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越冬蜂巢的布置 1.蜂脾关系: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如4~4.5框蜂放4张脾,切忌蜂脾相差悬殊;室外越冬蜂群也要蜂多于脾,如4.5~5框蜂放4张脾。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 2.巢脾的排列:蜂量不足4框蜂的蜂群,最好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把半蜜脾放在闸板的两侧,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拥有5~6框蜂的蜂群,可以单群平箱越冬,布置蜂巢时,中间放半蜜脾,两侧放整蜜脾;蜂量在7框蜂以上的蜂群,应加继箱越冬,两个蜂箱各放8~9张巢脾,布置蜂巢时把饲料的80%放在继箱内,同样把整蜜脾放  相似文献   

2.
正三、正确处理好蜂脾关系在全年饲养过程中,中蜂除分蜂季节以外,均应保持蜂多于脾的蜂脾关系。圆桶、树洞、土穴内野生原始中蜂,建巢时都是单脾开始繁殖,工蜂紧紧护住巢脾,尤其是巢脾下方到卵虫区多层工蜂围集。只要有适当的蜜源,蜂群便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活框饲养中蜂也是这样,处理好蜂脾关系是关键,只有在分蜂季节可保持蜂脾相称或脾略多于蜂,其他时间均应蜂多于脾,也就是蜂密脾少。蜂多于脾的优势有: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冬季气候严寒,蜂群无论是室外室内越冬,原则上都应宁冷勿热,只要做到箱内冷而不结冰,热而不散球,就会达到理想的越冬效果。1.注意蜂脾关系。室外越冬的蜂群,蜂数应有6框以上群势,蜂脾关系要蜂多于脾,以适应外界气候条件;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切忌蜂牌相差悬殊。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2.注意巢脾的排列。用来越冬的巢牌以深褐色或黑色牌为佳,巢脾应是巢房整齐、无大量花粉,不可用未封盖蜜脾(易合甘露蜜)、花粉脾、浅色脾做越冬脾。平箱越冬的蜂群以封盖比较好的大蜜脾放两侧,封盖较差…  相似文献   

4.
封银 《蜜蜂杂志》2005,25(11):12-12
《蜜蜂杂志》2005年第3期刊登了我写的《建议蜂友们订一份〈蜜蜂杂志〉》文章后,黑龙江省陈树彪等很多青年蜂友给我来信询问越冬蜂巢的摆布情况。在此,借贵刊一角谈谈我对越冬蜂巢的布置,就不一一回信答复了。1越冬期的蜂脾关系采取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4~4.5框蜂放4张脾)。室外越冬的蜂群要蜂多于脾(5框蜂放4张脾),蜂路为12~15mm。2越冬巢脾的排列我采用的是平箱群越冬,封盖较好的蜜脾放两侧,封盖较差的蜜脾放中间,前部有少量空巢房的放中间。双王群:将有少量空巢房的蜜脾放在中隔板两侧,外侧放封盖较好的蜜脾,这样布置有利于蜜蜂结…  相似文献   

5.
蜂脾关系     
自从“中国养蜂”在1958年发表了有关蜂脾关系的文章以后,引起了养蜂同志们极大的兴趣和注意。所谓蜂脾关系就是指蜜蜂与巢脾的配合问题。一般有“蜂多于脾”、“蜂脾相称”和“脾多于蜂”三种情况。究竟在什么时候应该采用那一标准?这就必须要根据气候、温度、蜜源和蜂群的变化灵活的处理。冬季,为了保证蜂群能在安静的环境里安全越冬,无异蜂脾关系应该是“蜂多于脾”,如果我们采取厚包装的办法,则“蜂多于  相似文献   

6.
除越冬期外 ,蜜蜂数量与巢脾的比例与蜂虫关系密切相关 ,因为蜂脾关系的确定 ,是以蜂虫关系为依据。在春繁期 ,为保证第一代新蜂品质 ,必须保持高密度的蜂脾关系。例如 3脾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只放 1张脾开繁 ,饲料区放 1张蜜粉脾 ;4~ 5框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放 2张脾 ,饲料区放蜜粉脾。待越冬蜂更新后 ,就采用渐增性加脾法恢复群势 ,但隔板外不足 0 5脾的群暂不加脾 ,此期气温虽然稳定在 1 2~ 2 5℃ ,由于子脾增多 ,蜂巢不断扩大 ,仍应保持蜂略多于脾。蜂群进入增殖期后 ,蜂群开始快速增长 ,再以原有的蜂脾关系就难以调控蜂群 ,因为蜂群壮…  相似文献   

7.
怎样处理好蜂脾关系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孙全禄处理蜂脾关系是蜂群管理的主要技术环节,一年四季,都要涉及到。运用蜂脾关系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要根据峰群、气候、蜜源等情况来决定。蜂脾关系有5种,即“蜂多于脾”、“脾多于蜂”、“蜂脾相称”、“蜂略多于脾”、...  相似文献   

8.
中蜂咬脾一般是因为巢脾太旧,或者是在秋季蜂量下降,出现脾多于蜂的情况下发生。我用抽出老牌和劣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的方法,制止了中蜂晈脾的现象,并且防止和减少了巢虫和露头病的发生。对抽出的巢脾,除过老无用的可以熬煮化蜡外,其余全部用硫磺熏烟后保存起来。第一次熏烟要多熏一些时间,要求熏透,严防巢虫孳生。以后每隔3—7天再熏一次。这样保存下来的巢脾,不会生巢虫。熏脾的方法和意蜂保存巢脾的方法一样,但须防止巢  相似文献   

9.
<正>早春气温较低,要因时制宜,扩大子圈,增加子脾。蜂群刚开始繁殖时,只有少数几个巢脾上有子,可割开子脾周围蜜盖来扩大子圈。繁殖一段时间后,子脾常偏集巢脾一端,在蜂脾相称的条件下,把中间的巢脾调头,不久蜂群就会扩大子圈,几张脾的子圈就会变圆变大。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2/3的巢房封盖或有少数蜂出房时加第1张脾。当新蜂大量出  相似文献   

10.
蜂脾关系是蜂群中的一个重要关系。蜂脾关系有三者:即“蜂多于脾”、“蜂脾相称”和“脾多于蜂”。这三者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养蜂生产。长期采用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的方法,有利于增强蜂群对自然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饲料消耗和蜂螨寄生率。  相似文献   

11.
巢脾质量的优劣对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影响很大,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表明:双王群修造优质巢脾较为满意。双王群有两只蜂王产卵,子脾多,分蜂期拖后,增殖期相对延长,蜂巢的容积和空间相对缩小,蜜蜂感到巢脾不足,有强烈的造脾欲望。修脾的早晚要视群势、气候及蜜粉源而定,一般都在5月中下旬~6月初开始。蜂群处于增殖期,每张脾达到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外界蜜粉源旺盛、集中,蜜蜂能够采回新鲜花蜜、花粉,巢内贮存大量饲料。在造脾前,把巢础两面的房基上刷一层薄薄的纯蜂蜡溶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每次每只蜂王加1张巢础,放在子脾与蜜粉脾之间,待修成的新脾已产上卵后再加下一张,使新脾真正扩大为蜂巢中的子脾。傍晚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蜂脾关系?蜂脾关系指的是巢脾数量与工蜂数量及密度之间的比值。合理处理好蜂与脾的关系,是在蜂群饲养管理中,人为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蜂与脾的关系不能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要顺从蜜蜂生物学特性,根据蜜蜂数量、外界气候条件以及蜜  相似文献   

13.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8):22-24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以群为最小的生存单位,以巢为家,外出采集花蜜、花粉,归巢营巢造脾、哺育后代、酿造蜂蜜而繁衍生息。蜂与脾总是相互依存,蜂数、蜂脾的多少与巢脾的好坏及相互关系是影响养蜂效益的直接原因。蜂与脾的调整与增减适度是活框饲养中蜂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在论述蜂脾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养蜂生产中调节蜂脾关系的技术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蜂在春季繁殖期间蜂脾关系的确定,要根据蜂群成半球形的特点,加大巢脾和增加小的边脾来扩大蜂团。因此蜂脾关系的布置,也应适合中蜂巢的自然规律。据我的观察,认为只要每框蜂有1,500只以上,就可以算作蜂脾相称了。我采用的巢框上梁为27毫米,中蜂仔脾厚度是25毫米(平均值计算)。当框距为4—6毫米时,牌距已达到8—10毫米,这对哺育蜂可以通行无阻。为加快中蜂春繁速度,我采取紧缩4—6毫米的框距,效果是好的。中蜂是只要有蜂1500只左右就能有效地利用蜂群的哺育力。根据自然蜂巢是中间大、两边小的半球形式。我把框距紧缩到4—6毫米,既有利于保温,而且四框蜂可以放五框脾。快要出房的老子脾由蜂球中心抽出靠边放,将边脾放进蜂球中  相似文献   

16.
立冬前后,外界气温降低到0℃,蜜蜂不能出巢飞翔,就可进行冬季包装工作。在包装时要求箱内蜂脾相等,或蜂多于脾,多余的巢脾提出箱外储存,饲料储存量,一框蜂一框蜜。包装前还要详细检查一次蜂群,记录箱内情况,如蜂数,王龄,储蜜等,作  相似文献   

17.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18.
牛庆生 《中国蜂业》2004,55(3):10-10
1张标准的巢脾两面约有工蜂房6 6 0 0~6 80 0个,每只工蜂在巢脾上约占3个巢房的面积,因此,1张两面均为工蜂封盖子脾的巢脾,其工蜂全部出房后,理论上应有3框蜂左右。但在饲养管理实践中,子脾的成蜂率常达不到这个标准,夏季每张子脾成蜂2~2 5框左右,而秋季的成蜂率甚至不足5 0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 蜂种退化蜂种退化是指蜜蜂有益于人类饲养目的的某些经济性状(如繁殖、采集、抗病力、抗逆性等)向着不利的方面变化。这种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1 1 近亲繁殖:部分养蜂者多年来饲养一个品种,以少数种群做种用群,累代近亲繁…  相似文献   

19.
一、促进蜂王产卵。12月至来年1月份傍晚,每群蜂饲喂糖浆(糖水比1:1)250~300毫升,饲喂2~3天,放出蜂王,等待蜂群散团,钻进巢房内的蜜蜂出房,抖蜂紧脾。原有3框左右的蜂群,紧脾后留1框蜂,有少量的角蜜空脾放在巢脾中央,两侧暂不加隔板,不放保温物。副盖上覆盖草帘。蜜蜂在巢脾上密集结团,晚上饲喂糖浆,蜂王在工蜂密集的巢脾上,当温度适宜时又得到充分的饲喂,  相似文献   

20.
生产稀薄蜜严重影响到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业界人士极力呼吁生产成熟蜂蜜,提高蜂蜜质量。现阶段,我国成熟蜜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养蜂发达国家,并未形成配套的生产技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里就具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说明,仅供参考。1采蜜期的饲养技术问题1.1蜂脾关系蜂多脾少,易产生分蜂热及造赘脾等,影响蜜蜂采集的积极性,浪费蜂力,降低采蜜量;蜂少脾多,蜂群贮蜜不集中,子脾零散,内勤蜂增加,采集蜂减少,对采蜜繁殖都不利,因此在采蜜初期应蜂脾相称。巢脾的摆放方法是:继箱放老蛹脾、小面积子脾和空脾,巢箱放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