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氮素指数施肥法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进行不同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格木幼苗的苗高、地径以及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茎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地径及根、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根冠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 个性状,确定格木、降香黄檀苗期的最佳总施N 量分别是1 000、5 000 mg/ 株。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内以中美山杨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1、4、8、16 mmol/L)处理对中美山杨幼苗生物量分配以及根、茎、叶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幼苗生物量,7月份和9月份在N16水平下达最大,8月份在N8水平下达最大,从7月份到9月份,叶片中的生物量比例逐渐降低,根系的生物量比例逐渐增加。(2)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苗木体内根、茎、叶中氮浓度明显增加。生长末期根、茎、叶中氮浓度平均达到生长初期的1.16、1.38、1.03倍。(3)本试验可为中美山杨幼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氮水平对杉木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杉木苗的苗高、地径、根长、生物量、分枝数、分枝总长、根蘖数等生长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施N量均以150kg/hm~2时最高,但当施N量≥225kg/hm~2时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花椒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九叶青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花椒-大豆、花椒-辣椒、花椒单作)和3个水平的施氮量(0、1.5、2.5 g/株),测定不同混作模式和施氮水平下花椒的干物质质量、光合指标及矿质养分含量。【结果】在3种种植模式中,施氮均能增加花椒干物质质量,在每株1.5 g施氮水平下,花椒-大豆混作能提高花椒的干物质质量。2种混作模式均会提高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减少胞间CO2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在不施氮处理下,花椒-大豆混作模式和花椒-辣椒混作模式的花椒净光合速率比花椒单作分别增加了70.69%、59.28%。在每株0、1.5 g施氮水平下2种混作模式均降低了花椒胞间CO2浓度。在3种氮素施用水平下,混作模式对花椒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每株2.5 g施氮水平下,花椒-大豆混作模式和花椒-辣椒混作模式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花椒单作模式高了34.39%、42.81%。在花椒单作和花椒-大豆混作模式中,氮素水平对花椒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在花椒-辣椒混作模式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榆树幼苗C、N、P分配格局对氮沉降和降水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明确榆树对水氮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4月末,将榆树幼苗(株高37.76 cm,茎粗0.44 cm)盆栽于风沙土(全C、N、P含量分别为4.52、0.31和0.11 g·kg~(-1))中。采用两因素(氮素和水分)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施氮处理梯度(施不施氮及添加5、10和15 g N·m~(-2)a~(-1))以及3个水分处理水平(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增加50%和增加10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榆树幼苗叶、枝、茎、粗根和细根的C、N、P含量及计量比变化特征,探讨C、N、P元素含量的稳定性及其异速生长关系。【结果】施氮和增加降水对榆树幼苗不同器官N、P含量及比值均具有显著交互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叶和细根C含量增加,枝、茎和粗根C含量保持稳定;各器官N含量及N∶P升高,C∶N降低;叶和茎P含量降低,叶、茎和细根C∶P增加。随着降水增加,叶和细根C含量下降,枝、茎和粗根C含量保持稳定;枝和茎P含量下降,C∶P和N∶P上升。而在不同氮沉降水平下,降水增加对各元素分配影响不同。当不施氮时,随着降水增加,叶N含量及N∶P增加,C∶N下降;叶、粗根和细根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P先降低后升高;细根N∶P先增加后降低。当施氮量为15 g N·m~(-2)a~(-1)时,随着降水增加,叶N含量下降,C∶N增加,N∶P无显著变化;叶、粗根和细根P含量下降,C∶P增加;细根N∶P逐渐增加。水氮添加处理下,幼苗C含量顺序为茎、枝和粗根叶和细根,N和P含量顺序为叶细根枝、茎和粗根。各器官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异系数不同,C含量变异系数为叶和细根枝、茎和粗根;N含量变异系数在叶和粗根中最大,在细根中最小;P含量变异系数在茎中最大,在叶中最小;C∶N变异系数为粗根叶、枝和茎细根,C∶P和N∶P变异系数为茎粗根和细根叶和枝;且各器官N∶P变异系数均高于N、P含量变异系数。幼苗叶、枝、粗根和细根中C与N含量具有显著异速生长关系,C与P含量在叶和粗根中呈显著负相关。各器官N与P含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异速生长指数在-0.534~-1.224之间。【结论】氮沉降可提高榆树幼苗叶和细根C含量、各器官N含量及N∶P、叶、茎和细根C∶P,降低叶和茎P含量、各器官C∶N。降水增加可提高枝和茎C∶P和N∶P,降低叶和细根C含量、枝和茎P含量,同时N利用效率降低,P利用效率提高。N含量稳定性在细根中最强,P含量和N∶P稳定性在叶中最强,N和P含量稳定性在各器官中均高于N∶P。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用量对文冠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一年生文冠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氮素处理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梯度用量对文冠果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及根、茎、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梯度处理对文冠果幼苗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有显著促进或抑制的影响,氮素施用量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文冠果幼苗的生长。因此,文冠果幼苗的最佳氮素施用量为200 mg/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1年生桢楠幼苗为材料,设置5个氮水平CK(0)、N1(5.7 g·m-2·a-1)、N2(11.4 g·m-2·a-1)、N3(19.0 g·m-2·a-1)和N4(38.0 g·m-2·a-1),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均促进了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的增长,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和叶面积均以N3处理最高,分别为CK的3.93、1.51和1.33倍;不同施氮处理均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各施氮处理下整株鲜重分别较CK提高了22.15%、31.53%、96.45%和45.82%,以N3处理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幼苗的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均先升高后降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N3处理的桢楠幼苗质量最佳,说明适度氮沉降能促进幼苗生长,但更高水平的氮沉降可能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比较长期施氮下不同氮水平间暖温带油松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自养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呼吸各组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评价区域森林长期施氮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西太岳山油松天然林进行10年(2009—2018)的氮添加试验,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对照(CK,0 kg N·hm-2a-1)、低氮(LN,50 kg N·hm-2a-1)、中氮(MN,100 kg N·hm-2a-1)和高氮(HN,150 kg N·hm-2a-1),于2016—2018年生长季对土壤呼吸速率、自养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进行监测。【结果】在长期(8~10年)施氮下,相比对照,LN、MN和HN处理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21.9%、27.3%和29.1%,年均异养呼吸速率分别降低21.8%、36.6%和31.4%,而土壤自养呼吸速率未改变,土壤p H值下降0.07、0.37、0.78个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下降了11.3%、14.5%、14.7%,但长期施氮未改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细根生物量;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自养呼吸速率与细根生物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不同处理下土壤自养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的指数正相关(P0.05);长期施氮可提高土壤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CK=2.19、LN=2.90、MN=2.86、HN=2.34),但会降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值(CK=2.72、LN=2.23、MN=2.12、HN=2.27);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不显著;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双因子模型可分别解释自养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的28.7%~42.0%(P0.05)和64.9%~78.1%(P0.001)。【结论】长期施肥未明显改变土壤自养呼吸速率。长期施氮通过抑制土壤异养呼吸使土壤总呼吸降低。长期氮添加对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Q10的影响不一致,而呼吸底物的可利用性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是主要因素。为提高土壤呼吸及其组分预测模型的精度,应综合考虑细根生物量及呼吸底物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氮肥施用量或容器深度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本研究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容器苗,探讨2种措施对苗木质量提升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栓皮栎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施肥水平(100 mg N·株~(-1))及2个容器深度(25,36 cm),通过测定第1年生长季末栓皮栎苗高、地径、生物量、养分浓度以及不同径级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结果】施氮肥与容器长度交互效应对根氮浓度和中等径级根系(2~3 mm)的根体积、表面积显著,25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中等根系径级生长,100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根系氮浓度提高,这表明交互效应对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2种措施交互作用通过影响根系来调控苗木质量。主效应表明,充足施肥量有利于地径生长、根氮和钾浓度提高;容器长度对根系结构的影响较施氮量显著,深容器可促进根系径级为3~4 mm的根系发育,否则造成窝根;长容器可促进苗高生长、茎生物量积累以及茎氮浓度提高。【结论】苗木生长、养分、根系结构对施氮量与容器深度的交互效应与主效应响应规律证实2种措施相结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容器苗最佳组合为100 mg N和36 cm深的容器。  相似文献   

10.
以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乎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和缩球囊霉对刺槐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后刺槐根系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和植株的生物量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土壤中施氮量为0.4 g·kg-1水平时最好;相反,刺槐叶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施氮量为0.4 g·kg-1水平时最小.AM真菌的菌根效应因菌种不同而异,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其菌根侵染率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显著,更能促进刺槐的生长和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11.
张晓伟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4):32-33,41
为了比较不同氮用量水平下中国北方地区油松幼苗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为10 nmol·L~(-1)时幼苗最高,为1.44 m,在施氮量为20 nmol·L~(-1)处理下,油松幼苗基径最粗,为37.45 mm;以不施氮肥的处理根生物量最大,为120.21 g;随着浓度的增加,茎生物量逐渐降低,5 nmol·L~(-1)处理的茎生物量最大,为192.41 g,施氮浓度为10 nmol·L~(-1)处理下叶生物量最大,为37.13 g。  相似文献   

12.
氮素营养对西南桦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设置每株0,50,100,200,300,400,600mg7个氮素处理,开展西南桦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究氮素供应水平对西南桦幼苗生长以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旨在揭示西南桦幼苗的氮素需求,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以及叶面积随着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至氮施用量每株>200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而叶面积则显著递减;2)西南桦幼苗叶片N,P和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叶片N和K含量在施氮量每株>200mg、生物量稳定之后仍持续增加,说明由于植株对N和K的奢侈消耗造成植株体内的养分积累,而叶片P含量在施氮量每株>100mg之后即趋于稳定,说明植株对P的需求已满足而保持其含量稳定;3)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西南桦幼苗叶片N,P,K的临界含量分别为37.8,4.1,24.4g·kg-1,最适含量分别为37.8~59.1,4.1~6.3,24.4~34.7g·kg-1,综合3个最适含量范围,推断出西南桦幼苗的最适施氮范围为每株200~400m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杉苗对氮素营养的需求 ,按 0 0 ,1 0 ,2 0 ,3 0 ,4 0和 5 0g氮 /盆 6个水平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水杉苗高、地径、分枝数、分枝总长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当施氮量超过 3 0 g/1 5kg土后 ,这些项目又随施氮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水杉苗叶绿素的含量对氮素的反应亦与此类似 ;根、茎、叶的含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探讨豆科树种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施氮处理与pH环境的响应,为探索高效生物固氮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可控实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氮素及pH分别设置N1,N2,N3,N4及pH4.5,pH5.5,pH7.5,pH9.5各4个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1)在N2与N3施氮处理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而N1处理幼苗根系结瘤能力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且均在pH7.5处理下根系结瘤能力最强;2)尾巨桉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除pH9.5处理外,降香黄檀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施氮后降香黄檀与尾巨桉的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含量均有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表现相反趋势;4)除N3处理外,降香黄檀与尾巨桉幼苗在pH5.5处理下的生物量均大于pH4.5和pH9.5处理下的;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会受到降香黄檀生理状况与尾...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阜新地区文冠果苗期的最佳施氮水平,以1年生文冠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区盆栽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的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对文冠果幼苗的苗高、地径及干物质积累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并且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生长量和生物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筛选出阜新地区文冠果的最佳苗期施氮水平为240 mg·株-1。  相似文献   

16.
对尾巨桉DH32-29容器苗苗期进行5个水平的指数施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的指数施肥方法对苗木的生长、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施肥处理的苗木其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为不施肥处理的260.7%、228.7%、654.8%、129.9%、571.2%;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氮量为50mg·株-1的苗木苗高最大,施氮量为100mg·株-1的地径、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均为最大,SPAD值在施氮量为150mg·株-1时达到最大;不施肥处理的根冠比最大,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小;施氮量为100mg·株-1的苗木质量最好,为最佳指数施氮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2种不同施肥方式(等量施肥和指数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分别设置3个处理(100、300和500 mg/株)开展交趾黄檀幼苗盆栽试验,施肥结束1个月后对植株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肥有效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养分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施肥水平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影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显著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的苗高,而对地径的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同等施肥水平内不同施肥方法间差异效应不显著。在合理氮肥供给时,指数施肥优于等量施肥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幼苗早期高生长,植株物质积累,N养分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累积。N匮乏时,等量施肥促进交趾黄檀幼苗根系和叶片生长,提高根和茎中N、P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中,300 mg/株的指数施肥处理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养分承载和生理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指数施肥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容器苗的生长。合理施肥方式,可以满足交趾黄檀苗木有效N供给,使树体营养元素保持适当的水平,实现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8.
杉木苗期施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杉苗对氮素的需求,我们按0.0,0.4,0.8,1.2,1.6和2.0g氮/盆6个水平进行施肥,结果表明:1.杉木苗高、地径、干重、分枝数、分枝总长等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施氮量超过1.2g氮/盆后,这些项目又随着施氮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此外,杉苗的叶绿素含量、单株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光呼吸强度等对氮素的反应亦与此相似。2.苗木单株干重与单株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与单株光呼吸强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3.植株根、茎、叶的全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叶全氮量与苗高、地径、单株干重及单株净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之间呈分段回归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柏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年生墨西哥柏幼苗为试验对象,以NH4NO3为外加氮源,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对氮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幼苗在高氮水平处理下其生长不断受到抑制,而在中氮水平处理下,幼苗生长不断得到促进.随着施氮浓度增加,墨西哥柏幼苗的根质量和根长均降低,表明氮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分配到根部分的生物量下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随氮处理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中氮组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而高氮组开始逐渐下降.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氮处理水平增加而增加.说明短期内中氮水平对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最显著,而高氮水平对幼苗光合色素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不同产区木荷种源在 NH4+-N或 NO3--N沉降下的生长表现和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形态氮素对木荷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在大气氮沉降环境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木荷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荷北缘种源区-浙江杭州种源、中部种源区-福建建瓯种源和中部靠南边缘种源区-江西信丰种源3个有代表性的木荷种源作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形态氮沉降( NH4+和NO3-)增加对不同土壤磷素处理下木荷幼苗生长和叶片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设置土壤低磷(1.1 mg·kg -1)处理和高磷(25 mg·kg -1)对照,以人为喷施 NH4 Cl和 NaNO3溶液进行氮沉降模拟,分别设置3个氮沉降量水平:0,80和200 kg·N·hm -2·a -1,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种源每处理重复12株苗。2013年11月收获,测定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并分别测定根、茎、叶各部分干物质量和磷、氮含量。【结果】不同形态氮沉降对木荷苗木生长影响差异显著,磷素可提高种源间对氮素的响应差异。在低磷环境下,不同氮处理下木荷植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变异系数较大,这为氮沉降下木荷耐受型植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低磷环境下,NO3--N 对木荷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显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较 NH4+-N处理高4.5%,17.8%和75.2%,叶片氮、磷含量提高,叶片 N:P 比下降。NH4+-N 对木荷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导致叶片磷含量下降,N:P升高,植株受到磷胁迫增强。而在高磷环境下,NH4+-N的促进作用增强,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较 NO3--N处理高13.5%,10.4%和25.4%。无论土壤在高磷还是低磷环境下,NO3--N 降低叶片N/P比,而 NH4+-N增加叶片 N/P比。木荷种源间对不同形态氮沉降响应差异显著,在土壤低磷环境下,NH4+-N处理抑制了福建建瓯种源和江西信丰种源生长,生物量下降,而杭州种源却在 NH4+-N80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生长较对照分别增加19%和20%。【结论】在低磷环境下,NO3--N对木荷不同种源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更强,而当土壤磷含量提高时,NH4+-N的促进作用增强,同时苗木生长差异增大。浙江杭州种源对 NH4+-N 的适应性更强,而福建建瓯和江西信丰种源则对 NO3--N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