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连永刚 《林业科技》2012,37(2):33-34
在日本落叶松育苗生产中,应用木酢液进行种子处理、土壤杀虫及苗期病害防治的试验表明,应用木酢液后,不仅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品质,降低苗木的病虫害感染率,同时还对土壤改良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丝绵木不同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和不同苗龄苗木无灌溉荒山造林试验,初步解决丝绵木在本地苗木生产和荒山造林适宜苗龄问题。试验表明,5年生生长健壮苗木可作为采种母树;室内沙藏应覆沙5 cm以上抑制种子过早发芽;秋季和春季均可进行播种育苗,去除假种皮可促进苗木破土;苗圃气候干旱,播种后要加强灌溉措施,否则导致育苗失败。1~5年生苗木均可用于荒山造林,考虑造林成本和其他因素,荒山造林建议使用2年生裸根苗;容器苗当年可直接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3.
对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播种时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的播种时间对花梨木发芽、成活及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种子的平均发芽率达32%;花梨木冬播苗1年生平均苗高120 cm,平均地径0.5 cm,分别是春播苗的1.33倍和1.43倍。因此,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苗木的生长要好于春播苗。为今后花梨木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七叶树种子是温带顽拗性种子、容易失水而影响种子的生命力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育苗方法和遮荫处理对七叶树的播种和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其种子萌发力和苗木生长质量。结果表明:冷层积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到80%,高于温室盆播和秋播种子;温室盆播育苗,可以延长幼苗的生长期,其植株高度比大田育苗提高20%左右;50%遮荫显著提高七叶树的幼苗生长质量,75%遮荫使苗木的生长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5种方式处理天目木兰种子进行的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当年采集去除种皮后播种的种子萌芽率较高,可达61%,且生长整齐;保留种皮的萌芽率38%;自然条件下干藏的种子第2年经过浸种处理播种的萌芽率为21.2%;不浸种直接播种的萌芽率只有6%;经过沙藏层积处理的种子萌芽率最高,达75%。1年生苗平均高9.9 cm,平均根长10.2cm,平均侧根17条,苗木生长健壮,可在室外正常越冬、度夏。  相似文献   

6.
朱砂根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种子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土壤基质、贮藏方法、苗床覆盖、遮荫处理以及不同育苗密度进行试验对比,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朱砂根1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并进行苗木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朱砂根播种育苗以种子去果皮、混沙湿藏,营养土(袋)播种,播后床面用地膜小拱棚+谷皮覆盖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以75%的拱棚遮荫朱砂根的生长量最大,以株行距8 cm×8 cm(150株/m2)的密度合格苗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比营养袋播种育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大,但朱砂根为常绿植物,建议在生产上推广营养袋育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对如何提高山乌桕种子发芽率和促进苗木生长开展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山乌桕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采用2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6~12 h,可有效提高山乌桕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率可达93. 7%,比对照提高了13. 4%;采用V(珍珠岩)︰V(泥炭土)=1︰1作为山乌桕播种容器育苗的基质,其平均成苗率可达85. 3%,一年生苗木的平均地径可达1. 44 cm,平均苗高可达147. 52 cm,能有效提高山乌桕种子育苗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乡土树种石笔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南优良乡土树种石笔木的种子预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以及对苗木物候、苗木根系生长、苗木生长节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石笔木实用的、较为系统的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天目木兰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渐危种,庐山植物园于1964年由浙江天目山引入,2001年开始开花结果,2005年采得种子850粒。我们用5种种子处理方式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当年采集去除种皮后播种的种子萌芽率较高,可达61%,且生长整齐,保留种皮的萌芽率也能达到38%;自然条件下干藏的种子第二年播种,播种前经过浸种处理的萌芽率为21.2%,但生长不整齐,不经过浸种处理直接播种的萌芽率只有6%;经过沙藏层积处理后播种的种子萌芽率最高,可达75%。1年生苗平均高度9.9cm,平均根长10.2cm,平均侧根17级,苗木生长健壮,可在室外正常越冬、度夏。  相似文献   

10.
对红树植物海漆的采种、种子贮藏、育苗、苗木生长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东寨港海漆植物最佳采种期为5月下旬到7上旬;种子不耐贮藏,应随采即播;采用营养土育苗为好,播种发芽率为78.3%;育苗6个月平均高为33.5cm,平均地径为0.38cm。在育苗过程中遇干旱海水盐度升高或低温时,均可抑制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1.
冯志海 《防护林科技》2019,(6):52-53,68
为了提高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刺槐播种育苗效果,在播种育苗中设置了覆膜试验,比较覆膜后的种子出苗情况及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未覆膜的刺槐处理相比,覆膜处理下的出苗率有所提高,达98.23%,比未覆膜的高19.3个百分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出苗时间比未覆膜提前2d;苗木的高、胸径及地径生长更旺盛,优质苗比例更高;越冬后覆膜处理的刺槐苗木抽干率比未覆膜的降低了25.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进行不同粗度根段和不同ABT6浓度浸泡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苗木高度、地径、出苗率均与实生苗对照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根粗度减小,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1.2~1.6 cm径级根段的出苗率和苗木地径最大,分别达到67.5%和0.52 cm,苗木高度则以>0.8~1.2 cm粗度径级根段最大,为14.98 cm,但无论苗木地径还是苗木高度均小于同期播种的实生苗,苗高仅为对照(31.40cm)的47.73%,地径仅为对照(0.72 cm)的71.68%.采用根段育苗虽可节省种子成本,但苗木生长相对较为纤弱,需培育多年才能达到当年实生苗的平均水平,且取根不易,不适于规模化扩繁.因此,从工效、成本和生长情况综合考虑,美国山核桃育苗应优先选择种子繁殖而非根段育苗.  相似文献   

13.
红椿播种育苗技术试验,应用温水和植物激素溶液不同方法浸种,采用大田和容器不同的方式育苗.对不同生长状况的苗木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植物激素溶液浸种育苗的苗木,比用温水浸种育苗的苗木种子发芽率高,苗木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苗木生长快又整齐.种子发芽率能提高16%,平均苗木生长可增大9%,地径粗11%.  相似文献   

14.
乐昌含笑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来端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441-445
1993-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乐昌含笑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4种播种方式,其中以密播芽苗移植为最佳,这一播种方式是种子先在大棚内密播,出土后进行芽苗移植,当年苗高达90.13 cm、地径0.85 cm,每公顷生产优质苗22.5万株;其次是点播与条播较好,但条播便于管理有利生产应用;撒播虽产苗量高但苗木质量较差,生产上一般不宜采用.穗条不同部位1年生扦插试验显示:以梢部插穗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为85%,1年生苗高达156.2 cm,根径为1.32 cm;其次是中部插穗生根率为63%;基部插穗最差,生根率仅有18%.中部穗条苗木的高径生长量大于基部,但两者均小于梢部.3个部位的移植成活率较高,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椤木石楠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及育苗方法进行了观测试验,初步研究了椤木石楠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椤木石楠大田育苗播种量以0.035-0.040k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59cm,地径平均0.52cm,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有2个生长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天台鹅耳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种方法,探讨不同的采种、播种时间对种子育苗出苗率、存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及ABT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8日采种、当年冬播较合适,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72%和52%,比春播分别提高32%和25%;6月21日采集插穗经ABT生根粉100 mg·kg-1溶液处理2 h扦插成活率较高,达27.7%,根长达14 cm。  相似文献   

17.
花榈木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花榈木苗木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育苗方式的种子的发芽率、高径生长量、根系生长量差异极显著;营养袋有利提高花榈木种子的发芽率及苗木的高径生长和主根生长,但侧根生长较差;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生产上提倡采用营养袋育苗。  相似文献   

18.
在江淮丘陵地区首次较大规模引进薄壳山核桃的育苗过程中,为提高引种成功率和苗木生长量,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苗高、地径、树冠生长及成苗率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盘黄棕壤为主的江淮丘陵地区,可以进行薄壳山核桃引种育苗;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量;间隔不长的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批次的大粒种子生长量比小粒种子大。  相似文献   

19.
银杏种子播种育苗试验,采用两种不同处理种子的育苗对比,在于摸索适应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银杏种子播种育苗的基本技术.试验表明,在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下,银杏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后育苗,其一年生苗木平均高和平均地茎分别比没有催芽过的种子育苗要高23.0%和116.0%,平均单株侧根数增加128%;使用银杏催芽种子播种育苗,适应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苗木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丽豆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催芽处理方式,对濒危植物丽豆进行了播种育苗对比试验,观测了1年生、2年生苗的生长量、生物量与生长节律,得出:采用70%~90%的H2SO4液及GGR液处理种子时间短,效果最佳;全年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集中在4月至7月;1年生苗木生物量较小,2年生苗木生物量急剧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