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附桩盆景菊、蟠龙造型菊、小立菊3种艺菊造型在新疆库尔勒地区的制作试验,详细了解、掌握3种艺菊造型制作具体方法和相关技术措施,为今后造型艺菊在库尔勒地区栽培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焦会玲 《北方园艺》2008,(1):143-144
标本菊是艺菊栽培中的佼佼者,深受人们的喜爱.现详述标本菊品种选择、培养土配置、培育技术要点、养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万寿菊(Tagetes eresta L.)又叫西番莲、蜂窝菊、金盏菊、千寿菊等,属菊科,万寿菊属.  相似文献   

4.
秋菊系菊科,菊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其种类繁多,色彩绮丽夺目,千姿百态. 各地的能工巧匠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形成许多不同风格的艺菊流派,其中有大小不足咫尺的"小案头盆景菊",有状似高山流水的"悬崖菊",仿生制作的"龙菊"、"凤菊",仿物制作的"塔菊"、"牌坊菊",一盆数百朵乃至千朵的"大立菊",一盆十几朵的"多朵菊",还有一盆一株,一株一本,一本只开一朵的"独本菊"等.菊花在造型技艺和表现手法上可以称为花卉之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从国外引进的3个勋章菊品种‘红纹’、‘日出’、‘星白’与在国内收集的不同花色中国勋章菊及其杂交后代共12个花色勋章菊植株为材料,观察其花瓣形态与种子外观的差异,并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不同花色勋章菊种子蛋白条带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勋章菊花色丰富多彩,花心多具有黑色、褐色或白色的眼斑;不同花色品种的勋章菊种子外观形态差异较大;12个品种的勋章菊种子蛋白条带大致相同,但存在一些特异条带,能够清晰地反应出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国某些野生和栽培菊花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作者对原产我国的野生菊5种和1变种、杂交种‘北京菊’1种(7个品种)、栽培菊21个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香叶菊(Dendranthema boreale)和菊花脑(D.nankingense)为二倍体(2n=2x=18);西安野菊(D.indicum)、黄山野菊(D.indicum)、济南尖叶野菊(D.indicum var.acutum)、小红菊(D.erubescens)和北京菊(D.pekinense)均为四倍体(2n=4x=36);黄山紫花野菊(D.zawadskii)为六倍体(2n=6x=54);栽培菊(D.morifolium)品种多为六倍体至接近八倍体或异数多倍体(2n=52~71)。 作者还对上述种的核型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对部分种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了初步观察,最后对上述种的倍性及核型的进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切花菊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及培育出大量的新品种,尤其培育出对日照反应不敏感的品种(俗称"四季菊"),可以通过品种搭配和促成或抑制栽培实现切花菊的周年生产.切花菊作为主要切花之一,在我国年销售量达到四亿支,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向日本出口切花菊达到四千万支.  相似文献   

8.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是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辣子草、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黑心菊矮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心菊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促控灵、矮壮素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在株高20 cm时对黑心菊矮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浓度为1000mg/L对对黑心菊的矮化效果最为显著;促控灵浓度为2.0 mg/L时对黑心菊的矮化增粗效果最为显著;矮壮素浓度为1000mg/L时对黑心菊的矮化增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胡妍妍  王丹  曾嵘 《北方园艺》2016,(21):89-91
以天人菊、金鸡菊和蛇鞭菊为试材,比较两两混种与单种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相互间的化感效应强度。结果表明:两两混种下,金鸡菊、蛇鞭菊对天人菊生长起促进作用,化感效应强度为金鸡菊蛇鞭菊;天人菊、蛇鞭菊对金鸡菊生长起抑制作用,化感效应强度为天人菊蛇鞭菊;金鸡菊、天人菊对蛇鞭菊生长起抑制作用,化感效应强度为金鸡菊天人菊。  相似文献   

11.
以从国外引进的勋章菊品种“日出”和“星白”为试材,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下2个勋章菊品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耗水量、存活天数及萎蔫系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2~35℃、紫外线照射强度为8级的条件下,胁迫第4天“日出”已死亡,而“星白”在干旱胁迫第5天出现死亡.二者的萎蔫系数分别为17.80%和14.80%.表明“星白”勋章菊有较强的抗旱性,为勋章菊在夏季景观应用中降低成本养护、节约水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切花菊周年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切花菊栽培技术开发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苗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方面,对实现切花菊周年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的太行菊(O. taihangensis)和长裂太行菊(O. longilobus)13个种群的核糖体DNA ITS进行测序,分析不同种、不同种群间的ITS序列差异。结果表明:排序后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82 bp,含有15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ITS序列差异共确定出18种单倍型,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种群均表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两个种均有独有的单倍型,又有共有单倍型;聚类分析表明18种单倍型形成明显两支,Hn1和Hn8分别位于两支的中心为祖先单倍型。ITS序列将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13个种群聚类成一个单源支系,但长裂太行菊中两个种群(林虑山LLS和石板岩SBY)与太行菊种群聚为一支,显示出两种之间存在着基因交流或杂交。在进化过程中,长裂太行菊可能经历了长距离侵殖,太行菊在太行山隆升之前经历了种群的扩张,随着太行山的隆升逐渐形成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菊花的观赏水平,库尔勒地区采用盆栽和地栽蒿类嫁接菊花技术培养造型菊(附桩盆景菊、多头菊、菊球、蟠龙造型菊、小立菊等),培养出的艺菊造型多、花型大、花色丰富。文章从多方面对菊花嫁接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不少公园举办大型菊展,分设品种菊、造型菊、大立菊、案头菊、悬崖菊、塔菊展区,展品以园林部门培育扎制为主,各厂矿、机关、学校,也有不少展品送展,供内行专家评品和广大市民游客观赏,优胜者获奖。现将笔者历年来在广州文化公园和中山孙文纪念公园所摄大立菊、造型菊图片,简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早菊杂交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早菊杂交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性状。早菊新品种是从早菊×品种菊、早菊×日本菊的杂交后代中选择优良植株,经多次筛选而育成,能在国庆节前后自然开花,适用于切花、盆花及布置花坛等。早菊新品种具有花期早、花径大、花瓣厚实、花色鲜艳、花型优美、植株挺拔、生长势强等特点。早菊新品种的优良园艺性状超过了现有早菊品种,通过生产性栽培试验证明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新兴蔬菜(二)──菊芹和藤三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菊芹 菊芹〔 Erechtites valerianaefolia( wolf) DC.〕别名昭和草、野茼蒿、山茼蒿、神仙草、飞机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供食,因含有较高的 VA、具有特殊的芳香,并具有清凉退热,明目等保健功效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菊芹原产南美,台湾在日本占领时期引入,由于其果实成熟后四处飞扬散布,繁殖力极强,因此菊芹在台湾各地、山边海角随处可见,但目前尚未形成大面积人工栽培商品化生产,仅限于观光旅游、休闲农场中栽培,供游人品尝. 3.1植物学性状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茎直立,高 30~ 80 cm.基部叶片为羽状裂叶,叶缘具不规则锯齿,叶脉呈…  相似文献   

18.
正正当季秋,北风飒飒,山寒水瘦之时,菊花却繁英似锦,泰然自若。菊为浩繁的名花之一,菊花有诸多自身特点,如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尤其是栽培形式可塑性极大。在一年之内能按照不同的节气可以栽培蔚为壮观的大立菊,丰富多彩的什样锦菊(又称塔菊),清森劲峭的悬崖菊,仿似鸟兽的造型菊,附桩靠石的盆景菊及盆栽菊、案头菊等。盆栽菊又根据地区差别和传统技法的不同,则可分为北方的标本菊,中原的三叉九顶套栽菊和江南各省的多头菊。而今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菊花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法,以及豫中地区菊花的主要栽培形式及具体技术措施,包括盆菊、悬崖菊、案头菊、大立菊(塔菊),并总结菊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集云南省蒙自市引种栽培的紫锥菊,以其根、茎、叶和头状花序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研究了松果菊苷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建立的分析技术进行方法学考察,运用该定量分析技术对紫锥菊中不同部位的松果菊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含量在0.021~0.32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24%,RSD值为1.28%;紫锥菊不同部位松果菊苷含量在0.075%~0.221%范围内,且叶、头状花序中松果菊苷含量显著高于根和茎中含量。建立的松果菊苷测定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紫锥菊药材中松果菊苷的质量评价;云南省蒙自市引种栽培生产的紫锥菊药材中松果菊苷含量较高,优于国外原产地及国内报道的引种栽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