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笔者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伸长初期进行了40%氧氟·草甘膦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氧氟·草甘膦可湿性粉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有很高的杀灭效果,可在大面积非耕地上使用,同时,该药剂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整个生长期均能使用。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一枝黄花重发原因及其防治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重发原因,分析了其防治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天敌昆虫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可行性,明确长沙县黄花镇郭公渡郭公组入侵加拿大一枝黄花生境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方法]于2017年5-11月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成片爆发区采用扫网法、样方法及目测法进行了昆虫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Hulbert种间相遇概率等多样性指数对昆虫群落及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捕捉昆虫开展了寄主专一性测试和控害效果试验。[结果]研究区昆虫包含9目34科49种。通过实验室饲养,发现有9种昆虫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其中白条银纹夜蛾(Argyrogoamma albostriata)和菊方翅网蝽(Corythuche marmorata)的发生时期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时期相近,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效果明显。白条银纹夜蛾幼虫期平均每只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约95.937 cm2;菊方翅网蝽吸食加拿大一枝黄花汁液,能有效控制其产量,严重时能使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干枯。20科35种植物的寄主专一性测试发现,菊方翅网蝽食性广而杂,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不宜作为生物防治物种应用,而白条银纹夜蛾幼虫在非选择条件下仅取食两种菊科测试植物,且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表现出明显的取食偏好,是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首选天敌昆虫。[结论]经过筛选研究,白条银纹夜蛾幼虫作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天敌昆虫,适合用于生物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菊方翅网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防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对科学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南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地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南京和苏州地区植物的影响风险。测定结果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S)、总数量(N)、均匀度(J)、群落多样性(H)、综合优势比(SDR)均低于没有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比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差,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作为近年来我国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东部地区广泛分布。试验采用连续小样方法调查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不同定居阶段和生境中的盖度,并以盖度为指标进行了其种群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呈明显的集群分布,随着其在新生境中定居年限的增长,其种群斑块呈由少→多→少的变化趋势;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扩张和侵占生境的有力武器,其单优种群可连绵数千米。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是一种外来入侵恶性杂草,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有助于了解该植物对其他植物的抑制作用,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早熟禾(Poa annuaL.)、圆白苋菜(Basella rubraL.)和青王子(Brassia campestrisL)]进行了种子萌发处理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终萌发率和种子萌发趋势。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是存在的;(2)高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终萌发率、发芽速率和发芽动态)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Poa annua和Brassia campestris受到的影响比Basella rubra较为明显。通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处理3种植物种子的实验,初步揭示了该植物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发生情况,提出了其防控技术,以期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华东3省1市(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进行定量的生态学调查,将各环境生态因子量化,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入侵生境的植物群落均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优势种,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频繁伴生的植物中藤本植物为常见的一类,它们能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作为攀爬物,获取阳光。在23个生态因子中,土壤类型、湿润度、荫蔽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影响最大,加拿大一枝黄花趋向于入侵沙壤、湿润和开阔的生境。因此,推测江河湖泊的岸堤、沼泽、沿海滩涂、高速公路、铁路边、人工裸地极易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应该加强对这些生境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模拟气候变暖(增温2℃)和大气氮沉降(4 g·m-2·a-1)对入侵植物子代生长的影响,以中国和北美两种来源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子一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子一代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响应.结果表明:(1)增温降低中国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地上生物量,但提高其根冠比,增温降低北美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冠比;(2)与北美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加氮对中国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数、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更大;(3)加氮促进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但增温减缓了这种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可能会部分抵消氮沉降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子一代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耕麦田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复耕麦田的发生与防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耕麦田加拿大一枝黄花2月中旬开始出苗,3月初进入出草盛期,至4月下旬出草基本停止。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产量有较大影响。抛荒地经翻耕复种小麦后可减少加拿大一枝黄花出苗51.3%,麦子生育期拔草1次可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鲜重75.6%。20%使它隆EC 750 mL/hm2与10%甲磺隆WP 75 g/hm2混配,于加拿大一枝黄花木质化前苗期处理,对地上部分株数和鲜重防效可达93.8%和97.6%。  相似文献   

12.
甲磺隆对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在秋季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防除后,可用于对非耕地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药剂。[方法]秋季(2007年10月13日),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人工割除后,使用甲磺隆有效成分分别为15、30、60、120、240 g/hm2对水喷雾,以及清水对照6个处理进行土壤表面喷雾,翌年春季加拿大一枝黄花萌发后,分别于4月1日(药后171 d)、4月24日(药后194 d)、5月25日(药后225 d)调查各处理出苗密度,计算防效。[结果]试验表明,使用甲磺隆对土壤表面喷雾,有效成分为30 g/hm2即可比较理想地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的繁殖能力,且持效期较长。[结论]在不进行农业生产的非耕地中,应用甲磺隆进行秋季土壤处理,可作为制订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策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土著植物一枝黄花为供体材料,并以小麦为受体植物,分析两种供体的浸提培养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对照一枝黄花的浸提培养液中麦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改变,光系统Ⅱ活性受抑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其中具化感作用潜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浸提培养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生理抑制的程度较一枝黄花大.  相似文献   

14.
以外来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土著种一枝黄花为研究材料,检测了这两种植物的根部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具化感作用潜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明显影响了土壤中根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体表现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部土壤中的真菌数量低于对照土,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则有增多。土著种一枝黄花对根部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均为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的亚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硫化细菌、氨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反硝化细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反硫化细菌的生长有抑制效应。据此,文中还探讨了影响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力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筛选了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雨量、降雨日数及日平均日照等6个气候参数,应用欧氏距离的数学模型,评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上海与中国其它17个气候大区相应地点的30年(1961~1990年)的气候相似程度。采用农业气候相似等级标准法,划分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适生区、次适生区和非适生区,绘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不同部分黄酮成分随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用NaNO2-Al(NO3)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HPLC分析黄酮成分。结果表明,4至6月份,叶中总黄酮含量增加,6月份达到最高,枝和茎、根和根茎的总黄酮量则逐渐下降;此时各器官的黄酮成分均较少,主要为绿原酸、咖啡酸。7月份起,叶中总黄酮含量下降,10月份降至最低;枝和茎、根和根茎的则逐渐上升。但7至8月份,各器官黄酮成分最多,且多为槲皮素苷类等黄酮苷类。10月份,叶中黄酮成分明显减少。在出苗高峰期及盛夏采集加拿大一枝黄花,可充分利用其作为黄酮原料,以控制其进一步生长扩散。开花期后,花亦可作黄酮原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陈彤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96-10799,10805
[目的]了解群体和个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生殖的影响。[方法]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果实成熟期,分别从选定的9个群体中随机选取10个生殖分株,齐地面剪下,带回实验室测定各形态和数量指标。[结果]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和茎、叶生物量分配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群体的增大,生物量更多地投资到茎上,叶生物量分配则显著减少;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大小群体中生殖分株具有稳定的生殖产出;生殖分株个体越大,生殖投入越高,生殖分配越低。[结论]不管在何种大小的群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分株都具有稳定的生殖特性和生殖产出,且都能获得适量的传粉者为其进行异花传粉。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提取物以及根际土壤的水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能明显抑制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利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它在自然环境中竞争力极强,使本土多种杂草灭绝,逐渐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是一种恶性杂草。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有不少可用之处,是一种资源,譬如在沙漠地区用作防风固沙的草种;在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引种,可保持水土作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和花可以提取精油,或者制成中药等;加拿大一枝黄花可替代木材,加工造纸,生产一次性餐具或者其他产品;还可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基质材料等等。所以,作者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利害关系,给以客观地分析评价、开发利用。我们的策略是“深入研究、主动控制、合理利用”的12字方针,才能使加拿大一枝黄花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