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贵州省黔南州12个气象测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等气候指标,对平塘甲茶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体舒适度属于"清凉"至"暖舒适"之间,冬季清凉,夏季暖舒适,其余月份"最舒适",全年气候宜人,旅游舒适度全年有10个月的旅游舒适月,非常适合旅游,只有7月和8月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对旅游舒适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打造平塘甲茶旅游品牌提供决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嵊泗县1970~2019年的气候统计资料,计算国内外常用的旅游气候指数,对各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气候舒适度指数对嵊泗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结论有较大的差别,以嵊泗地区为研究对象,可以考虑采用分段评价: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采用温湿指数进行评价,夏半年(5月至10月)采用风效指数进行评价。后期进行旅游气候舒适度这类指数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将更多影响因子纳入指数考量范围,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指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雅安市1990~2019年的地面实况观测气象资料和2016~2019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计算了雅安市人体舒适度、气候舒适度和度假气候指数,分析了近年来的空气质量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雅安市人体舒适期为每年4~10月份,评级为舒适或凉爽舒适;气候舒适期长达9个月,为每年3~11月份,其中4、10月为非常舒适月;年均度假气候指数为67.6,属于"适宜"级别,全年均为适游期,其中每年4~6月份、9~10月份为最佳旅游时期。可见雅安市度假气候资源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度假舒适期长,空气质量优,尤其是每年4~10月份,气候舒适,适宜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浦地区1959~2016年的观测资料对青浦地区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和旅游舒适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旅游气象灾害为大雾、霾、雷暴、高温、暴雨、台风,逐类进行气候特征研究,分别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影响时段、基本特征及对旅游业主要危害。根据人体舒适度及户外活动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青浦地区3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较适宜旅游活动;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段为3月下旬至6月中旬及9月中旬至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5-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气温垂直递减率等分析黔东南州山地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旅游气候舒适度来看,黔东南州山地旅游舒适期为3-11月,其中最佳时间为4、5、9、10月。盛夏时期山地旅游的气候舒适范围在海拔高度1100 m以上。适宜开展山地疗养的海拔高度在1500 m以上。为黔东南州合理调整旅游内容和服务方式,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对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根据信阳市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观测数据,选用温度、风速、相对湿度三个气象指标计算了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年平均气候适宜度指数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并且逐渐向"舒适"区范围变化。进一步分析季节气候舒适度发现:春天气候适宜度逐渐由"凉爽"区升级为"舒适"区;夏季处于"暖和"和"微热"区,呈现"U"型变化趋势;秋季气候适应度逐渐向"舒适"区过渡;冬季大部分年份处于"冷"区,并存在增加趋势。气候的变化增加了信阳市气候适宜度,所形成优异的气候条件对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综合反应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武汉市近逐日、逐月人体舒适度指数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历年人体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10年未出现人体舒适度等级极冷、闷热、酷热的天气;较舒适和舒适的天气超过全年一半以上;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月份有4~5月和9~10月;全年人体感觉最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武汉市历年平均舒适度指数为较舒适等级,近20多年来,人体舒适度从较舒适到舒适的等级变化趋势比较明显;近20多年来武汉市夏季人体感觉舒适度降低;1986年以来,武汉市冬季人体舒适度指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冬季舒适度程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气候的舒适度与适宜度是决定旅游资源数量及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指标。采用相对湿度、气温、风速为基础形成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计算了重庆市潼南县的旅游舒适度,并划分了旅游季节的长短。结果表明:潼南县最适宜旅游的月份为5月和9月,夏季过于炎热,冬季舒适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王华鹏 《绿色科技》2023,(12):71-76
使用潍坊市1981~2021年温度、湿度、风速、日照、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对潍坊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旅游气象指数、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穿衣气象指数、城市火险气象等级对潍坊市12个月的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潍坊市气候变化与全国气候变化趋势相似,5、9、10月份最适宜开展旅游活动,11月至次年3月份气温较低,不适宜开展户外观光旅游。据此,提出了穿衣建议和城市火险提示,为加强潍坊市旅游管理、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71—2020年洛阳市的9个气象站点的月数据,分别对50年间的舒适度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可视化,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洛阳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实现精细化评估。结果表明,各舒适度指数的舒适月集中分布于4—5月和9—10月,在50年间,温湿指数逐年上升,着衣指数逐年下降,风效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在春、秋和冬季逐年上升,夏季呈平稳波动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温湿指数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格局,风效指数呈西南部和东北部低,东南部至西北部高的带状分布趋势,着衣指数为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格局。综合舒适度最佳时间为4月和10月,主要分布于洛阳市东北部区域;5月和9月舒适度较好,以西南部的栾川和东北区域为主。洛阳市的气候趋于暖湿化,舒适度在50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 5:00 —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 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旅游气候休闲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阳市及各区(市、县)1981~2018年地面气象观测逐日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贵阳市休闲旅游气候条件和人体舒适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市年平均最适宜日数为225.2d、平均适宜日数89.1d,不舒适天数仅为2.9d,全年均可开展休闲旅游活动,5~9月是贵阳休闲旅游最舒适的月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空气环境质量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中的旅游气候指标——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空气离子浓度含量和空气洁净度等空气质量因子进行了测定,并运用有关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的旅游气候资源适合全年休闲、旅游;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A级,这为广州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科学、翔实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体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是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季节的长短。利用四川省崇州市1980~2015年的气候统计数据,对其旅游气候舒适度加以评估,划分了崇州市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开展的时间段。结果表明:崇州市在旅游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段较长,每年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均较适宜旅游,适游季节为春、夏、秋三季。  相似文献   

15.
巩莉 《绿色科技》2020,(6):23-25
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通用热气候指数,研究了中国东部沿海17个海岛旅游地1979~2018年40年平均的气候舒适度以及这4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依据气候舒适期年内分布特征,17个海岛旅游地的年均舒适日数都为140~200d以内;依据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分布特征,海坛岛和崇武两岛为全年舒适型,葫芦岛、长山岛、秦皇岛、月岛、长岛、芝罘岛、刘公岛、秦山岛、嵊泗列岛9个岛屿旅游地为春、夏、秋舒适型,南澳岛、万山群岛、东升岛、湛江海岛、上川岛、涠洲岛6个岛屿旅游地为春、秋、冬舒适型。  相似文献   

16.
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中舒适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杭州小和山森林公园内林地、木屋、蒙古包、湖边沙滩、跑马场等不同下垫面性质的各旅游设施点进行多次的温度、湿度、风、日照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实际观测 ,并用方差分析法探讨森林公园内进行各项旅游设施建设而改变了原林地局部下垫面性质后其主要气象要素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在初夏季节森林公园内不同设施点的舒适度指数平均变化在 6 9- 73之间 ,林地较低为 6 9,跑马场较高为 73。舒适度等级 ,林地为 6级 ,人们普遍感觉舒适 ;跑马场为 7级 ,暖 ,大部分人感觉舒适。其它各点介于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为例,选取林荫型、建筑围合型、空旷广场型3类不同景观空间中的3个样点,以温度、湿度、风速作为人体舒适度指数中的影响因子,通过夏季某天14 h的连续定点监测,对3个样点的空间小气候舒适度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估夏季不同景观空间小气候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林荫型景观空间能有效降低温度,且全天温、湿度变化均较小,总体上其舒适度明显优于其他2个景观空间。在高校校园中林荫型空间更符合人体舒适度的要求,适合人群活动。在校园内进行室外活动空间设计时,可通过增加乔灌草群落的方式调节空间小气候以提高人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华蓥山1981~2019年的逐日、逐月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依据人居环境舒适度指数评估了华蓥山的旅游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华蓥山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I指数以及K指数均呈现"倒U型"曲线的变化特征,在春秋季节达到最优;人居环境舒适期有5个月,人体舒适天数为161...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样地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旅游气候舒适度、森林植物多样性、森林植物降噪等方面对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园旅游气候最舒适的月份为6、7、8月份,舒适度和舒适天数的历史变化和未来变化趋势均为上升趋势,公园开展旅游活动的气候适宜性提高;旅游活动对于森林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距离道路越近,干扰和破坏越严重,因此,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公园应加强对道路两侧植被的人工保护措施;在植物降噪方面与桦树林、落叶松林相比,油松林效果最为明显,因此,为保持公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旅游活动区周边栽植油松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气候是影响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的重要因子,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旅游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具有人文历史深厚的岭南古城,通过利用广西梧州国家基本站1956~2015年近60a的逐日的地面观测资料,参考国家标准(GB/T27963-2011)使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来综合分析评价梧州当地旅游气候适宜度,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的规划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游客出行、旅游企业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