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指出了在旅游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人文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锡作为历史文人之乡,其众多名人故居也在不断开发保护之中,游客量也逐年增长。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进而提高重游率、增强市场吸引力成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与无锡有着相似人文气息的台北在名人故居的保护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将无锡和台北的名人故居游客满意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台北名人故居的开发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无锡名人故居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天禄 《绿色科技》2013,(12):62-63
研究了我国已有的园林现状、特色等方面,对园林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需要对园林进行区域的划分,分区域进行管理;禁止人员随意或是恶意对园林中的建筑或是植被等进行破坏,禁止对林区进行砍伐,提高园林的绿化率;对于古镇园林中的一些名人故居或是历史文物等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可以为其修建一个小型的纪念馆或是博物馆;请一些对民居文化、民族历史文化等有研究的学者来开展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州四杰"之一——董亦湘故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保护不力这一现状,对董亦湘故居的修缮和开发价值进行了调查,发现董亦湘故居修缮保护存在故居破损严重、修缮资金短缺、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创新不足等问题.并从修旧如故,保持故居原真性;创新发展,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智慧旅游,构建云上故居虚拟游;多方筹集,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四方面提...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湖南刘少奇故居位于中国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故居因其红色文化历史,因而受到国家的保护,并作为现代人游览、科普文化之地。故居曾遭遇抗日、文革等历史时期的损坏,但经过后期的维护和修缮,相对保持其各单体建筑的完整和构筑的安全,尽可能地使建筑延续其历史完整性和本真性。但因刘少奇故居现定位为旅游胜地,如何保护故居建筑,适宜地制定系统的维护策略,将故居历史很好地延续下去,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每一位游客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分析了其周边风貌、建筑质量,提出了相关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景名是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园林景点特色、营造园林意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梳理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景名的起源与演变,通过对其表现内容、创作依据和命名手法等的分析,探讨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景名的主要特点,这对保护与传承地域园林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橡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各主要植胶国橡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共享与保护现状,和分子标记技术在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的运用作了综述;同时根据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提高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研究水平的建议及近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西盟佤族有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规定和习俗,这些内容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佤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对西盟佤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促进我国林业法制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对蜘蛛的研究、文献记载与利用概况,简述了蜘蛛的形态及其生物学基本特征,提出进一步加强攻关研究,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这一重要天敌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草原管理体系,法律制度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管理方式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保护政策措施到位,权属清晰,草原监测工作精细,经营利用方式多样,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合我国目前草原管理政策,在完善草原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强化我国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靖宇县林业局林地资源现状,分析了该林区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了靖宇县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林地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林地和林木资源的调查研究,并参照国家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要求,对该局的林地保护利用总体方向和落实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可以促进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达到森林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容共赢。然而,目前我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法律体系不完整,利益相关者参与林地规划的程序不明确,林地规划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缺陷,致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不能很好地保障林业科学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土地规划法律体系,详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保障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规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来加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通化县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将林地按照商品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和保护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根据每个功能区的经营目标不同,实行分区经营、分级保护,为林地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eodatabase与CASE工具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具有多源、海量的特点。针对Geodatabase手动建模费时的特点,利用Geodatabase与CASE工具(Visio)进行UML建型,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空间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提高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成为目前林地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针对近年来横县林地保护利用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在横县有效保护和利用林地的战略,并提出对林地保护利用进行分区域、分等级、分类别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进山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62-164,174
通过对永安市湿地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概述 ,就如何加强永安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福建省浦城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例,应用SPOT 5卫星影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解决林地落界、林地保护等级、林地质量定级等林地保护规划中的具体问题。结果表明:3S技术是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支撑技术,同时是提高规划效率不可或缺的信息化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动态管理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构建空间地理信息技术设计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流程,建立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建设的方法技术。以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例,开发基于ArcSDE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该成果已用于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并可为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管理提供支持。结果表明: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能改善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由于林地分散地域范围广、数据量极大而带来的信息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