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3年8月对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考察结果为:丰溪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两栖动物21种,隶属1目6科.其动物区系主要由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82.35%.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位于兰州市西北部的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具备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在获取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完备材料的前提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分类描述;在作单项评价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据此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颈鹤等大型水禽及其越冬栖息环境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并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九台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种类、数量及国家重点保护和"三有"野生动物状况,分析了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进而阐述了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是我国最北部的保护区。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特别是濒危动植物。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对恢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中俄两国野生动物的繁育、恢复和发展具有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的生态意义。文章介绍了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概况,分析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涛  陈蕾 《绿色科技》2019,(4):29-30
指出了自1996年王香亭主持进行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外,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当地资源调查。于2017年1~12月,在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设置了30个1km×1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保护区内首次监测到了野猪,再添了一个物种。  相似文献   

8.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保护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好这片绿洲,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6年的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西双版纳州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布  相似文献   

10.
四川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天然林资源、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特别以大熊猫为特保对象,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重点使用SWOT分析法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6~2017年,对贵州省德江县楠杆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兽类资源状况。调查共记录兽类41种,隶属8目19科。区系上,以东洋界物种和广布种居多,其中,古北界物种5种(12.20%)、广布物种17种(41.46%)、东洋界物种19种(46.34%);分布型上,东洋型物种较多,共23种(56.10%),古北型8种(19.51%),南中国型7种(17.07%),全北型、季风型和不易归类型物种均为1种(2.44%);生态型方面,以地面生活型最多(18种),其次为半地下生活型(11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24.3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7种。贵州楠杆保护区与梵净山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2)和宽阔水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6)兽类物种均表现为中等不相似;与麻阳河保护区的兽类群落相似性则表现出中等相似的现象(C=0.53)。楠杆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物种主要体现东洋界亚热带物种为主的区系特征,保护物种较丰富,但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管理机构应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努敏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省部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动植物资源情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4.
阐述羌塘自然保护区内草场资源及其承载力现状、社会经济和牧业生产现状,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和牧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牧业生产向野生动物的领地扩张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建设的网围栏切断了野生动物草路、水路及迁徙通道,并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草食性野生动物与家畜竞争草场;猎食性野生动物捕食家畜甚至攻击牧民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湿地自然保护区跨部门管理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由水、土、生物和人构成的生态系统,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管理必然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因此,应当按照生态系统管理思想,建立协调管理机制,成立合作管理机构,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管理。《自然保护区法》等法律、法规中应当安排适当的原则和规则,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跨部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状况分析入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和潜在优势,并将其应用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针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生态旅游原则,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性措施和旅游开发的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参与式评估(PRA)和生态保护知识KAP研究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自然保护知识匮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不良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是威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不仅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为了推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科学有效管理,分析了当前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巡护队伍建设、巡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为今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着手,分析了保护区的自身建设问题以及与当地民族社区发展的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9属,其中优势种26种。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根据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保护现状,对于如何将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建议,为后续保护区的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