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根据发挥的主导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导功能的森林。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本文主要对阳朝乡国家级公益林的现状,以及公益林的区划和管理对当地林农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增加补偿资金、进行合理区划调整、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等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林业、气象、遥感、土壤、植被等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国家标准,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对内蒙古喀喇沁旗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喀喇沁旗国家级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比较明显,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大,达到37.43亿元。(2)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和支持服务价值占比较大,文化服务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公益林是实行最严格保护的森林,是发挥生态保护功能的主体,是维系国土生态安全的基石。采用辽宁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及中国科学院modis等数据,从权属、生态区位、起源、林种、龄组、树种结构、群落结构以及植被覆盖、植被生长状况、森林质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分析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的分布、结构、质量以及生态价值,总结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现状,分析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级公益林区划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对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及布局进行调整,提升国家级公益林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苏省生态公益林现状,分析了当前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在认识、规划、执法和补偿等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出台生态公益林规划、将重点公益林优先纳入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高效的退出机制、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提高补偿标准、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等6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环境经济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也是评价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文章以达茂旗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物种保育功能和价值做出评价,力求体现该地区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SWOT分析法,论述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发展过程,并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认识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投入渠道、强化政府行为、明确保障措施、建立补偿新机制、建立限制性利用机制等对策措施,进而推进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改革,调动生态公益林经营主体积极性,促进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分析,并针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即正确认识生态公益林的价值。深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效可行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对策措施,促进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范英 《内蒙古林业》2010,(12):16-17
大同市地处半干旱风沙区,林业建设是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公益林建设又是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它不仅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是实现大同这座塞外名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辽宁白石砬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数据,参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对丹东市公益林生态服务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丹东市2014年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8.07亿m3,固碳203.19万t,产生氧气464.53万t。该地区2014年生态公益林服务总价值为250.28亿元,生态公益林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可忽视作用。各项服务价值由大到小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栎(柞)类占所有树种组总价值的88.67%,是该地区服务价值的贡献主体。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监测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利用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对浙江省东阳市的公益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等8大类别11项指标进行监测调查,从而对生态效益作出科学的评估,掌握生态公益林状况、动态变化及生态功能发展趋势,客观反映建设成效,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森林经营者发布《东阳市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监测结果表明:东阳市现有重点生态公益林43448hm2,生物总量455.22×104t,2010年全市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价值33.87亿元,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云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002年以及2012年数据,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对云南省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通过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评估云南省生态公益林10年建设成效。评估结果,云南省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由2002年的3 666.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 321.82亿元,增加1 655.82亿元;单位面积价值由2002年的6.07万元/hm~2增加到2012年的7.90万元/hm~2,每公顷提升1.83万元。表明云南省生态公益林10年建设成效显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了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显著,水土保持功能突出,净化空气质量贡献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具体阐述了生态公益林的多重效益和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辽宁省抚顺市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等相关林业行业标准,应用分布式测算理论,对辽宁省抚顺地区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抚顺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76.76亿元,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抚顺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贡献主体,是该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生态补偿以及生态公益林发展计划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自2001年启动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还不尽完善,如何建设生态公益林,如何管理生态公益林,如何科学确定公益林补偿标准等问题,是生态公益林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索和完善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从而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林业建设已由木材生产转向了生态建设,公益林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林业建设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国家级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满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文章从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建议对策,使得国家级公益林更好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师丙海 《中国林业》2014,(13):34-35
大同市地处半干旱风沙区,林业建设是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公益林建设又是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它不仅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是实现大同——这座塞外名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尤溪县"两类林"划分、生态公益林分布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情况,分析当前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完善,林农经营积极性不高;管护责任难落实.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建设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研究采取相适应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和提高全民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探究西藏公益林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对掌握地方生态状况、保护森林资源有重要作用。基于西藏自治区1 244个固定样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状况的调查数据,结合有关资料,计算西藏自治区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从森林生态状况与森林生态效益两方面展开分析,对其公益林生态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西藏自治区生态公益林整体生态状况较好;(2)全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6 578×108元/a,总生物量108 621.5×104 t,总碳储量54 506.3×104 t;(3)全区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净化大气、滞尘减噪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年实物量共496.70×108 t;(4)西藏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森林游憩方面的价值功能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5,(5):44-4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是科学、公平地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前提和基础。以株洲市生态公益林小班为对象,基于生态公益林权属、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林分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指标构建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系数模型(CF)。通过补偿系数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分级量化,基于当前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应地提出了其分级补偿标准为(120+CF×100)元/(hm2·年)。  相似文献   

20.
绍兴市生态公益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详细分析绍兴市生态公益林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积极推进林地流转、搞活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多渠道筹措投入资金、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切实强化林政管理、完善生态公益林保护机制等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