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壤侵蚀模型是水土保持规划中的重要方法,目前常用土壤侵蚀模型缺乏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因此使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子获取和结果分析不便的缺陷。GIS对空间数据管理分析独有的优势使得GIS在土壤侵蚀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土壤侵蚀模型因子获取、模型运算和结果可视化分析3个方面。土壤侵蚀评价信息系统就是三者应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土壤风蚀模型软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土壤风蚀监测的实际需求,提出基于GIS技术构建土壤风蚀模型软件的思路和方法。该软件基于DTGIS核心服务平台,以C#为主开发语言,Silverlight为界面开发工具,采用轻型数据库SQLite进行数据存储;该软件可为用户提供GIS查询功能、站点数据管理、风力因子计算、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时间分析、空间分析等功能服务,支持远程客户端连接和多点同时上传数据;同时,该软件将风蚀模型与GIS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起,不仅支持风蚀运算过程的交互,而且可以直接将模型运行结果显示在软件中;软件亦可以制作土壤侵蚀模数专题图、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专题图、时空分析图,实现土壤风蚀数据系统化管理和数据可视化管理,为评价土壤风蚀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区域尺度侵蚀产沙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是大区域土壤侵蚀普查和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的支持工具,土壤侵蚀模型的研发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基于DEM将区域划分为规则网格,设计产流、产沙过程的单元模型,包括植被截留、入渗、填洼、流速、携沙能力、径流剥蚀量、泥沙沉积等算法。将月降水当作1次降雨事件,并划分若干时段进行迭代计算,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水沙汇集运算,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有效地完成了区域侵蚀产沙量的计算。将模型应用于延河流域得到:1995年7月份平均径流深为35.6mm,径流系数为0.237,流域出口径流量为2.72亿m3,流域出口输沙量为0.38亿t,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575t/(km2.月);输出图形空间格局和结构符合实际情况,初步模拟结果令人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是国家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水土保持宏观规划的支持工具。借鉴国外区域土壤侵蚀模型,以DEM栅格为空间单元,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单元模型进行定量表达,包括降雨、植被截留、入渗,微地形填洼等,并利用GIS功能完成径流传递和汇集部分的计算,建立了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所建立模型在延河流域的试运算,结果接近现实,能反映土壤侵蚀时空分布趋势。模型的建立可为水土保持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人们对土壤水蚀形成过程及其模拟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与目的,建立了土壤水蚀的经验预报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分布式模型。在对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土壤水蚀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与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土壤水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ULSE模型的各侵蚀因子及其相应的算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中各因子获取新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分析研究的新模型及其进展.当前GIS和RS作为新兴技术在土壤侵蚀分析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GIS、RS 和ULSE 在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GIS和RS在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概述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模型是预报水土流失、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优化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工具。根据土壤侵蚀模型发展过程的特征,从时间上划分了土壤侵蚀模型发展的3个阶段,即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建立以前的时期、USLE的建立及发展的时期和土壤侵蚀模型百家争鸣时期。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基本的土壤侵蚀模型,从而概述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土壤侵蚀评价模型与GIS的集成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ArcGISEngine开发包和组件技术,在VisualBasic中调用ArcObjects组件,通过创建ActiveDLL工程,构建了基于RUSLE和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模型的GIS内嵌模块.该模块包括:土壤侵蚀量计算、流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和坡面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四个子模块.研究表明基于ArcGISEngine,以二进制的动态链接库(DLL)表现,开发土壤侵蚀评价模块,能够简化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逻辑,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扩充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化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能更好地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评价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GIS的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土壤侵蚀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它使土壤的生产力和用水的质量降低 ,从而引起土壤沉积并增加了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随着世界范围内土壤侵蚀的日益严重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的突出 ,土壤侵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目前对土壤侵蚀的工作大多局限在模型的改进和其相关因子的选择上 ,缺乏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来完成土壤侵蚀模型各个因子以及土壤侵蚀预测结果的分析与其可视化。通过充分利用 GIS的有关技术 ,建立了一个基于 USL E的网络土壤侵蚀模型 ,并设计了应用界面 ,解决了上述问题。试验表明 :这个基于 WEBGIS的土壤侵蚀模型 ,不仅使土壤侵蚀研究成果通过 GIS的良好界面表现出来 ,而且还可以利用 GIS的有关分析工具 ,反过来促进土壤侵蚀模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水文过程及模型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揭示水文过程,发展水文模型不仅在暴雨洪水预报及坝库工程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研发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必须的基础性工作。从入渗、产流和汇流等水文物理过程出发,综述了国内外水文过程与水文模型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建立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过程模型是水文模型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近代中国土壤流失定量评价始于本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土壤评价统计模型的研究开发,80年代末开展了土壤侵蚀预报物理模型的探索,同时不在较大区域乃至全国尺度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保持研究。中国土壤流失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研究可概括为3个层次:地块-小流域-区域,2种类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国外模型的引进,解决模型的统一和通用性问题,加强遥感与GIS技术的应用,并建立完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根据防护目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并提出北京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Tibet Plateau, occupying the main par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having an average altitude of 4 500 m, has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are unique in the world, with soil erosion being one of the main ecological problems. Thus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ere to set up an efficient and simple way of evalua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 sensitivity in the Tibet Plateau as well as the responses of soil erosion to chang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o indicate key regions where soil erosion should be preferentially controlled. Based on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the study appli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methodological reference framework, from which soil erosion sensitivity could b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precipitation, soil, topography and vegetation on soil erosion was divided into classes of extreme sensitivity, high sensitivity, medium sensitivity, low sensitivity and no sensitivity. With the aid of GIS, the resultant map from overlaying various factors showed that soil erosion sensitivity had great discrepanc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egion.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Tibet Plateau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classes of sensitivity, namely, extreme, high and medium sensitivity. However, the other two classes; low and no sensitivity, were dominant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相似文献   

14.
以能量力学原理作指导,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支持,通过对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与机理分析,构建土壤水蚀预报的能量力学模型,并在水蚀区通过典型小区和小流域试验予以完善。此研究对土壤侵蚀预报、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恢复与重建等重大课题均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并能推动地理学的定量化、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LISEM:一个基于GIS的流域土壤流失预报模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90年代初,荷兰学者以荷兰南部黄土区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规划研究为基础,开发了基于土壤侵蚀物理过程和GIS的土壤侵蚀的预报模型-LISEM(LImburgSoliErosionModel)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一个支持工具,该模型考虑了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过程,可以与栅格GIS集成,并可直接利用遥感动态数据,由于对土壤侵蚀和水文学过程的认识以及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的描述方法还不尽成熟,所以LISEM模型仍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所介绍的国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除众所周知的USLE/RUSLE,WEPP,LISEM和EUROSEM外,还有浅沟侵蚀预报模型(EGEM)和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国内的侵蚀预报模型主要有在GIS支持下的陡坡地包括浅沟侵蚀的坡面侵蚀预报模型、有一定物理成因的坡面侵蚀预报模型和流域预报模型。在总结和评价国内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