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楠种子轻基质容器育苗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纺布轻基质育苗和优良家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入量对闽楠苗期生长性状有显著的影响,而基质成分和配比对闽楠苗期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处理对闽楠苗期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10cm、基质成分和配比以泥炭∶珍珠岩=7∶3、缓释肥施入量2.5kg.m-3时效果最佳,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26.2cm和3.02mm。闽楠不同家系间苗高、地径和分枝数等性状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受中等以上遗传控制。根据苗高和地径,从35个闽楠家系中综合选择出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35个油杉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系间苗高、地径两个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6和0.83,说明油杉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主要受遗传力控制,极具改良潜力。从苗高、地径这两个主要生长性状入手,对油杉二年生苗进行优良家系初选,选出3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
楸树优良家系苗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19-18220
[目的]对楸树优良家系的苗期选择进行研究。[方法]采集楸树种子,通过楸树家系苗期选择,培育优良家系苗木;营建家系子代测定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观测调查楸树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苗期选择筛选出76个参试楸树家系优株;参试楸树家系苗高达显著差异,地径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指数选择法初选26个家系,其中,有3个单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经无性测定,可望形成楸树新无性系。[结论]为选择楸树优良基因型提供了可能,为楸树家系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班克松50个家系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苗期、2~6 a生树高、地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采用独立淘汰水平法,以树高性状〉ck 15%为标准,选择出24个优良家系,占供试家系的48%.优良种源林中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占全部优良家系的70.83%;优良家系树高、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29 4和0.808 4,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9%和26.02%.在优良家系中选择出40个优良个体,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43.19%和39.12%.  相似文献   

5.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 9~0.221 4和0.096 2~0.154 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优良的白皮松种源和家系,以提高北京市白皮松绿化和造林的质量。【方法】以来自甘肃天水、陕西洛南、甘肃两当、陕西蓝田、山西孝义的5个种源各30个家系的白皮松为研究材料,以北京蟒山的30个白皮松家系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测定4年生白皮松苗的苗高和地径,在北京地区开展种源和家系对比试验。【结果】不同种源间4年生白皮松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北京当地对照白皮松表现处于中下水平,而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2个种源白皮松表现较好,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大;白皮松种源内不同家系间的生长量也具有极显著差异,甘肃两当、甘肃天水、陕西蓝田、山西孝义及北京蟒山种源中,白皮松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对照种源家系均值的家系数分别为23,23,10,10和10个,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超过对照平均水平的家系主要来自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地区。【结论】甘肃两当和天水是今后北京地区造林和绿化用白皮松优先考虑的种源地。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蓝桉、直干桉5月生和10月生实生苗为参试苗木,测定其苗高和地径生长指标,分析同树种同苗龄苗木个体间的生长差异,采用标准差法确定超级苗初选标准,分析超级苗的入选率及增量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苗木具备进行超级苗选择的生长量基础,同树种同龄级苗木的苗高生长变异系数均大于地径生长变异系数,且同树种同龄级苗木苗高与地径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试验苗木初选标准皆为苗木平均苗高加上2倍标准差。5月生蓝桉、10月生直干桉为其各自合适的超级苗选择年龄,且超级苗在生长量上具有较大的增量优势,选择效果明显。试验苗木高生长量指标在5月、10月生苗龄间皆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蓝桉、直干桉早期选择结果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楸树苗期优良家系及单株的配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南阳地区楸树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苗期苗高、地径、单叶面积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叶片数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各性状遗传力差异较大,但都属于中度以上遗传控制,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581和0.663,单叶面积、叶片数的遗传力为0.683和0.874。以综合育种值为标准,选出9个苗期优良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6.32%和11.38%。从入选的9个优良家系内选择36株优良单株,其树高平均增加25.87%,遗传增益为15.03%,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营建楸树无性系试验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的木荷苗木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1)木荷苗木不同个体间苗高、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2)木荷苗高与地径之间的相关系数r=0.73,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木荷超级苗选择以苗高生长量为主、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3)苗高和地径均采用Xn+3δ的选择标准,确定木荷超级苗的最低标准是苗高111cm、地径1.398cm,共选出24株超级苗,平均入选率为3.33‰,平均苗高为112.83cm,平均地径为1.418cm。  相似文献   

11.
种猪的选择     
介绍了中小型猪场种猪的引种方法,主要包括种猪的引进、种猪运输、自繁后备猪的选择、种母猪的选择、种公猪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在假定目标性状由一个QTL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一个闭锁群体内分别采用基因型选择(GTS)、基因辅助BLUP(GBLUP)和常规动物模型BLUP方法对单个性状实施连续选择的效果,并以常规动物模型BLUP为参照,分析了GTS和GBLUP方法对目标性状QTL的选择效率。结果表明:与常规动物模型BLUP相比,GTS和GBLUP选择均可获得更大的QTL基因型值进展,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的速度也更快;与GBLUP相比,GTS方法对QTL的选择效率更高。GTS和GBLUP对QTL的选择优势在短期选择时较为明显,随着世代的递增,这种优势将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