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种群众多,保护野生鸟类是自然保护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价值、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便尽快恢复该区域野生鸟类种群数量,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郝昕 《甘肃林业》2011,(2):32-33
兰州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始云杉林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保护区是中部干旱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保护基地,在调节气候、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天保工程实施十年以来,保护区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天保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3.
迎着清风朗目的春早,我们来到甘肃民勤连古城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的老虎口。这里曾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现如今,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到处摇曳着人工栽植的一排排、一行行梭梭。那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的新的活力。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梭梭对恢复生态、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特别对防风固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然保护区传感器网络的整合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宣皓  张旭  李凡  邓广  郭颖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Z1):126-129
然保护区不仅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得到发展的同时,如何对保护区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4.9%增加到76.4%,生物多样性及珍稀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保护区周边群众多年来形成的"靠山吃山"的习惯难以改变,进保护区放牧、采野菜、挖药材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安全。为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近年来,保护区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坚决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红河州各自然保护区的历史由来,并通过论述保护区在动、植物方面丰富的多样性,阐述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价值和作用.最后,对保护区保护工作面临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和当前的保护经费紧张等困难也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7.
张普  刘刚 《陕西林业》2011,(6):39-39
一、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自然资源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森林火灾,森林火灾不仅难以预防和控制,而且破坏性极大,因此,针对牛背梁保护区的90.12%的森林覆盖率这一实际情况来说,森林防火工作显然成为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艾山地区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为了保护艾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珍稀物种及生物多样性,本文通过参与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工作,从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原因、调整范围、土地性质、功能区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保护区资源特点,提出发展面临管护难度大、组织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合理以及保护价值不高区域划入保护区等问题,同时提出顺应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分区模式,并分析调整前后的生态影响。使保护区内的各类动植物资源和主要保护区对象得到了更好地保护,进一步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善保护区管理体系和设施设备,提升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维护生态平衡等功能,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实现艾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抢救式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的不顺使许多已经建立起来的保护区陷入困境之中。文中对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困境及保护区的可持续保护的政策与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老虎洞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对其不同区域进行分类,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根据保护区的类型、性质、保护对象、功能区划分以及保护区总体发展战略与目标的要求,从宏观上将保护区分成3个不同保护力度的管理区域,即:绝对保护区域、严格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11.
对长白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考虑到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一九八○年被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参加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若是保护区外围林区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必将影响到保护区内部的生态平衡失调。现根据水文资料,对长白山森林砍伐后,对第二松花江水系文水要素的影响、及有关生态平衡做如下评价: 1.森林对年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量的影响第二松花江上游的径流补给来源主要靠降水,径流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年内降水的变  相似文献   

12.
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四川梅花鹿及其栖息地,通过对该保护区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保护区在四川梅花鹿及其栖息地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湖南酃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7个土壤剖面的18个样品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组成的分析和森林植被分布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土壤理化分析数据,论述了桃源洞保护区土壤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胡敏酸占有机质百分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胡敏酸占有机质百分含量A层大于B层;腐殖质含量高,结合水含量也高等土壤特征。为全面了解桃源洞土壤的形成和性质,积极保护自然资源,按生态平衡规律科学地规划、经营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保护区自然地理状况及光叶珙桐资源分布与群落结构对保护区的叶珙桐资源现状分析。论述了目前对保护区内叶珙桐资源进行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民众教育、管理建设、环境恢复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内叶珙桐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双柏白竹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掌握该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现状,评价该保护区的保护与科学价值,分析其在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管理建议,可为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思小高等级公路,途中有约20km的路段途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的勐养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该路段的珍稀保护和具有经济值的植物,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文章介绍了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迁移树种、移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此次迁地保护植物共移植8种78株,成活68株,成活率87%。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莱山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围子山保护区)是胶东半岛楸树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楸树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树种和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于2020年生长季,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楸树种质资源开展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围子山保护区共有楸树资源8.5万株,林龄从1年生幼苗到120年古树均有分布,楸树自然分布在阔叶林中或呈零星、小片分布于地堰之上,呈现出面广、量大、规格不同的分布特点。此外,围子山保护区属典型的胶东低山丘陵区,中、薄层土壤较多,生态环境脆弱,且完整性、脆弱性尚处于初期阶段,更容易受到破坏,这对今后保护区内楸树种质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系统分析了保护区建立以来楸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关保护策略,为楸树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区的根本,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抓资源保护就是抓最大的效益。保护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决定着保护区的存亡。1 保护工作的任务 保护工作是围绕保护自然资源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大体分为以下两类。1.1 保护自然资源安全 防止出现火灾、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资源事件。具体工作包括宣传、巡护。密切联系群众,向林区群众大力宣传自然保护的意义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保护区的认识。积极开展巡护,深入实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1.2 查处资源破坏案件 依靠群众,狠抓资源破坏案件,…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湖北林业科技》2017,(3):24-28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4属,单种科、孑遗种占比较大。(2)经优先保护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属于Ⅰ级保护的植物有6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16%;属于Ⅱ级保护的植物有18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47%;属于Ⅲ级保护的植物有11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29%;属于Ⅳ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8%。(3)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在共同研究的23种植物中,保护级别无变化和保护级别降低的植物各有10种,剩余3种植物保护级别上升。(4)此研究结果对了解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检验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成效有重大意义,便于保护区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