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探讨河南浓香型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在河南省叶县浓香型烟叶种植基地,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生产采收成熟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采收(提前5 d,推迟5、10、15 d)对河南浓香型上部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采收成熟度相比,适当延迟采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部烟叶的成熟采收表征及外观质量,部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也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内在感官品质则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以推迟5 d处理的烟叶内在感官品质最佳;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推迟,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都显著降低;单叶重有随着采收时间推迟显著降低的趋势,而上等烟比例则随着采收时间推迟呈现先显著增加又显著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在河南浓香型烟区,其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迟5 d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湖南衡阳浓香型烟叶重要质量指标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年份间衡阳浓香型烟叶感官和外观质量及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评价烟叶质量及其工业可用性,对2010~2014年不同部位烟叶主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年份间变异系数中,以外观质量指标中的等级纯度最大,其次是成熟度,油分最小;感官质量指标中的香气质、刺激性和余味变异系数较大,其余指标年份间差异较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指标中,还原糖/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变异系数较大,其余指标变异系数较小;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表现为B2FC3FX2F;不同年份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均较好。烟叶采收成熟度及烤后烟叶分级纯度是影响不同年份间烟叶外观等主要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烟叶等级质量与品种及其采收成熟度的关系,以云烟87为对照,分析云烟116、云烟105及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上等烟率外,烤后烟叶各等级质量指标均以云烟105最优,其次为云烟116;随着采收成熟度提高,各品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均呈先逐渐变好后逐渐变差的趋势,以CM3处理(叶面综合变黄70%左右,主脉1/2~2/3变白)最优;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品种,品种与采收成熟度互作最小;云烟116对成熟度的响应较为敏感,而云烟105的响应相对较弱。综合分析,以采收成熟度为CM3的云烟105烟叶等级质量最佳,其次为采收成熟度为CM3的云烟116。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稻茬烤烟湘烟7号上部烟叶采收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研究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不同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上部6片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中的SPAD值降低;上部烟叶延迟7 d采收有利于降低烤后烟叶杂色烟和烤青烟比例,提高正组烟叶比例,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M2较M1、M3上等烟比例分别高6.3和17.8百分点,均价分别高5.86%和14.68%。湖南桂阳烟区烤烟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以M2为宜,叶片SPAD值22~29、叶面变黄60%~80%、主脉变白80%~100%、支脉变白50%~80%、部分茸毛脱落、成熟斑较多可作为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是保障中式卷烟品质的基础,采收和烘烤是决定烟叶质量的重要生产过程。目前我国生产上对烟叶采收标准和烘烤进程的判断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具有较复杂、不便捷、应用不方便的特点。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人工经验不足、判断不准等问题,且可以实现快速、大面积检测和远距离无接触式探测。本文对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在鲜烟叶成熟度判定和烘烤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进行展望,以为烟叶烘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及其在烟叶中的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外源有机酸和烟草有机酸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烟草、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烟叶部位、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烟草有机酸的分布差异,提出除外源有机酸外各种不同的有机酸对烟叶品质和燃吸品质影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量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K326进行不同施肥量处理后发现,烟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采收天数随施肥水平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成熟度的递进而降低;叶面积、产值量随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成熟度的递增先升高后降低;产值量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同部位烟叶以适肥处理为最好,其次为过肥处理和欠肥处理。结果表明,适肥处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红花大金元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红花大金元’烟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比较了4月3日、4月7日、4月11日移栽,并分别采取现蕾打顶和盛花打顶的烟叶评价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对于上部叶和中部叶,栽期提前、现蕾打顶的处理在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方面表现更好,对于下部叶则影响不明显。移栽期提前,红花大金元烟叶的香型有由浓清型向清香型转变的趋势,在甜感方面均表现出由清甜带焦甜向清甜型转变的趋势,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更好,感官质量综合得分更高。与盛花打顶比较,现蕾打顶的烟叶香型和甜感分值更高、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更好,感官质量综合得分也更高。不同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各部位各处理烟叶的烟气特征无明显影响。结论:提早移栽、采取现蕾打顶可以使政和‘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外观质量整体有所提高,对于彰显‘红花大金元’烟叶的清香型风格、增强清甜感、改善烟叶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有着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CB-1烟叶最佳采收成熟度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根据中、上部鲜烟叶外观特征将不同采收成熟度进行分类,并测定采收时不同成熟度烟叶SPAD值,对各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中部叶以叶面8~9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3以上,上部叶以叶面9~10成黄,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2以上为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中等烟比例高,产质量较高,感官评吸质量更好;其SPAD值分别为,中部叶24.55~27.23,上部叶24.76~25.65。该结果同时为建阳CB-1烟叶成熟采收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烤烟上部烟叶主要采收方式,分析了一次性采收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主要化学成分、等级质量的影响,并对一次性采收技术提高烟叶品质和烟农收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施氮量与密度对浏阳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品质的耦合效应,在3个施氮量(A1:150 kg/hm~2、A2:180 kg/hm~2、A3:210 kg/hm~2)和3个密度(B1:15 000株/hm~2、B2:16 500株/hm~2、B3:18 000株/hm~2)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烟叶产量与产值均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大表现先增后降趋势,以A2B2、A2B3处理对产量与产值的耦合效应最佳;(2)施氮量与密度明显影响烤后烟叶物理性状,A3B1处理单叶重最大,A2B1和A2B2处理烟叶含梗率最低;(3)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受密度影响小,受施氮量影响较大,A2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4)施氮量与密度耦合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影响显著,综合烟碱、钾含量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中部烟叶以A2B3处理化学品质最好,上部烟叶以A2B2处理化学品质最好。综合来看,施氮量180 kg/hm~2和密度16 500~18 000株/hm~2对浏阳烟区烤烟产量、产值和烟叶品质的耦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2.
田斌  罗华元  陈丽娟 《作物研究》2012,26(4):392-396
对昆明烟区各烟叶生产县的烟叶样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了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等主要品质要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烟叶品质现状分布与其对应的生态类型区域进行叠加,将昆明烟区各烟叶生产县烟叶品质划分为3种不同的烟叶品质类型,为昆明烟区的烟叶生产及原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烟草腺毛密度和分泌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  孙焕良  李辉  龙春芬 《作物研究》2012,26(6):737-739,748
综述了烟草腺毛的形态分类及烟草腺毛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特点,阐述了烟草腺毛密度、分泌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以及不同气候条件、栽培措施、施肥措施对腺毛密度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烟叶腺毛密度和分泌物及其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烟叶腺毛和分泌物的研究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稻茬烤烟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湖南江华烟区开展双因素田间试验,比较不同采收时间和叶位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指标,并采用偏Eta2值对烤烟上部烟叶采收时间和叶位及其互作对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上部烟叶单叶质量、叶质重下降,含梗率、叶片厚度、平衡含水率增...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湘南烟区2009-2012年烤烟样品的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不同年份烤烟样品中中部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与主要外观性状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部烟叶的发育状况和成熟度与香气质的关联度较大,而色泽和成熟度则与香气量的关联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真菌菌株和不同环境因子对烟叶感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剂浓度、菌剂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烟叶感观质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而菌株对烟叶感观质量影响最大,其中评吸得分最高的菌株是YZ2,其次是SZ14;发酵时间对感观质量的影响居第二位,以发酵12 d的烟叶品质最佳;菌剂pH值对感观质量的影响居第三位,pH 5.5效果最好;发酵温度的影响居第四位,28℃最为合适;菌剂浓度对感观质量影响最小,最佳浓度为6×109CFU/mL。烟叶评吸得分最高的处理为4号处理(A1B4C4D4E4),得分为80.25。但理论上最佳的各因素水平组合应是A1B3C4D4E2(未包含在试验处理中),其得分预期可达86.24。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干旱环境下的烟叶品质,在普洱景东烟区,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水分调控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经对比分析得知,滴灌能够有效改善烟株农艺性状,促进烟叶生长;促进烟株上部和中部烟叶糖含量适宜,化学协调性好;能促使烟叶外观表现较好,油分较足、身份适中、叶片结构较好;感官品质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香气的透发性、丰富性,烟气的流畅性、圆润性、纯净性方面表现突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建议在烟叶栽培中大面积发展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8.
烟叶烘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品种、成熟度、烤房类型、装烟方式和密度、工艺技术等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因素,讨论了培育易烤性好的品种、改良密集烤房、推广烟草机械化生产、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措施,并就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对云南景东烟区高(1550m)、中(1350m)、低(1150m)3个不同海拔初烤烟叶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一般,部位间差异较小,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化学协调性较差,感官特性清香风格明显,烟香透发性稍差,浓度劲头较低;中海拔烟叶外观表现较好,油分较足、叶片结构好、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品质好,烟香饱满透发性好;低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稍好,烟叶色度较强,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质量较好。总之,中海拔烟叶质量表现最好,低海拔烟叶质量稍逊于中海拔烟叶,高海拔烟叶质量表现较差,需要通过后续加工技术和醇化技术来提高其烟叶价值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对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质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2月27日、3月2日、3月7日、3月12日移栽的烟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提早移栽的烟叶外观质量略好于晚栽样品,表现为结构较疏松,成熟度较好,油分较足,色度较饱满,光泽较强,烟叶感官质量总体表现出变好的趋势。从风格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样品的清香风格更为明显,甜感也逐渐增强。从质量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香气质变好,香气量更足,杂气较轻,烟气更为细腻,劲头较适中,刺激性逐渐变小,余味逐渐变好,总体感官质量逐渐变好的趋势。因此,适当提早移栽可以提高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