以加深耕作层,培肥地力,增产效果更好,解决小型拖拉机深耕作业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单烨上翻下松式,二是制造专用深耕犁.上翻下松式翻上层未增大,秸秆还田后覆盖差;投资购买专用深耕犁提高了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型拖拉机利用原有烨式犁分层耕翻(简称层翻深耕)。这样,既不用农民花钱购买新烨,又能获得覆盖良好的加深的耕作层,达到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目的。一、层翻深耕的试验方法与效果1.试验机具①泰山-12型轮式拖拉机和IL-220…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践证明,良种、化肥、农业机械化是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的3个主要因素,而且只有机械化才能充分发挥良种和化肥的增产作用。1.农机化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机理与效应(1)机械耕整地是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措施肥沃的土壤、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区农业自然现状,阐述了在机修梯田的基础上,实施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化肥深施、机械镇压、机播等机械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确保干旱山区粮食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现阶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大部分属于旱作农业区。改变传统耕作方法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广大北方旱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以农业机械化技术措施为主,与其它农艺措施配套实施的一项农业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对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土壤抗旱能力,从而实现旱地作物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1、机械深耕(1)对土层较厚的旱地深耕。长期以来用畜力或小型拖拉机耕地,其耕深一般在10cm左右,耕层下形成了一个5~10cm的坚硬的“犁底层”。这层土壤孔隙度小、容重大、透水性差、作物根系难以下扎,严…  相似文献   

16.
李文平 《河北农机》2012,(1):62-62,7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机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衡水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近年来,衡水市降水无论从区域分布还是从时间分配上都是不均匀的,尤其春季干旱少雨多风,严重地威胁着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覆盖保墒技术等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可建立大田良好的土壤耕作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现介绍以下几项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 1机械化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1农机深耕 通过加深耕层,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土体持水能力提高,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耕深大于20cm,一般2年~3年深耕一次.据测试,耕层由15cm加深到30cm,深耕后的土壤能将90%以上的降水吸收,所以建议在雨季开始之前进行深耕.  相似文献   

17.
敦化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市,粮食增产对于吉林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强化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来增强农业的抗灾避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敦化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旱作农业区通过实现保护性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防止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地力以及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1可行性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秸秆覆盖,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实施,一是深松,深松深度可达25cm以上,能够打破犁地层,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8.
实行机械深耕,是山东省莱州市近几年来重点推广应用的农机化增产技术,全市平均每年机械深耕25~30cm的面积3-33万hm2,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用畜力或小型拖拉机耕作,一般耕深只有10~15cm,常年沿用畜力或小机具耕地,在耕作层与实土层之间便形成了一层厚约5cm以上的板结犁底层,使作物的根系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机械深耕后,把犁底层翻起,增加了活土层,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二是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深耕把地表的土杂肥、化肥深埋,提高了封闭能力,减少了…  相似文献   

19.
玉米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生产环节中,机械整地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整地质量的好坏对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为了保证顺利播种和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必须抓好玉米生产的每个环节,尤其是播种前的机整地。机整地技术是实施机械播种和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的基础,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由于耕翻地不断增加耕层,把根茬和残株扣入底层,可以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力、改变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并能减轻草荒和碱化现象。机整地包括机械灭茬、联合整地、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关键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