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碧海短波     
自治区清理整顿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实行封闭管理的通知》精神,4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傅守正主持召开办公会议,听取了清理整顿北部原始林区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后,做出了六项决定: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中国版图“雄鸡之冠”,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植被类型繁多,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区重要的植物物种基因库。文章介绍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分析了本区域植物区系组成及主要植被群系特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我国惟一集中连片、面积最大、从未被开发并保存完好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原始林区,是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前沿阵地,其保护受到国家以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为确保这片生态功能区内生态系统的安全,消除人为火灾隐患,巩固多年连续“三清”工作的成果,从2012年5月20-26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对北部原始林区实行武装“三清”。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自然地理概况和森林资源状况,分析了北部林区森林资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中国目前最大且尚未开发的原始林区。文章通过对其现有的森林风景资源、水文景观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地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商品、外部交通、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和周围旅游资源的翔实叙述,展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同时,对公园的体制设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部原始林区资源状况、管理现状和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分析,论述了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国家公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季,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相继发生雷击火。这一区域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雷击火发生以后,既难以及时发现,又不易进行扑救。在对永安山火场和歪头山火场进行机降扑救过程中,都曾发生了直升飞机在火场周围找不到着陆场而被迫返航之事,对扑救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大兴安岭北坡偏远原始林区的特点,笔者认为航空护林工作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根据保护重点林区兼顾一般林区和先偏远原始林区后次生林区的航空护林发展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入夏以来 ,全球气候异常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相继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受此影响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 ,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 6~ 8成。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实测资料显示 ,自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降水量仅为 13mm ,比历年同期减少 8成 ;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 2℃ ,最高气温达 33.7℃ ,突破历年同期最高值。加之同期干雷暴活动频繁 ,造成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自 7月 2 8日以后相继发生多起雷击火灾。火灾发生后 ,当地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但由于原始林区交通不便 ,山高陂陡…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山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导致雷击火的频发。据统计,仅2008-2017年就发生了127起雷击火,国家森林资源遭受了巨大损失。对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近10年雷击火进行统计、归纳及对比,总结出其中的起火点位置分布与时间分布的特点,并借助有关资料对这些特点进行剖析,找出雷击火发生的共性规律,以提高相关火灾的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目前我区仅存的惟一保持原始林自然风貌的典型地区,总面积942327公顷,主要包括大兴安岭林管局所辖的奇乾、乌玛、永安山三个林业局。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和分析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次生林分布、类型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林的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占世界热带林面积约三分之一的热带次生林,其经济和生态效益通常较差,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因此也往往被进一步破坏。将次生林经营纳入可持续经营的轨道,是实现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战略。通过对中国热带森林研究、经营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的实地调研取得的结果,文章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分布、面积和类型作了阐述。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包括124个县市的全部和50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据可认可的资料统计,中国热带林地面积(不含台湾省)约1125.66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74.49万hm^2,次生林面积544万hm^2。次生林占热带地区林地面积的48.33%,占有林地总面积的50.63%。中国热带林地和次生林的实际数字估计要比这一数值大6%以上,因为中国这几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森林植被恢复得很快,林地和次生林一直在不断增加。热带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包括湿润雨林、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包括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南海珊瑚岛植被;海岸红树林等。从森林经理的角度,中国热带次生林的类型可分为:(1)次生阔叶林,包括次生常绿阔叶雨林、次生季雨林和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2)次生灌木林;(3)次生针叶林;(4)次生红树林及次生珊瑚岛林等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12.
张雄 《广东林业科技》2018,34(4):119-122
林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林业资源管理在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其中林区是森林资源的主要构成,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强化林地区域的保护与管理,是森林资源发展、改良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加强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进而探讨了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林业发展的相关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区发展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区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章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提出开放的复杂林区巨系统的概念,探讨林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林区复杂系统演化发展的过程,其演化模式符合Logis-tics增长曲线。为正确认识林区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促进我国林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中国竹资源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8,他引:6  
中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竹林面积为641.16万hm2,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78万hm2、占竹林面积的72.96%。文章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其中竹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了竹资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我国2000—2012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夏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2000一2012年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年际间大体保持平稳,2003—2005年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2008年达到最高峰,近几年来则呈下降趋势。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在2000—2007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2003年和2006年火灾发生次数最多,而近5年来则处于较低水平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发生夏季森林火灾次数最多,而东北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多。我国夏季森林火灾具有等级高、破坏性大、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中国热带林业的几个基本数据:热带有林地总面积为1125.66万hm2;热带林分面积为1074.49万hm2;热带天然林总面积为607.38万hm2;热带人工林总面积为467.11万hm2;热带林木总蓄积为6.6亿m3。中国热带森林面积在世界各国中约占第18位。并针对中国热带森林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热带森林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项目援助下,通过对布拖乐安地区的植物、植被、真菌、鱼类、两栖爬行类、兽类及影响干扰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和保护对策。本报告还附有8幅彩图和6个表对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9.
Changbai Mountain forest area is not only is a national timber base but also a green ecological defense for Songliao Plain of NE China.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of this area has an important bearing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or even the whole forest area in NE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d general conditions of natural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state-owned forest area and put forward six problems need to be urgently solved and five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We classified forest resources into four modes: high timber output and high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high timber output and low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low timber output and low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and low timber output and high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Ecological reserve is stand volume per unit area of natural forests and total area of natural forests; timber output is defined as total area of timber forests and unit area of timber production. We used th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examine forest development in China between 1950 and 2013. Data were acquired mainly from forest inventory statistics published by China’s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tween the 1970s and 2013. I Information from the 1950s was acquired from relevant literature.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transitioned from Mode t-E to Mode T-e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arly 1950s and late 1970s, resulting in the destruction of both ecological vigor and timber resources. During the following 20 years, strategies wer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eserve and increase timber supply,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the rate of forest degrad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have reached Mode T-E as a result of improvements in both the ecological reserve and the timber supply. Currently, the total area of timber forests is relatively low, representing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improvement in overall forest functionality. Nevertheless, along with increased efforts to protect natural forests and develop fast-growing forest plantations, it is hopeful that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will achieve a sustainable state. The four-mode TOER (timber output, ecological reserve) method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simple but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data used for this type of evaluation are typically easy to obtain and reliable. This methodology has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forest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