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公社牙铺大队,过去是所谓“老盐碱窝”中的“老灾队”。全大队共有耕地七百零三亩,其中重盐碱地就有三百余亩。全大队每年都要吃国家统销粮五、五万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牙铺大队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在改造盐碱地上主要抓排、翻、平、压、躲、肥等综合  相似文献   

2.
我们荣兴农场中央屯大队,位于辽河左岸渤海之滨,土质瘠薄,盐碱较重,全大队共五个自然屯,三百六十户,二千零五十八口人,八个生产队,一个畜牧场,耕地面积五千二百二十五亩,全部种植水稻。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3.
太平公社柳家大队第三生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伟大指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试验活动,大搞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在大豆、花生、水稻等农作物上,使用了“增产灵”,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一、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1.试验田的基本情况:①大豆品种:“锦混4号”;②土质地势:梯田泥土地;  相似文献   

4.
“鲁保一号”是一种真菌,是防治大豆菟丝子经济有效的生物农药。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菟丝子的寄生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豆产量的提高。严重发生的年份,在菟丝子蔓延危害区的颜村铺公社五常庄大队有七十亩大豆田遭受菟丝子危害基本绝产,却  相似文献   

5.
我们蓉西大队,在无锡西北,地势十分低洼,是有名的“水龙宫”.解放前,大水三年淹两头,从未见过麦穗头;解放后,逐步改善耕作条件,从1954年开始种麦子.但是,产量一直在100斤上下,经过12年的努力,到1965年亩产才超300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贫下中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大搞科学实验,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探索三麦高产途径,在连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绥化县新华公社五一大队是我省著名的大豆高产单位之一。 土改以前,这里大部分耕地经常遭受内涝为害,加上耕种粗放,粮食亩产150—160斤,大豆亩产110—120斤。土改以后,五一大队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他们依靠集体力量,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积极地改变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农业八字宪法,使这个一向被人们称为“蔡家洼子蛤蟆塘,年年庄稼少打粮”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丰收的“粮豆仓”。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和出口基地,历年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粮、豆总面积20%左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认真落实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示,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改革耕作制度,创造出粮、豆双高产的豆麦间作栽培法。为了认真总结这项丰产经验,我所从1970—1975年派人深入绥化县新华公社五一大队蹲点调查,并采取所内外结合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分析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哈尔脑公社是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山区公社。十一个大队,八十九个小队,一所“五七”农大,三千五百四十一户,一万八千五百口人,五万八千亩耕地。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社的面貌是:山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沟多没有水,急雨扒山皮。是个有名的“三靠”公社。文化大革命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  相似文献   

9.
我们大队位于开原西北部,属黄土丘陵地区。有5个生产队,224户,1114口人,劳动力307人,耕地面积4035亩,其中大豆面积1400亩。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地区科研所的帮助下,我们大队认真落实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0.
抚顺县夹河公社小林大队第二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粮谷豆的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翻了一番多,平均亩产五百四十七斤。过去被人认为“低产作物”的大豆,也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一百五十三亩大豆,平均亩产四百一十九斤,比一九六九年亩产一百三十一斤翻了两番。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这是农业学大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辽中县朱家房公社大万大队科学实验小组,大胆实践,反复试验,试制和应用“鲁保一号”防治大豆黄丝子(菟丝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胡岗大队党支部,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批林批孔斗争,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科学种田。全大队八百亩夏薯单产达4800斤,总产384万斤,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产六成以上。第八生产队,八十亩夏薯,单产5270斤,其中十亩,亩产高达6500斤。我队在夺取夏薯丰产的斗争中,我们突出的抓住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温县地处予北平原西卫,南临黄河,北俈沁河,十三个公社,二百四十四个大队,二十九万人,三十八万七千多亩耕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县委领导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一齐抓,大批促大干,大干促大变;全县粮食亩产一九六八年过“黄河”,一九七三年跨“长江”,  相似文献   

14.
海城县析木公社龙凤峪大队,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大队,这里农、林、牧、付、鱼全面发展,粮、果、蚕、药、烟多种经营。全大队耕地面积四千七百三十亩。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贫下中农在大队党支部领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陈家庄大队,一个学科学、用科学,运用农业“八字宪法”,指导春小麦稳产高产栽培实践,探索小麦高产规律的群众运动,更加生气勃勃,百亩千斤、千亩千斤、超千斤的丰产栽培活动,正在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6.
岫岩县韭菜公社水獭大队松树嘴生产队,一九七二年一百三十亩大豆,平均亩产一百八十斤,其中有五十一亩凤系十八新品种,亩产二百八十斤,超过了“纲要”,比过去翻了一番。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本地区在中央提出的“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指导下,各级良种繁育制度日趋健全,混合选种法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为了验证这一选种方法,对大豆的实际增产效果,为今后指导群众选种留种提供依据,1964年我们在铁岭县镇西堡公社西营盘大队,大豆样板田,进行了大面积对比调查。结果看出,混合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新乡地区水稻生产发展很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面积扩大了十倍,单产翻了一番。通过种稻,很多涝洼盐碱、湿沙、不茅之地得到了改造,使不少公社、大队由低产缺粮变成了亩产跨“纲要”人产过千斤、超吨粮的先进单位。经过两年的调查、试验,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项麦茬稻大面积千斤高产的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复县万家岭公社万家岭大队罗家沟生产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一九七○年获得了粮油双丰收,取得大面积(十二亩)亩产大豆461斤的高产成绩,并创造了大豆整枝的经验。其做法是:在大豆幼苗生长出二至四片叶时,结合间苗掐尖定干,留二至四片叶。掐尖定干后,从留下的叶腋中发出二至四个枝条。结果是棵  相似文献   

20.
“张志学在开门办学中,回大队当党支部书记去了”!这一喜讯,象春风一样吹满了校园,广大师生高兴地交谈着。没有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的指引,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谁能相信,一个在校的大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问就走出校门挑起革命重担,为贫下中农服务呢?!张志学为啥能坚定地走“社来社去”的道路,为啥能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为啥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