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濮阳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进行种植和养殖,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简单阐述了林下经济的意义,分析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进行了评析,并对如何促进濮阳市林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进行种植和养殖,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该文简单阐述了滕州市林下经济的概况,对5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进行了评析,总结了滕州市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滕州市林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凯利 《山西林业》2023,(5):40-41+56
羊肚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食药兼用菌,适合在林下栽培种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极高。在分析山西自然生态条件基础上,研究推广羊肚菌林下栽培实用技术,旨在为山西林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森林资源富集区,依托优势资源发展林下魔芋产业是提升林下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出路。以安康市为例,选取2010—2021年全市林业经济增加值及魔芋产业产值等数据,采用实地调研法和数据分析法,分别从魔芋产值产量、种植面积、产业优势等方面对魔芋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魔芋产业与林下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机理及路径,依据资源禀赋理论,提出充分利用当地森林资源优势和富硒特色产业政策扶持,创造魔芋产业原生态种植条件和环境,扩大林下魔芋种植基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林下种植人员专业素养,科学开展林下魔芋种植技术等对策,共同促进魔芋产业与林下经济协同互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目前国内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林下栽培范例和栽培特点,分析各种植模式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和栽培效果,针对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的问题,对比广西林科院研发的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新技术,分析新种植方式的利用效率和实施效果,提出林下种植是铁皮石斛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林下装置仿生栽培模式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疆国有林场(站)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荫之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为构建稳定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林地综合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林场(站)发展林下经济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做到科学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简述了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良好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应抓好优良林下经济种苗基地建设、林下经济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以林改促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发展非公有制林下经济产业及加大政府对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的投入是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当前提出的一种新型概念,该理念基于生态理念作为基础,比如实行多层次的养殖与种植相结合,以此提高种植效率,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分析了当前林下经济产业的几种常见经营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为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草果是重要的中药材和香料,是我国西南地区十分重要的经济物种,提高草果的人工栽培技术,促进草果的高产优质种植对促进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十分必要。云南省个旧市就十分重视草果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业资源改善草果的人工种植,发挥资源优势,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探讨了林下草果人工栽培技术,旨在为个旧市林下草果种植的推广和其他省市区的林下草果的培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平县共有林地235300 hm^2,其中.核桃种植面积为33400hm^2,林下资源种植和林下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核桃林下进行菌猪苓([Po/yporg umbellat(Pers.)Fries)推广性种植对新平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对新平县助推山区群众脱贫,增加贫困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叶青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中草药,为探索适宜淳安县区域特色的栽培技术,为农民创收增收,通过袋装种植仿野生栽培的方法,开展了山核桃林下三叶青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产量稳定、管理便捷、适应山区林下的种植模式,以期促进淳安三叶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在目前的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下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一种主流形式。阐述了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利条件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并对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作出了相应的效益评价,希望为其他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近年来林下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该发展模式对于缓解林农利益和林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我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桉树前期产出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国南方地区试验了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其中林药模式可以提高桉树产量和中药材生长量、提高林分生物量等。结合惠州市惠城区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的实际,对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的实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林药间作成为林下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核桃抗干旱瘠薄、抗病能力强,果实品质高,经济效益好,成为太行山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核桃幼树期树冠覆盖度小,土地和光能利用率低,适宜种植低矮经济作物。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品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花,有散风除热、平肝明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优势进行种植和养殖,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濮阳市清丰、南乐等地积极开展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等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几种适宜在濮阳发展的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当今林业发展的一种高效率、绿色环保的新型经济产业,为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起到了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农业、林业、养殖业的相互结合和制约,可以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介绍了林下经济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主要模式,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蓝莓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作为新兴的林下经济产业,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介绍我国蓝莓种植、加工概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蓝莓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从蓝莓供给源、产品质量、销售地点等几方面预测了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经济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林改之后增加林地产出、提高林业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概述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组织形式和做法,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提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推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