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杨是东北林区次生林中的主要树种,其生长较快,材质优良,是制造胶合板、纸浆等的重要原料,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存山杨林分大都是因山杨根蘖繁殖而形成的天然林,人工育苗造林成功率一直很低。据观察:山杨实生苗造林后一个月其主要根系(主根、主要侧根)伤口部位开始愈合,然后才分化出新的生长点,长出新根。而其它部位生长新根的能力很弱。这就表明山杨造林成活主要依赖造林时就存在的活的根系,其根系越多,苗木活力就越大,造林成活率也就越高。由于裸根苗木根系极易受损,造成山杨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为保证山杨苗木有一个较强…  相似文献   

2.
森林土壤的水文效应是评价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指标。以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土壤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各林分类型土壤容重的顺序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22g·cm~(-3))草类白桦林(1.29g·cm~(-3))草类山杨林(1.32g·cm~(-3))。(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最小,草类山杨林最大;毛管孔隙度草类白桦林最大,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最小。(3)不同林型0~30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差异较大,草类山杨林为1 514.78t·hm~(-2),最大;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为1 397.53t·hm~(-2),最小。不同林型土壤有效贮水量为草类白桦林(127.33t·hm~(-2))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35.81t·hm~(-2))草类山杨林(202.01t·hm~(-2))。  相似文献   

3.
1.杉木是我国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现已发现很多快速丰产林分,林农也有丰富的培育经验。在学习和总结这些经验中,我们试用了林型学原理与方法。、 2.在调查地区,根据地貌、土壤和栽培措施(主要是抚育强度和密度)的不同,把杉木人工林划分为3个林型组、6个亚组、8个林型和13个栽培型。 3.比较林型组、亚组、林型和栽培型的林木生长发育状况,可以看出,快速丰产的原因是综合的,是森林植物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为措施适当结合的结果。 4.对于今后的造林,我们建议,除了选择良种壮苗,实行烧山全垦以外,应根据不同的林型,设计合理的密度和加强抚育。并根据已有调查材料,正确估计森林将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山杨是我省次生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研究山杨的生长过程,与合理经营山杨林,特别是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山杨的年令与树高、年令与树径是二次抛物线相关,年令与材积呈三次抛物线相关、与生长率呈幂函数相关;阳坡与阴坡有显著差异的特性,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的营林手段对山杨萌生林进行抚育改造,结合间伐和更新,形成山杨复层异龄林,进而提高了山杨林分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有喜光、耐侧方庇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等特点。根据对我场苇塘沟经营区和爱国施业区不同立地类型山杨林的调查,发现山杨不仅可以使迹地及早还林,而且速生丰产,可与落叶松更新效果媲美。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调查地处于我场森林经理调查的51、69林班,向阳缓坡,暗棕包森林土,A层土壤厚度 8—12厘米,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703.6毫米。山杨林系撂荒地天然下种,平均年令30年,郁闭度0.80—0.95,未进行过抚育。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帽儿山白桦和山杨天然次生林凋落物产量、林地枯落物现存量及其周转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白桦林和山杨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435g!m-2和464g!m-2,两种林型凋落物的主要组分均为叶,占60%以上,其次为枝和碎屑,繁殖器官最少;(2)白桦林总枯落物现存量为1 421g!m-2,林地枯落物、小枝、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现存量各占1/3;山杨林总枯落物现存量为1 647g!m-2,林地枯落物小枝、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现存量比例分别为25%、45%和30%;(3)白桦林小枝、叶、碎屑周转时间分别为17.4a、1.6a和8.1a;山杨林小枝、叶、碎屑周转时间分别为6.9a、12.5a和11.5a,白桦和山杨林总体周转时间接近,分别为3.3a和3.5a。  相似文献   

8.
山杨林(Populus davidiana)是黑龙江省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分布极广,在大、小兴安岭及完达山等各主要林区均有分布。山杨林多为根蘖萌生,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是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山杨林所要求的生长条件并不严格,一般在土壤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半阳坡生长最好,常与白桦混生在一起,形成山杨白桦混交林。由于山杨林林分结构及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  相似文献   

9.
山杨,广泛分布于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林区,为我省速生乡土树种,笔者对五营林业局山杨林分的生长,主要病害及其经营措施作如下探讨。 1.山杨林分生长特点 标准地调查材料表明,山杨林分生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幼林高径生长快,15年生的山杨林分,平均高17米左右,高生长高峰比径生长高峰大约提早12年,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15年,23年左右接近平均生长量,直径生长量高峰在25年,32年以后低于平均生长量。 2.林分蓄积生长量,中龄林生长量占毛生长量的1/2左右,近熟龄往后占1/4左右。中龄  相似文献   

10.
以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性山杨纯林、黑桦纯林、白桦+山杨混交林、白桦纯林和黑桦+白桦混交林等5个林型内,设置1 m×1 m草本植物样方56块。通过野外调查取样,选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研究了不同林型的阔叶次生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山杨纯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1.94和0.84。黑桦纯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白桦纯林的最低。随着林型的变化,各指数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杨根蘖萌生苗和S1- 0山杨实生苗营造的试验林进行比较, 根据树高、地径、感病率、保存率等因子的调查分析,确定山杨根蘖萌生苗造林在幼龄期的生长优势,为解决山杨繁育困难、降低造林成本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三江并流区4种林型(云南松林、多变石栎+旱冬瓜混交林、山杨林、云南铁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分析不同剖面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分级特征,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各属性分级指标,结合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林型下的土壤砾石含量为10%~50%,土壤机械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粉黏比为0.71~2.68,属于偏砂质黏壤土;土壤pH值在5.15~6.77,C/N为6.09~15.95;不同林型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属丰富水平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钾和速效磷含量较低,前者随着土层加厚而增加,后者分布无明显规律。4种林型下的土壤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在0.9~1.8,肥力状况一般,不同林型土壤肥力综合系数排序:云南铁杉林>山杨林>多变石栎混交林>云南松林,普遍表现出深层养分缺乏,应适当补充P素和K素。  相似文献   

13.
立地指数表是评定林地质量的重要工具,它是反映林地生产力高低和林木生长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发挥土地最大效率,合理进行森林经营和适地适树制定造林规划,首先应当评定立地质量。因此,编制立地指数表对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黄龙山林区位于延安地区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区,主要森林树种有山杨、白桦、辽东栎、油松等。山杨生长状况随立地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生长好的可培育成檩柱材,一般的可培育成椽材,生长差的用材价值不大。在次生林抚育改造生产中,应当对不同的山杨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这就需要一种评定山杨林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安哲 《河北林果研究》2008,23(2):150-152
2006年6~7月对清西陵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获得了土壤动物1461个,隶属8个纲18类(目).其中,其中,山杨林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针阔混交林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双翅目,油松林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蜱螨目、小杆目和鞘翅目.物种数与个体数变化规律表现为山杨林>针阔混交林>油松林,H'和E的变化规律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油松林>山杨林.  相似文献   

15.
经 4a的引种育苗、栽培试验发现 ,三倍体山杨适应性强 ,材质好 ,植苗造林较本地山杨生长快 ,高、地径、胸径生长量分别为方正 15山杨的 2 4 5%、199.0 %、2 6 7.9%。其根蘖性强 ,用于本地山杨采伐迹地更新成本低 ,简便易行 ,适宜在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山杨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山杨胸径生长过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冀北山地山杨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拟合其立木株数生长过程随年龄变化效果最好,对数方程拟合其胸径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山杨天然次生林中,50年生的胸径总生长量为13.3cm,年平均生长量0.27cm/年。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5年生达到高峰,为0.80cm/年。该地区山杨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高峰到来早,中后期生长速度慢,总生长量较低,需要进行合理经营。  相似文献   

17.
山杨林地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水分状况较好,有利于飞播油松的发芽成苗。但因山杨林冠遮荫,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高、地径连年生长量很小。为了促进油松幼苗、幼树的生长,加速成林过程,1982年我们进行了山杨林疏伐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试验区的自然概况试验区设在宜川县英旺林场圪背岭播区。该场地处黄龙山东侧,海拔900~1250米。土壤为褐色土,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9.8℃,年平均降水量574.4毫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杨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和半阴坡,纯林,郁闭度为0.4~0.8,林下灌木  相似文献   

18.
在承德山杨适生区引进三倍体山杨组培苗,通过嫁接、根繁及嫩枝扦插繁育出一批苗木,营造了试验林,并同5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山杨与对照5个品种山杨无性系高、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值三倍体山杨>平泉优>江南优>青山新16>青山新15>方正15。三倍体山杨年平均高生长量298m,地径312cm。材质结构细密,木材密度04726g/cm3,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长宽比高,是山区营造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和次生山杨林迹地更新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吉林市林科所张国连和李在田二位工程师,在对吉林省林区天然生长的山杨林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出速生山杨新品种,定名为大叶山杨(Populusl Daviidiana Var Macrophylla G.Z.ZHANG)。大叶山杨无论在形态上或生态上,均与一般山杨有较显著的区别。它干形圆满通直,树形高大(高可到30米)材质优良,轻软洁白,纹理通直,有绢丝光泽,易于加工,可与紫椴比美。大叶山杨抗性强,适生范围广,且速生,是我国北方营造速生丰产林,加快迹地更新  相似文献   

20.
山杨次生林干材心腐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杨次生林干材心腐规律的探讨才志行,姜世平,于英华(黑龙江省林业科研所)(山河屯林业局)梁凤山,张亚君(江山娇实验林场)(黑龙江省林业科研所)山杨次生林是黑龙江省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分布面积很广,在省内各主要林区均有分布。山杨林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